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最后加息 李志林:补3003缺口 谢百三:利空出尽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水皮:最后加息 李志林:补3003缺口 谢百三:利空出尽

加入日期:2011-7-9 13:22:0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三大投资总监论后市:反转判断为时过早
  五大基金看后市:加息或促市场转好
  水皮杂谈:最后的加息是马后炮?
  李志林:赚钱效应明显 三季度能补掉3003点缺口
  谢国忠认为再加150个基点方有效
  应健中:新股炒作机会开始加大
  牛刀:未来中国造富机器依然是股市
  付建利:炒股致富与自由主义
  谢百三:最后一次加息可能性巨大 利空或已出尽

  三大投资总监论后市:反转判断为时过早
  大盘在千呼万唤中终于迎来反弹。
  据统计,截至7月5日收盘,沪指自6月21日以来累计上行195个点,涨幅高达7.44%。这究竟是昙花一现的瞬间美丽,还是跌到地板的估值终于迎来了春天?本期,本报邀请诺安基金投资总监杨谷、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许运凯、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易阳方共话后市风云。
  对于如何看待此次反弹,三大总监均认为做出反转判断为时过早,下半年市场将维持震荡走势。
  杨谷对记者表示:本次上涨是在市场悲观的气氛中发动的,市场对利空的因素也理解得比较透,因此这一低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容易跌破。至于是反弹,还是反转,现在还不好说,但是行情是值得参与的。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市场上涨,大家对政策并没有期望太高,只是预期政策不会进一步收紧。于是在2600点的位置,这个预期足以使市场反弹,但是在反弹以后,单靠这个预期,又不容易把市场进一步推高。而政策能松到什么程度,会受通胀和房价的制约,目前还很难估计。
  广发基金投资总监易阳方指出:长期看,市场或将延续震荡上行态势。在投资策略上,结构性投资机会替代系统性机会,探讨短期涨跌板块意义不大,寻找长期盈利向上、稳定增长的行业更为现实。不过,下半年乐观因素比上半年好,但仍应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许运凯对后市相对更加乐观,他从大势判断说:A股阶段性底部已经确立,制造业的内生投资增速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均超过市场预期;同时,通胀回落,市场对保障房的忧虑也逐步消除,下半年市场将迎来机会。
  震荡预期之外,三大总监的另一基本共识观点在于下半年通胀见顶回落;但是对于因通胀回落带来的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下降的关注,三大总监乐观程度有所不同。
  许运凯告诉记者:通胀回落和企业盈利下滑是影响下半年走势的两个重要因素。这是业内的共识,但关键要看怎么排序。有些基金经理把企业盈利下滑排在第一位,通胀排第二位,则对后市比较谨慎。我们把通胀回落排在第一位,因此比较乐观。
  和许运凯相比,杨谷和易阳方的观点则更加偏于谨慎。杨谷指出:下半年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两点,一为伴随通胀回落,企业的利润率会跟着回落,给三季度的盈利增长带来一定的压力,好在这个风险已经在二季度有一定程度的消化,因为二季度的盈利增长低于年初的预期。二为市场资金持续紧张后,是否会促使地方政府考虑卖出大小非来缓解资金压力。从目前来看,已经有这个苗头,但是还没有形成力量。
  易阳方则强调因为经济转型不会一蹴而就,外延式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因此经济增速下滑不可避免;而这将直接带来的影响在于在物价调控成功之后,下半年政府将着手解决经济增长空间问题;而板块轮动也将随着政府投资引导方向变化。由此预计下半年主要机会表现在: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建设、保障房建设、水利设施建设以及新兴产业规划等方面。(.华.夏.时.报)


  五大基金看后市:加息或促市场转好
  博时基金:静待中报后再选成长股
