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巴菲特得便宜卖乖 樊纲:全世界只有美国没风险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水皮:巴菲特得便宜卖乖 樊纲:全世界只有美国没风险

加入日期:2011-8-20 13:23:2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既不是唐僧肉也不是绞肉机 中国401K是资本强国地基
  水皮杂谈:巴菲特是得便宜卖乖吗
  谢百三:要静心等待小心操作
  叶檀:中国信用评级机构面临失信和高道德风险
  桂浩明:探底基本成功 上涨仍需时日
  笔夫:二次衰退还是继续复苏
  努里尔-鲁比尼:资本主义完蛋了吗?
  任志强再次语出惊人:2003年来调控政策成功过吗
  许小年:地方有多少财政收入不在预算 中央政府都知道
  樊纲:全世界只有美国没有国债违约风险

  既不是唐僧肉也不是绞肉机 中国401K是资本强国地基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的研究文章引发关于中国401K计划的讨论。中国该不该搞401K计划,中国的401K计划和养老金入市是唐僧肉还是绞肉机。针对这些问题,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内权威的养老金专家中国人寿保险养老金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云龙博士。
  刘云龙是比较早研究美国401K计划的学者。最近,他在中国证监会做了一场加速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演讲,核心是人口红利向资本红利转型已经成为最紧迫的国家战略。
  人口红利向资本红利转型
  记者:美国的401K计划在金融危机中都亏损很严重,一些人质疑中国准备推出401K计划是一个食洋不化的笑话,您对此怎么看?
  刘云龙:美国401K计划出现比较大的亏损,这是事实。但从401K计划与资本市场连接之日起,这个风险就已经被熟悉和了解,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事件中,它已经遭遇过。只不过,这次美国遭遇的金融危机是百年难遇的。这些经验教训等于美国人帮我们交了学费,避免了我们走弯路,中国推出401K计划的时候,可以通过限定权益类投资比例、加大保本组合的权重等管理要求来降低和避免资产损失。
  千万不能只用显微镜,而是要戴上望远镜,从长远眼光来决断,中国推出自己的401K计划有战略需要。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转变的紧要历史关头。中国需要抓住机遇加快资本市场国际化,大力发展养老金,完成从人口红利到资本红利的国家战略转型,中国从向全球输出商品劳动力到向全球输出资本是一个必然趋势。
  记者: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机构投资者如证券投资基金已经变成大散户,股市重短期炒作博弈价差的投资文化并没有改变,中国的401K和养老金入市是否会重蹈覆辙?
  刘云龙:公募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现在都有散户化趋向,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要克服考核评估短期化的做法;二是基金公司内部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也应该以三五年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再兑现奖金收益。三是对制度进行改革。中国目前的基金都是契约型基金,没有公司型的基金,也没有人考虑把基金公司打造成百年老店。所以,现在大部分基金公司是依靠管理费收益来过日子,很多基金不怕跌,就害怕反弹,担心投资者都赎回不玩了。
  当然,中国推出401K计划需要对资本市场的制度进行一些调整,首先,需要改变完全向发行人倾斜的发行制度;其次,上市公司要重视分红和股东的投资回报。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股市也是以散户为主,短期炒作成风,但推出401K计划和养老金入市之后的二十年,股市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投资风格就逐渐占据主流,坚守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投资大师也层出不穷。
  中国401K是资本强国地基
  记者:对于资本市场国际化和养老金入市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推401K计划和养老金入市可能会成为金融大鳄口中的唐僧肉;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保基金的投资很精准,而机构和散户都亏损比较大,中国401K计划可能会成为消灭机构和散户的绞肉机。对此,您怎么看?
