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悍马之一:优质汽车股名单_顶尖财经网

大消费悍马之一:优质汽车股名单

加入日期:2010-12-14 8:07:5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今年我国汽车产销稳居世界首位
  东方证券:大消费概念或迎来持续性机会(荐股)
  申银万国:2011年汽车板块投资策略(荐股)
  海通证券:汽车板块存在估值修复的动力(荐股)
  天相投资:汽车消费方兴未艾 把握结构性脉络(荐股)
  广发证券:汽车板块2011年投资策略(荐股)
  国信证券:汽车行业景气度环比有所上升(荐股)
  中投证券: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投资价值(荐股)
  国泰君安:维持汽车行业增持评级(荐股)
  渤海证券:汽车业利空不断,二级市场持续调整(周报)
  民族证券:给予新能源汽车行业推荐评级
  华泰联合:如何从基本面理性投资电动汽车相关股票

  新闻:我国汽车产销稳居世界首位
  12月产销仍有良好表现
  据统计,11月,我国汽车产销175.48万辆和169.71万辆,环比增长13.67%和10.10%,同比增长26.11%和26.86%。而1-11月,汽车累计产销1640.01万辆和1639.54万辆,同比增长33.71%和34.05%。
  对于11月汽车销量显着增长的原因,中汽协助理副秘书长朱一平分析,年底属于汽车产销高峰,由于消费者担心明年汽车优惠的相关政策退出,以及北京市治堵方案即将推出等因素影响,11月产量创月度新高,销量为年内次高。从月度产量变动趋势看,本月产量相对强弱程度均高于2005-2008年的同月,略低于2009年的同月,因此可以判断本月生产仍在正常范围之内。预计12月汽车产销仍将有良好表现。
  此外,中汽协数据显示,汽车企业库存处于正常水平。截至11月底,汽车企业库存(不包括零售环节的库存)为60.02万辆,比月初增长5.81万辆。随着产销规模的增大库存相应增加,目前库存量总体仍处于正常水平范围。
  从本月库存变动情况看,商用车库存增加较多。商用车11月底库存为23.06万辆,比上月增加3.45万辆,其中货车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分别增加了1.57万辆和1.42万辆。
  前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比亚迪和江淮。
  零部件行业快速增长
  2010年的汽车市场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表现相当抢眼。昨日,据中汽协提供的数据显示,1-10月,汽车零部件出口326.66亿美元,同比增长44.22%。
  而在国内市场,记者了解到,国内汽车销量增长推动零部件配套收入上升是行业增长的主要来源。1-8月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达10308亿元,同比增长46.2%;零部件行业利润总额达823亿元,同比增长81.5%。
  在即将到来的2011年,汽车零部件的某些细分市场有望受到更多政策的关照。据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在2011年有望颁布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将严把车辆安全关,由于超过12吨中的重卡首次被列入要求安装缓速器体系,缓速器的加装有望全面铺开,上市公司特尔佳有望从中受益。
  在车用改性塑料方面,明年也会有新的突破。凯基证券分析师张国向记者透露,今年汽车改性塑胶的市场需求增幅为19%。而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保险杠生产厂商,模塑科技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的主营收入增幅达37%。华晨宝马、上海通用、上海大众等汽车的热卖,确保了企业的高速增长。而目前,标致、雪铁龙和东风汽车自主品牌等一大批新项目订单已进入开发阶段。
  东吴证券分析师李寅康表示,未来五年,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将逐渐赶超整车,同时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将会涌现出国际零部件市场的佼佼者。(.上.证)
  


  东方证券:大消费概念或迎来持续性机会
  □东方证券 段军芳
  本周一两市迎来了久违的放量普涨格局,联通强势涨停,周期性股票也成为领涨主力,而此前强势的消费和新兴产业个股则采取了跟随策略。从消息面来看,央行上周末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短期加息的概率,靴子落地引爆了本周一的大涨行情。然而,我们认为,此次市场的大涨,主要是源于对管理层调控态度的确认,并由此预期短期政策利空将出尽。
  调控政策体现出积极态度
  回顾近期货币政策的调控过程,脉络清晰。央行在两个月内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表明当前货币政策紧缩基调基本确立,预计以收缩流动性和管理通胀为目的的政策仍将陆续出台。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央行在调控流动性时,并没有过多使用利率手段,而是运用了准备金率工具。我们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信贷数据透露的信息要求尽快回收流动性。数据显示,到11月底,信贷投放已达到7.44万亿,距全年指标仅0.5万亿左右,而时至年关,贷款冲动势必难以避免,以利率调整来回收流动性无疑远水难解近渴。另一方面,央行调控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管理通胀,抑制物价过快上涨,还要关注其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就利率上调的结果来看,其不仅具有时滞性,而且容易造成工业企业的财务费用支出,增加负担,间接抑制供给,从而造成失业人口增加。这种结果显然也会不利于巩固来之不易的复苏势头,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度。此外,在新兴市场中,企业具有强烈的资金饥渴症,调高利率很容易造成工业企业借款的逆向选择,大量的优质企业被挤出信贷市场,而向高风险企业转移,最终会加重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尽管11月的CPI高达5.1%,1-11月的CPI达到3.2%,但央行仍没有采取加息手段,以免伤害实体经济。经验表明,自1994年经济软着陆调控政策以来,每次的利率调整都造成了经济的大幅波动,这也是管理层在当前谨慎采用具体货币调控工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央行的政策调控将在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民生之间权衡,而不是单纯为了某个目标简单操作,因此,当前的货币政策更凸显出央行金融政策更好地服务经济的积极态度,它对市场的影响远远不止于一天行情。
  而在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调结构、稳增长、抗通胀、保民生。这些政策内涵无疑透露出中国经济在新的一年将呈现出转型新取向。我们认为,这一切都将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正是为了改善民生,才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让人民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因此无论是由于调整结构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努力抢占产业制高点,还是控制物价水平的上涨,都是以此为依据。
  关注大消费概念板块
  一旦我们确定未来经济将围绕改善民生而展开,市场机会也随之而来。我们认为,在政策调控经验日益丰富的情况下,整体市场将趋于向好,短期的事件性指数波动并不改变整体趋势。因此,我们维持主题投资思路,预期新兴产业因政策扶持及相关规划出台而将出现轮涨行情,但与大消费相关的各板块将呈现持续的市场机会。
  具体到板块机会方面,消费板块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消费升级概念股。与一般的消费不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其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进而渗透进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衣食方面,高档家纺、品牌服饰,电子消费品、酒类食品、医药保健等行业将在消费升级方面持续获益。而住行方面,家庭装修、交通工具、礼品,旅游酒店、文化产业等也会成为直接受益者。具体个股选择上,我们仍然认为应注重选择股本较小、股价适中及基本面良好的中小市值个股,而在持有周期上,应注重中长线,等待企业业绩提升所带来的股价上涨,并减少因事件性股价波动导致的操作。
  