  对通胀触底、政策放松的预期主导了周期股的反弹,并逐步蔓延到成长类中小股票。如果说前者的反弹是基于估值修复,具有一定持续性,则后者的上涨只能解释为场内资金急于自救。从我们的观察来看,上市过程的过度包装以及劳动力、资本、土地等成本上升所面临的更大的业绩向下弹性,可能会使年内中小股票整体上无法支持现有估值。 从长期来看,超额收益将从优秀的成长股中获得。中国的资本市场近两年的风格偏执状态导致了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和错配,未来这种状况将得到修正。现在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态,仔细研究,静待中报公布后成长预期泡沫的破灭,挑选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并履行承诺的成长股。
  长城基金:在增长和通胀中博弈
  当前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减缓趋势。在政策维持当前力度的前提下,我们认为经济的减缓还将继续。与市场高度一致的预期不同,我们认为下半年通胀不会显著回落。下半年价格的季节性环比上涨、非食品价格的刚性、中国潜在经济增速下滑、相对过剩的巨量存量货币、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调整带来物价反弹的可能性等,都加大了下半年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我们依然倾向于认为市场依然处在一个大的寻底过程中,对于反弹之后的市场走势依然保持谨慎。市场的真正筑底,一定要有两个条件:政策底部形成,松动可期;经济不会硬着陆。目前来看,通胀变数很大,政策紧缩还将持续;经济依然在回落,地产投资必将下滑,地产还将面临去库存,而保障性住房目前还没有体现保障性,预期并没有显著改善;融资平台、地方债务以及银行资产质量的风险,还有待释放和消化。市场真正的筑底,往往还需要更加痛苦的经历。
  长信基金:加息或促市场转好
  在6月经济数据即将出台之际,伴随市场对CPI可能继续走高的预期,央行实现年内第三次加息,目的直指再度高企的通胀预期,但基于升息幅度有限,市场反应较为平稳。对此,长信基金认为,此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符合市场预期,紧缩货币政策处于明确后期的判断不变,加息将有利于市场预期继续转好,或最终促进市场转向。市场在消除了对经济的过分担忧后,加息对于抑制通胀和通胀预期无疑将起到正面的作用,市场短期也有可能迎来紧缩政策的真空期。这将有利于A股市场预期的继续好转以及市场活跃度的继续提升。但是值得关注的是,6-7月通胀高点后,通胀下来速度依然需要密切跟踪,下行的速度可能会低于市场预期,从而造成市场的反复。
  大成基金:加息提供买入良机
  大成基金认为,此次加息符合市场预期,对市场冲击不大,甚至不排除利空出尽市场应声上涨的可能。即使市场受此消息影响出现短期的波动和下调,大成基金认为不必过于忧虑,若将眼光放至中长期,近期的震荡将确认底部,正是积极布局的宝贵时机。二季度通货膨胀高位运行,政府采取了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政策,但是,上周准备金率调整的影响开始逐步减弱,货币市场利率出现了普遍下行,表明资金面最紧张情况已经过去。由于6月CPI面临继续冲高的压力,因此在经济数据公布前后这段时间加息成为市场普遍预期。但是,从下半年CPI的走势看,将呈现高位回落的趋势,政策的紧缩节奏也将放缓,大成基金预计,此次加息应是年内最后一次加息。
  广发基金:防守反击稳健为上
  总体来看,下半年乐观因素比上半年多,但应保持谨慎乐观态度,目前并不存在牛市的前提基础,整体策略以稳健为主。下半年能有所作为,主要体现在抓住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和热点题材。如低估值的超跌反弹,水泥、机械、家电等与保障房相关板块,以及具有需求持续强劲、增长确定性高、抗周期等特征的高端消费品。目前政府对控制通胀决心非常足,通胀一旦得到控制,不排除货币政策会出现放松的可能,所以,在这之前是比较理想的进入债券市场的机会。作为防御性投资策略,债券基金可作为低风险配置品种,投资者不妨关注。(.中.国.证.券.报)


  水皮杂谈:最后的加息是马后炮?
  央行宣布本年度第三次加息,很多专家的第一反应是又被我猜中了,第二个反应是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加息,其实猜中央行要加息并没有技术含量,而要判断央行是否最后一次加息也用不着我猜我猜我使劲猜。
  为什么?