  刘云龙: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不能仅仅理解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完善,即主板、创业板、国际板,板板皆有。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实现大国崛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建立金融强国一系列战略目标的突破口,是开辟一条从人口红利到资本红利、养老金红利的战略大通道和大动脉。
  资本市场国际化,就是要把包括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人口红利大国的优质企业请进来。当我国进入人口负债期时,我国居民可以分享这些国家带来的资本红利。也可以说,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连接我国人口红利和资本红利的桥梁,而基础恰恰就是养老金发展和养老金入市。
  养老金发展、资本市场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三者之间环环相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401K计划和养老金入市既不是国际金融大鳄的唐僧肉,也不是散户的绞肉机,它是构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石。养老金投资挣的是时间的钱,那才是大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钱。
  吸收流动性的蓄水池
  记者:有人说,中国面临流动性过剩,但股市不涨,资本市场缺的不是资金,而是信心。您认为,401K计划能给股市带来一个长期牛市吗?
  刘云龙:资本市场的信心说到底还是资金问题。这个资金不能理解为流动性是否充裕。以散户化方式为主的市场,即使流动性十足,也支撑不起一个长期的、健康的牛市;没有新的、源源不断的长期资金入市就不会有一个长期的、健康的牛市。
  只有将分散的由个人或者家庭持有的流动性,通过养老基金的方式汇聚成长期资本,这样,流动性、信心就可以水到渠成,立刻就会产生资本市场长期牛市的预期。一句话,信心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但是创造信心的手段是发展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长期资金。
  记者:401K计划能给股市带来多少长期资金?
  刘云龙:目前,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的养老基金都已经达到或者超过该国银行存款总量和GDP总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以2009年为例,美国的养老金资产对GDP的比重为111%,中国的比重大概为1.11%。可以说,中国养老基金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不但能够而且可以迅速累积起非常庞大的资金,中国资本市场的牛市也将呼之欲出!
  记者:央行只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冲热钱涌入,养老金能否成为管理流动性的蓄水池?
  刘云龙:央行采用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对付热钱涌入,结果导致资本萎缩,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国民财富也因为通货膨胀而缩水。其实,我们忽略养老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金融工具,可以变成管理流动性最好的蓄水池。
  大家都知道,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经济滞胀最为严重和典型的时期。根据1974年《雇员收入退休法案》推出的个人账户(IRAs)、1978年《税收收入法案》推动的401K计划,一个重要的政策目的就是发展养老金,吸收当时的流动性。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美国一直没有遭遇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人口众多,养老金要退休后才可领取,完全可以容纳巨额民间资金;另外,养老金欠账也多,这个蓄水池完全可以通过比如发债等金融市场的手段吸纳过剩的流动性,把短期资金变成长期资金沉淀下来;这样既吸收了流动性又控制了通货膨胀,也可以利用这些长期投资构建金融强国的基石,去支持经济的发展。


  水皮杂谈:巴菲特是得便宜卖乖吗
   世界首富不管讲什么话都能引起反应,哪怕只是讲了一句大实话,更何况,这回巴菲特讲的不是一句普通的大实话,而是类似王成向我开炮这样的大实话,所以有反响是正常的,没反响才是不正常的。
