导 读:
曹仁超:依然看好内地企业的的发展
中金公司坚决看空:板块轮番调整仍将持续
摩根大通:A股2011年将震荡上行 年底达3600
大跌不足惧 海外野蛮钱中国再布局
野 村:A股市场仍有上涨空间
基 金:静待新的布局良机
樊 纲:通胀不会太高 提高存准率不一定是紧缩政策
马光远:别让房价和物价玩跷跷板
常士杉:市场反应过度 维持大箱体
曹仁超:依然看好内地企业的的发展
从港交所提供的数据上看,H股及红筹股占香港上市股份总市值的比例,的确由2008年的26.53%及28.04%(共占54.57%),下降至2010年10月30日的25.39%及21.02%(共占46.42%)。原因固然有港交所在新领导人李小加接手后,着手引进海外大市值公司来港上市,较出名包括俄铝以及友邦保险;但另一方面是从2009年起,大量内地民企股来港上市及集资,内地民企股所占比重在过去两年不断上升,也使H股与红筹股所占比重下降。因此,上述情况不但不代表内地企业对港股的影响力下降,恰恰相反的是,进一步代表了港股已是内地企业的天下。
任何发展都有成熟的一天。例如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香港华资企业大量上市的日子,90年代开始是红筹股及内地H股来港上市的高潮,2009年起是内地民企股来港上市的日子,以致在引进海外大市值公司来港上市方面,个人认为并不乐观。过去香港曾引入日立、新力等日资大企业来港挂牌,也曾引入菲律宾碧瑶金矿(其实是产铜)股,也曾引入思科 、英特尔 、微软等来港挂牌,但都不成功。
所谓物以类聚,全世界的投资者如果有意投资中国股票,他们会跑去哪里找投资项目?答案是深圳及上海。但他们的资金进去不了,只能退而求其次,自然跑来香港。新加坡也希望成为红筹、H股及内地民企股上市的地方,但无法同香港竞争,大约每10家内地公司来港上市才有1家跑去新加坡,尽管新加坡上市条件比香港宽松很多。理由很简单,全世界的投资者如果想投资中国,很少会跑去新加坡寻找项目,甚至伦敦来竞争也不成功。从这点看,港交所想引进海外大市值公司来港上市有本身的局限,反之内地民企来港上市则顺理成章。
我的看法是,国企、红筹的上市高潮已过去,反之内地民企来港上市仍未达到高潮,估计未来市场的占有率,国企仍占25%左右、红筹占20%左右、内地民企渐渐占20%左右,即是说,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将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约65%左右,甚至超过2008年所占54.57%;反之,对于海外大公司来港上市这方面,个人并不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1年起,红筹公司以及香港上市的国际大企业如汇丰、渣打等将会到内地股票市场挂牌,那样一来,愈来愈多的股份同时在香港、深圳及上海上市,在人民币未能成为国际货币之前,香港作为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可以得到进一步巩固。香港的竞争对手不是新加坡,而是十年后的上海。所以,香港的应付之道,不是引进海外大企业来港上市,而是以互补方式积极同上海合作,大家利用对方优点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国际上地位。以中国之大,应该可容纳三个股票交易所。
关于红筹股、H股和民企股
传统的红筹股,是指一些借海外注册的控股公司到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如中国移动、中信泰富 、招商局国际等。不过一些有中国内地背景、但内资不一定控股的公司,也往往被视为红筹股。
国企股,又称H股,是指中国证监会审批后,获准到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最早在香港上市的国企股是青岛啤酒 (00168.HK),当时是1993年7月。
顾名思义,民企股跟国企股及红筹股的主要分别是,其最终控股股东并非省市政府机关或国家,而是一般的内地个人。由于这些企业是以个人名义创立、发展及持有,因此民企股又被称为P股,显示其私有概念。
红筹股、H股和民企股,虽然在国际投资界已经是一些响当当的名字,但实际上很难明确定义各个板块。因为随着中国企业改革的深化,民企、国企互相渗透,内地企业的分类也正在变得模糊。业界人士认为,香港市场实际上很需要推出一个统一的中国概念股指数,来统一红筹股、H股和民企股。
中金公司坚决看空:板块轮番调整仍将持续
A股昨日缩量反弹,中金公司发表策略报告指出,市场短期跌幅较大,存在一定反弹要求,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市场对流动性紧缩的预期难有彻底扭转,房价和物价的双重调控将继续打击股市,系统性风险仍需防范,市场总体上还是将呈现各个行业板块轮番调整的局势。