  因为第一,早在温家宝总理访欧期间,已经明确表示,货币投放和信贷规模已经回落到正常水平,按现在的15%左右的增幅不但远低于刺激时期的30%,甚至已经低于2008年从紧时期的增幅,继续从紧的空间不大,这也是水皮在杂谈中呼吁宁可加息也不要再提高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
  因为第二,从紧的货币政策挡不住CPI的上升势头,CPI的上涨尤其是近期的屡创新高正是货币供应趋紧,甚至是中小企业面临比2008年更严厉的货币环境下实现的,也就是说目前的通胀和货币现象没有关系,加息也不会导致通胀下降,CPI该涨还会涨,决不会因为加息而回落。
  因为第三,CPI已经出现了下降的可能。中国的CPI主要是一头猪的CPI,猪肉价格以及与猪肉关系密切的粮食价格和食用油的价格占了CPI权重的绝大部分,粮价的上涨带动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同时也带动肉价的上涨。最后一个月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芝加哥的期货价格均出现20%以上的暴跌,因此,温总理在辽宁视察时表示,肉价过段时间就会回落并不是一种忽悠而是基于市场前景作出的判断。
  那么,为什么CPI可能见顶之后还要加息呢?坦率地讲,这就叫滞后,马后炮。央行在尽自己的本分,本身并无所谓对错,加息了CPI没有下行和央行没关系,不加息CPI往上走央行脱不了干系,而加息没有发生在最该加息的时段已经是一种遗憾,现在加息发生在王岐山副总理表态金融机构要向中小企业定向宽松之后更是一种遗憾。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灵活性再一次落空最让人遗憾。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重庆就是个例外。
  由于打黑和唱红,重庆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成见,但是很多人也因此忽略了重庆经济突飞猛进的成就,尤其是在民营经济发展上的努力和刺激,没有一个地方会像重庆那样连续六年举办最高规格的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也没有一个地方会像重庆那样一年前就提出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政府补助的资金注册金就多达5万元,协调融资的银行贷款可达15万元,企业退税也可达15万元,因此,一年中间,重庆的小微企业就诞生了2.7万家,带动的就业人口就近30万,5年内小微企业可达15万个,带动的就业人口就有150万,更有意义的是重庆为自己的企业融资创造了一个小环境和小气候,不但让来自银行的信贷在重庆的投放增长了24%,而且多管齐下,由包括小额信贷、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风投公司和私募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与央企共同为重庆提供了高达4000亿的信贷规模,保持了整体20%以上的增长,为全省经济增长16%提供了充分的弹药。
  货币政策宽松的时候,资金都往央企流,民营企业占不到便宜;货币政策从紧的时候,资金首先紧在中小企业,倒霉的就是民营企业,不管是所有制歧视还是风险偏好使然,现实就是这么一个现实。现在定向宽松的细则还没有看到,银行的资金还没有开闸,但是贷款的成本却又增加了0.25个百分点,企业的财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这和所谓的扶助岂不自相矛盾。
  成功的宏观调控是一种逆向调控,目的是尽可能熨平宏观经济的波动周期,但是需要判断力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否则只会加剧波动的程度,马后炮就属于后者。


  李志林:赚钱效应明显 三季度能补掉3003点缺口
  自6·20探底2610点以来,仅用了3周,大盘便收复了年线,一度冲上2825点。于是市场上反转、大牛市来了的呼声不绝于耳。我的观点是:
  1、收复年线是势之必然、理之固然。大盘的估值底在国际板将推出的消息发布前的2850点平台处早已形成。在暴跌至2610点后,是政策底决定了市场底。农业部发布的今年夏粮将夺得第七个丰收年,导致了6.21出现25点的中阳线;国家发改委关于下半年通胀将逐步回落的预判,导致了6.23出现38点的中阳线;温总理关于中国通胀可控、下半年将稳步回落、全年CPI可控制在5%以下的四千字长文,导致了6.24爆发了57点的大阳线;王岐山副总理关于对控制通胀有信心、下半年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采取切实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被市场理解为下半年将采取定向宽松政策,遂导致了7.4的53点大阳线。虽然本周三如期加息,至今也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利好政策,通胀的拐点和政策拐点均未到来,但是,股市从来是炒未来、炒预期、炒信心、炒先机。仅五周均线(现在2730点处)已连续站稳11天,便明白无误地向市场宣示:收复年线有着坚实的市场基础。