   8月15日,这位经常让他的富翁朋友不安的首富在《纽约时报》撰文,题目就叫停止宠爱超级富豪,在文章中巴菲特说长期以来,美国国会对亿万富豪很是友好,我和我的朋友们被国会过分宠爱,现在是大家共同为国家做出牺牲的时候了。巴菲特被人宠爱到什么程度以至于自己都为之羞愧呢? 这位世界挣钱最多的人之一去年的联邦税票是694万美元,相当于64股伯克希尔A种股票,以至他自己都说,这听上去好像是一大笔钱,但是相应的税率只有17.4%,甚至比他办公室的另外20个人的税率都低,他们的税负在33%-41%,平均36%。巴菲特因此而成为当天推特上被提及最多的人,大约有55000人在MSN BC上对他的观点投票,有95%的人支持,相应的在亿万富翁中,却只有索罗斯做出了肯定的回应。
   巴菲特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奥巴马在演讲中也引用了他的话,在奥巴马看来,巴老头此刻的讲话无异于替民主党背书,正是共和党的阻挠,美国参众两院在放宽美债上限的谈判上一直僵持不下,而加税居然无法进入谈判的议程,因为很显然,加税只能针对富人,而富人的背后则是共和党。尽管巴菲特并非现在才主张给富人加税,但是此刻的表态对于美国总统的未来选举话题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巴菲特点破了征税这个命门。
   不加税,如何偿还美债?难道让上帝来偿还吗?这才是美国走出金融危机的关键。
   中国有句老话叫损不足以奉有余,以中国的数字看,绝大部分的个税收入其实来自于普通工薪阶层而不是富翁们,这种情况在美国也一样。在中国,2%左右最富有的家庭拥有社会财富的49%,在美国,1976年收入最高的家庭收入占全美家庭总收入的8.9%,到2007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23.5%,这期间,美国全国的实际收入每增长一美元,就有58美分流入最富有的1%家庭的腰包,因大举做空次贷按揭而一炮走红的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2007年的收入是37亿美元,相当于74000个美国普通家庭的收入总和,为了弥补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而给美国人民带来的失落感,美国政府不断开始以刺激性的消费政策讨好选民,这种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其中又以拥有自己的住房实现美国梦最为诱人,次贷由此而生。这种现象被曾经担任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的拉古拉迈·拉詹在其著作《断层线》中描绘为严重危机的第一种断层线,而与发达国家过度消费相对应的是新兴国家的特别如中国的过度储蓄,由于内需的限制,巨额的外储只能以低廉的资金价(1855.30,33.30,1.83%)格回流发达国家助推资产泡沫,构成严重危机的第二个断层线,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充分的资金流入,使得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在格林斯潘式的放任自流面前完全崩溃,大量的衍生证券泛滥成灾最后失控,这构成了危机的第三个断层线。断层线是一个地质术语,地震往往是沿着断层线发生的,拉詹以此来警戒金融危机的发生,可惜事前没人理会,事后也就只有我们这样的人才感兴趣。中国人一直以来对美国经济学家指责正是我们借钱给美国人才导致他们挥霍无度的指责不能接受,但是,冷静地想一想对于我们调整外汇政策的被动并非一无是处。
   美债危机不是标普造成的,标普只是不讲政治而已;相比之下,巴菲特非常讲政治,也会讲政治,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老头是得便宜卖乖;但是,征税的确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经济话题,也是一个政治话题。
   中国呢?正好相反,减税早晚会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无论是出于减轻企业负担的经济考虑,还是出于增加人民实际收入的政治考虑。
  美国人加税,中国人减税,世界就平衡,就是这么简单。


  谢百三:要静心等待小心操作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一)162万人出国留学,112万不回来(69%),令人惊愕2011年8月17日《南方日报》报道:中国首部华侨华人研究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显示,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9年底,中国各类出国人员(即国家公派、单位公派、自费留学)的总数为162万人,回国人员为49.7万人;目前仍在国外的留学人员为112.3万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即仅仅约30.7%的留学人员回国。舆论为之震动、哗然。(因为留学生肯定是中国成绩最好,最优先的一批学子,可谓精英中之精英。)他们不回,甚为可惜。显然,这是种种原因造成的,不能怪同学。
  比如:从环境上讲,国内确有大量的省市、地区政治环境与法制环境不好。如:贪污腐败很严重、贫富差别很大(还有扩大趋势)、民主体制不健全……很多事情令人难以容忍。