  申银万国:2011年汽车板块投资策略(荐股)
  主要投资策略:预计2011年行业销量增速在15%左右,考虑到11年新增产能有限,若不发生严重通胀,我们判断:11年行业盈利增速仍将超销量增速。从估值考虑,估值仍有修复空间:一方面,H股汽车平均估值水平已经超过A股汽车估值水平;另一方面,A股汽车估值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我们认为有四条主线把握11年投资机会:其一是,受益政策,业绩弹性较大的公司:江淮汽车、福田汽车、力帆股份;其二是,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上海汽车、宇通客车、江铃汽车、福耀玻璃、华域汽车、潍柴动力;其三是,受益资产整合:一汽轿车、广汽长丰;其四是,零部件进口替代:云内动力、松芝股份、新朋股份、万里杨、东安动力。
  十二五将是产业转型期,优势企业将脱颖而出。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政府对汽车行业定调主要是做大,十二五期间政府主要目标是做强,即从追求规模到提升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就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阶段,在此阶段产业主要关键词可概括为:自主、节能、出口、整合;十二五末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要从现接待的30%提高至40%;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左右,且在电机、电池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力争形成3至5家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60%;2015年汽车整车出口要由现阶段的3%提升至10%左右;为做强中国汽车业,资产整合也是大势所趋,到2015年前14家企业整合至10家左右。我们认为在转型升级期间,符合产业转型特点,不断进行技术升级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2011年行业盈利增速仍将超越销量增速。市场担心11年汽车需求?我们采用了季调方法、分车型预测、分区域市场预测等方法,得出结论:预计11年汽车销量增速在14.6%左右,10年4季度刺激消费政策取消并不会明显影响11年汽车需求。乘用车:11年仍将呈现结构性特征,节能车比重继续上升;SUV仍是乘用车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预计增速将在30%以上;客车:内需、出口及新能源共同刺激需求增长;重卡:受地产新开工11年增速回落及10年基数影响,预计11年上半年重卡需求增速存在压力;零部件:进口替代是趋势所在,重点关注现阶段替代率较低的零部件,未来存在提升空间。考虑1Q10年基数原因及通过季节调整预测,预计1Q11年或将是全年季度销量同比增速低点。考虑到11年新增产能仍有限,乘用车整体产能增速在15.8%左右,且合资品牌产能不足将导致部分产品结构将继续上移,若不发生严重通胀,我们判断:11年行业盈利增速仍将超销量增速。
  转型中行业周期性将逐渐平缓。一方面,我们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三、四线城市汽车新增需求仍将持续上升,一、二线城市更新需求仍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未来汽车投资增速将逐渐放缓,且厂商扩产将是渐进性的,另外未来出口也将消化部分新增产能;未来供需相对均衡将导致行业周期性特征逐渐减弱。(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海通证券:汽车板块存在估值修复的动力(荐股)
  从我们调研情况看11 月轿车销量仍处于正常水平。根据我们调研的经销商反映11月上旬轿车销售较10 月下旬有所恢复,经销商表示10 月下旬需求的突然减少主要是由于此前所经历的超长假期有关。我们预计11 月轿车销量增速同比仍在10%以上,由于12 月是轿车销售的传统旺季,预计销量仍将持续增长。
  年内车价松动的可能性不大。从我们统计的上海地区车价情况看,目前企业降价的行为很少,11、12 月又是国内的传统旺季,年内车企进行降价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2011 年产能利用率仍然维持高位。根据我们对车厂自下而上的统计,2010 年狭义乘用车(不含微客)的产能利用率是89.97%,假设2011 年销量增长15%,则2011 年产能利用率是91.89%,2012 年由于产能的大幅扩张预计产能利用率会降到80.98%。从产能情况来看,2011 年轿车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的降价压力不大,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仍维持高位。
  我们对企业2010 年的盈利并不悲观。由于我们认为2011 年国内经济仍保持增长,在经济保持增长的预期下,汽车销量仍将保持增长。在这种预期下,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仍会维持高位,车企特别是合资车厂的盈利能力仍然很强。
  国家准备出台行政手段对物价进行干预。国务院表示在必要时将实行价格临时干预,这将使得市场对物价将受到控制的预期增强。
  在目前的盈利预期下,主流汽车企业的估值再次降低的可能性在减弱。由于目前主流车企对应2011 年的PE 已经降低到10 倍的水平,在销量数据和盈利预测短期不会下调的影响下,当对通胀的担忧减弱后,汽车板块存在估值修复的动力。我们重点推荐宇通客车、江铃汽车和轿车行业的龙头企业。(海通证券研究所)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