  2、年线需要反复争夺,才能盘实。由于上半年上证指数仅微跌1.6%,深成指仅微跌2.79%,而中小板却大跌14.83%,创业板更暴跌25.64%。根据反弹行情的第一原理--反弹原理,在3周的反弹中,上证综指的弹性自然最小,最多仅涨了8.24%,深成指弹性其次,仅涨了11.16%。而跌幅最大的创业板却大涨了16.35%,中小板大涨了15.73%。更因为社保基金和新加坡淡马锡在香港狂抛银行股,引发了市场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巨额不良贷款以及银行股再融资的担忧。再加上预期中的定向宽松政策,排除了对大企业的政策倾斜。这样,上半年表现良好的大盘股就成了本轮反弹行情甚至下半年行情中的冷落板块和伤心板块,导致了指数上行压力重重。尤其是前期在2850点平台上堆积了巨量套牢筹码,有不少股已提前解套或跳楼,也加剧了年线争夺战的艰巨性和反复性,调整尚未结束,估计至少还需一周时间,年线才能盘实。
  3、蛰伏年线,指数慢涨,有利于扼制国际板的推出。2850点之所以破位,主要是国际板将推出所惹的祸。暴跌一周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用研究建立国际板,由央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共同牵头,修正了证监会的国际板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的说法。这表明,不同主管部门在国际板的法规和操作细节上,以及人民币兑换问题上,还需要反复研究,相互协调,才能取得共识,这需要相当的时间。尤其是近来,国际板的推出又遇到了一系列新的难题:地方融资平台10.7万亿债务加上3.5万亿表外账问题,在美国上市的159家中国概念股遭歧视问题,国际投行联手唱空做空中国问题,外国势力插手南海争端问题,欧债和美债危机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极度困难、高利贷日益严重问题,这都使得国际板年内推出的希望渺茫了。连负责国际板上市的境外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也称,国际板年底前推出无望。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正好为做足中级行情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4、抑指数,做个股是本轮中级行情的主基调和上策。在近期的反弹中,国内外的机构一片看好,如申万看3100点以上,光大看3150点,中金和国泰君安看3200点,平安看3300点,大摩、高盛看3500点,花旗看3670点。我认为,在其过分看高的背后,隐藏着让市场狂热、指数冲高、国际板趁势推出,使这些机构从中赚取巨额新股承销费和交易费的动机。曾记否,今年四月高盛大摩也叫过同样的口号,但只到了3067点就跳水,跌到2700点却翻空。市场中出奇的高调从来不可信。关键的问题是扩容过速,流通市值过大,市场严重缺乏推动指数的资金。如若下半年指数真的能涨那么高,不妨拿出真金白银,先去把A股中的银行股与H股的20%价差填平试试?
  我的观点自去年以来一以贯之,即在2800-3200点箱体内震荡。7月份能站稳2850点平台就是重要转折,第三季度能补掉3003点缺口,就算是修复性中级行情的胜利。至于后市,全凭当时的政策取向来决定。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丢掉指数幻想,放弃对大盘股炒作,集中有限资金,在被腰斩的、含权的、新兴产业中小盘股中,打一场收复失地战(注意波段操作).
  如果说2610点是大楼的B3层,2750点是B2层,那么2850点仅是B1层,3000点才是G层(一楼大堂)。现在电梯仍运行在B2和B1层之间,在此运作个股是安全的,市场的赚钱效应是明显的,个股的机会是层出不穷的。一旦将年线和2800点盘实,就一定会吸引大量场外资金来追逐市场热点。本周指数虽然仅涨30多点,但我相信,多数投资者的资金卡都拉出了中阳线。实践证明:跟着政策,紧抓超跌,远比划线、数浪要有效得多。(金融投资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