  又比如:很多单位官本位十分严重,对留学生回国人员不重视,不尊重,官气十足,等待你来行贿,留学生怎么看得惯。
  又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严重,自然环境不好、癌症发病率高。此外,大中城市房地产贵,房价与户均收入比高。还有一些自费留学同学回来后,工作难找,成为海待。上述种种都使出国留学生同学厌恶回国,千方百计滞留国外。
  (二)还是要学钱学森、陈岱荪尽可能回国、报效祖国过去我们那一代也出国,但绝大多数人都急切回国,子行千里,叶落归根,这里,总是生我养我的祖国,中国再有多少毛病,子不嫌母丑,且中国总在发展和进步中吧。
  中国在哈佛大学第一个经济学博士陈岱荪,学成以后,就很快回到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在北大当老师。其教学之严谨,水平之高,倾倒了所有北大清华学子,绝不拖一分钟课,人品又好,终生未娶。陈九十岁生日时,时任总理朱镕基也写信祝贺,说听过陈先生的课,虽不是他的及门子弟,但对陈先生的学识,人品极为尊敬。
  至于钱学森等大批科学家,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更是一批批回祖国效力,对中国的科学、教育、国防、经济贡献之大,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经济、科学、军事的今天。
  我们认为还是要学他们,尽可能回国工作,报效祖国。
  (三)其实,95%以上的留学生特爱国,在国外比国内还爱国在国外你可以发现,我们的留学生、高级访问学者、教师比在国内更爱国。绝不容许洋人在我们面前讲半句对中国不好的话。
  一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我和一位专门介绍对华投资的咨询师同台演讲。当这个家伙口吐胡言,说在上海、北京坐小车前边一定要小心,当心碰到犯罪分子从后面伸出绳子,将你勒死。我当即对他严厉批评,斥责他是污蔑。他说有过此案例,我说那是极小极小概率,99.99%无此事,在京、沪大城市更不可能。你新加坡没有犯罪、没有监狱吗?我说你这种人来当对华投资咨询师,简直是垃圾一个、简直是无知之徒,敢在这里蒙骗。结果全场几百个中国留学生及外国学生一片掌声,把他轰下台。在国外,我们不容许外人对中国说一个不字。人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奥运会前,火炬在世界各国传递时,中国留学生团结一心护炬的感人场面。我当时感到,怎么人到了国外,都是这么地爱国啊!
  我相信不管中国留学生走到哪里,世界上发生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们内心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中国。
  当然也有一些人久居国外,成了华侨,外籍华人,但无论多少代,很多人心中想着中国。李光耀祖先是中国人,就非常反对台独,多次警告李登辉、陈水扁,搞台独,中国大陆真的会打仗的。让他们不要玩火。
  我感到大部分留学生学成不归,总体上是一场悲剧;还是尽量回来好。我知道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在国外奋斗得也很艰辛、艰苦的。国内机会总体比国外多得多。
  当年,我接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邀请书,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前,多次来排队,徘徊1-2个月,(还自费学了烹调,以备在外打工补贴),结果还是没有去。人生重大战略时机要慎重啊!
  现在看来,就自己而言,当时不去的决定,完全正确,否则,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在经济学、金融市场上能发一点微言,尽一点力,不可能像今天这样活跃在中国各地。当然,个人情况不同,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的。但回国总体上是对的,虽然有无数的烦恼、厌恶,但中国机会总体是多的,不可能什么都安排好等你,还得靠自己闯,但只要扎实、认真、不怕苦,总比国外机会与成功概率大。
  【本周股市与经济】
  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之影响(法、德两国峰会未采取强有力应对措施),美国经济数据差于经济学家预期(失业、CPI,7、8月份制造业活跃度)等都比原先预期的差,特别担心银行股可能受到欧元区债务危机影响,美国与欧洲股市本周再次暴跌。市场已十分恐慌,甚至担心1929年美国大危机大萧条及日本1990至今大跌20多年的悲剧重演(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数十分悲观)。
  中国也大受波及,本周二反弹到2627点后又节节下跌,周五受美、欧隔夜股市影响又跳空大跌(沪2534点,-0.98%、深11301.5点,-0.99%),到下午13:30加剧下跌。深沪90%股票均在跌。(只有老凤祥等黄金概念股逆市上涨。黄金已超过1800/盎司。)
  中外股市虽有所不同,较为封闭与独立,日本已跌得较多,也肯定会受世界股市、经济影响跟之下跌。故要静心等待,严格控制仓位,小心操作为好。(.金.融.投.资.报.)