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称将采用包括进行临时价格管制、打击投机等措施来抑制物价上涨。对此,中金公司认为,价格临时管制措施告诉市场,政府对于未来的通胀的预期和判断正在上升,认为通胀对经济稳定造成的风险也在增大,对此的重视程度也在上升。同时也告诉市场,政府短期内缺乏快速有效遏制通胀上升的手段,可能只能采取一些非市场化的手段来应对通胀的压力。这也显示了反通胀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与此对应,其他政策目标的重要性程度将有所下移。
中金公司不认为价格管制措施能够成为货币紧缩政策的替代品来抑制通胀,相反,这可能成为未来出台比市场预期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催化剂。该机构认为,短期少量价格管制对于经济和通胀的影响都不会很大,大宗商品价格将很可能较快触底反弹。但是,对于股市而言,由于政府对于通胀和增长之间侧重点已经发生一定变化,股市的预期也将随之改变,原先通胀预期对于股市而言是利好,而现在由于担心政府出台更严厉的通胀抑制措施,通胀预期上升对股市而言将成为利空。尽管预期大宗商品包括农产品价格可能会继续上升,但市场预期对此将变得难以乐观对待。
中金公司指出,从历史的情况看,用行政性的手段进行调控往往不能根本性治理通胀问题,从而信贷和货币紧缩的政策亦将加以配合使用。周二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价格上行的压力需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中国将继续做好宏观调控,着力提高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这种收紧流动性和行政手段并举的预期将给A股市场带来持续的压力。
中金公司认为,市场短期跌幅较大,存在一定反弹要求。但上证指数3000点以上压力较大,投资者可以把握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情绪有所修复,市场超跌反弹的机会降低仓位,减持部分股票。
从行业配置上看,中金公司认为,市场总体上还是将呈现各个行业板块轮番调整的局势。在市场预期变坏,但是流动性还较为充足有一定保障的调整前期,部分中小盘股、科技股、中西部开发概念和消费医药股将仍将维持相对坚挺的走势,在总体市场调整到一定幅度后,如果市场对于未来流动性预期进一步下降,则这些目前相对强势的股票也不能排除出现一轮补跌的可能。
摩根大通:A股2011年将震荡上行 年底达3600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认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国内需求日益强劲,市场流动性充裕和盈利预测上调,A股市场将继续上行,预计上证综指2011年年底将上升至3600点。
近期我国股市出现大幅回调,11月18日上证综指以2865.45点报收。李晶指出,近日股市的调整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股市自9月底出现快速大幅上涨,部分投资者获利回吐。其次,我国10月CPI同比上涨4.4%, 创24个月新高,且新增信贷超出估计,市场对进一步紧缩的预期加剧。不过,在李晶看来,近期股市下跌只是短期回调,她对A股市场中长期表现依然看好。
李晶认为,未来几个季度国内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强劲,同时投资增长减缓将在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筑底,这将缓解国内经济增长的下滑。我国终端需求增长减缓预计在今年四季度结束,此后国内需求增长将见底回升。另外,宽裕的市场流动性将支持A股市场上行,盈利预测上调则将促使市场情绪继续乐观。
李晶指出,投资者应关注与十二五计划相关的经济发展趋势和未来受益于经济增长再平衡的股票,包括必需消费品和中低端非必需消费品类股票,与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能源、高节能、新材料与新科技类股票,与城市和地区发展规划相关的股票,诸如西部大开发概念股,以及与城市化趋势相关的建筑与建材类股票,诸如水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