  叶檀:中国信用评级机构面临失信和高道德风险
  中国信用评级赶英超美自毁长城
  明目张胆的干预,使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成为长官意志的体验场
  特约撰稿 叶檀
  为了对抗不诚信的国际评级寡头,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亮出自己的雄心。但由于大公国际在国内的信用度遭到嘲笑,这使得这场评级机构赶英超美的运动,看上去比堂吉诃德更可笑。
  在中国的五大评级机构中,大公国际与鹏元是惟一亮出民族牌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的笑话包括,将铁道部的超短期债券信用高于中国国家信用评级。此评一出,举世哗然。
  谁都知道,铁道部负债累累,偿还能力存在疑问,之所以能够获得最优评级,无外乎政府信用背书,现在背书者的信用反而在铁道部之下,这其中的逻辑恐怕只有大公国际一家。
  被大公国际评为最优的铁道部超短融资券,最终中标利率落在投标区间的最高上限5.55%,明显高于3个月期限的普通AAA评级券。这说明,购买的机构抛开了大公国际的评级,通过招标重新定价,大公国际的债券评级根本不被市场认可。而此前,大公国际在8月4日宣布将对美国的主权评级下调至A,在时间上早于标普,但环顾全球资本与货币市场,谁在乎?
  2010年7月,大公国际发布了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它特立独行,与国际主要信用评级机构之评级结果多处大相径庭,将中、俄、印等发展中国家的信用评级均超过了美、英、德等发达国家。显然,大公国际有一套独特的标准,这套标准脱离了基本的信用评级模型。
  大公国际以为中国争夺评级话语权为己任,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从事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机构。西方发达国家正是通过评级话语权,获得了高的信用等级,并且占用了全球90%以上的信用资源,也就是全球总负债有百分之九十几是由发达国家占有。
  中国想要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显然要依靠经历时间检验的评级经验,依靠更多的公信力,而不是靠嘶吼争夺眼球,或者一味与他人的评级模型作对。推而广之,中国想要在国际经济舞台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获得更多的尊重,需要经得起考验的专业素质,以及对意识形态、政治和利益压力的自觉屏蔽。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做到了吗?大公国际做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不仅大公国际,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全都滥用高信用等级,就像滥用抗生素一样,到了成瘾的地步。从2009年至今,我国债券信用评级普遍上移。公开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0年,出现了22个行业信用等级上调,城投类排在第一位,为43次。市场只能用脚投票,或者自己挤出水分。中金公司于5月24日发布的一份债券评级研究周报称,伴随着外部评级的频繁上调,与中金评分对比,目前AA级已基本沦为投机级,AA+级已属于较差的投资级,甚至AAA级目前有近20%都是从AA+级上调而来,投资者需要更加重视个券信用资质的差异分析。较高的信用评级属于投机级,实在是个辛辣的讽刺,中国的信用评级公司信用到了崩溃的边缘,到了必须刮骨疗毒的程度。
  其中的原因既有行政压力,也有利益输送。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与外部压力,我们一应俱全,并且程度比国外机构更甚。
  有业内专家表示,监管部门行政指导难辞其咎。城投债自2009年连续两年进入井喷期,为避免风险,发改委曾于2009年下半年窗口指导,要求企业发债主体信用评级不低于AA-、债项评级不低于AA+;交易商协会也将中期票据的发行评级要求从不低于AA级,调高到不低于AA+;保险机构则要求只能投资信用评级不低于AA级的债券,还须有担保。如此明目张胆的干预,使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成为长官意志的体验场。
  另一方面,评级机构的利益从被评级的公司而来,形成竞次规则,谁最无原则给出的评级最高,谁的市场份额也就越大,劣币驱逐良币势不可免。
  信用评级市场是中国信用状况的缩影,当我们用行政手段扶植出失信、高道德风险的怪胎,希望中国在国际上拥有一席之地时,我们断绝了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的可能性。什么叫自毁长城?这就是。(.南.方.人.物.周.刊)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