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无聊买单再度显身 经济危机砸出A股“黄金坑”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操盘手无聊买单再度显身 经济危机砸出A股“黄金坑”

加入日期:2011-8-18 8:04:24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大盘勉强守住2600点 创业板逆势飘红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梁伟
  周三沪指在地产、券商股等板块的苦苦支撑下,险收2600点之上,但以创业板为首的小盘股走势活跃,板块逆势上涨0.32%。分析师认为,近期股指或将呈弱市震荡格局,急跌、暴跌出现的机会不大,建议关注大消费及成长股。
  受周二外围股市下跌影响,昨日两市双双小幅低开,在小步拉升后快速滑落,沪指一度跌破2600点整数关口,探至2596.04点,但在地产股的带动下缓慢回升。午盘后券商股开始发力,创业板为首的小市值股票亦走势活跃,但大盘在无量能支撑下,始终难有起色。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601.26点,下跌0.26%;深证成指报11598.28点,下跌0.58%。两市合计成交共计1425.5亿,成交较上一个交易日明显萎缩。
  板块方面,涨少跌多。券商股全线飘红,整体涨幅1.66%;此外,昨日上涨的板块还有外贸、运输物流、银行、纺织服装等板块;居跌幅榜首位的依次是西藏、稀缺资源、黄金股位,有色、钢铁、水泥、建材、新材料等。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近期大盘重心不断下沉,但以创业板为首的中小市值股票显示出较强的抗跌性。昨日,创业板指收报936.16点,上涨0.32%。板块个股反而涨多跌少,上涨147家,下跌98家,3家平盘报收。
  国信证券策略分析师认为,从半年报业绩来看,创业板整体盈利形势并不难看,部分公司经过上半年的系统性下跌,业绩风险和估值风险均得到了较大释放,股价有较大的反弹动力。
  瑞银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李也表示,未来中小盘公司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投资者的目光。舍周期而取成长,在投资者意识中得到强化。市场有望迎来稳定成长溢价,不论这种增长来自需求的持续性还是潜在政策刺激。
  上述国信证券分析师表示,从当前市场运行环境来看,央行持续净投放缓解市场流动性,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政策进入观察期,短期股指将呈弱市震荡格局,出现暴跌、急跌的几率均不大。但短期市场或有继续反弹的动力,期间将有所反复,摸高回补2644.58点上方缺口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就策略而言,瑞银证券认为,A股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得到了强化,高PE行业表现远远好于低PE行业。看好大消费股(消费、服务、医药)及成长股。但同时,陈李还提示,未来若通胀预期发生变化,海外资金大量涌入,迫使货币政策继续收紧,则高PE行业或将遭遇较大打击。若通胀变通缩,则不利于消费类行业。
  国信证券则建议继续关注中下游的行业及中报业绩增速不错的行业,如机械设备、食品饮料、零售和纺织服装等。(上证)


  国联证券:言底还为时尚早
  ■券商策略
  ⊙记者 黄颖 ○编辑 朱绍勇
  尽管上周指数跌穿2500点,市场已经大幅调整,并且估值水平也在不断下降,但国联证券仍然认为,目前讨论底部及市场走强还为时尚早。
  该机构表示,目前仍难以界定2437为本轮调整的低点,随着长期社会资金成本上升,估值压力仍然会和业绩下调共同对市场产生压制作用。短期来看,市场将在2400-2650之间节节抵抗而趋势下跌,投资者仍应谨慎应对可能的大幅下跌风险。
  为何目前还不放心言底?国联证券列举了几个理由:首先,海外因素短期稳定,但仍不令人放心。自7月底开始,围绕美债上限、下调评级和欧债危机而开始的海外市场暴跌已然堪比1998年俄罗斯违约。随着美国公布部分利好数据以及多国禁止裸卖空,上周海外市场已经有所企稳。但是,全球化低潮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国际金融动荡成为常态,海外因素仍可能成为A股市场延续调整的理由之一。更何况禁止裸卖空规定的影响效果,在2008年已经见过,依靠这一理由反弹的欧洲股市并不能让世界放心。
  其次,流动性环境仍在预期内,大势未改变。国内7月CPI继续超出市场预期,6月通胀见顶的预期落空。相对应的,货币增长继续探底的趋势也没有改变,M1、M2继续创出新低,而原因仍是存款大幅度减少。国联证券一直认为,2009-2010年的宽松信贷放大了银行的货币乘数,而当信贷收紧开始后,存款基础也是一样会遭到削弱的。目前来看,制约货币流动性的因素已经逐步转向存款,而这是直接体现市场自身流动性紧张的要素。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宏观货币政策真正反向调整的措施出台,则流动性收紧的趋势不会有根本性变化。这既是当前行情还能维持的基础所在;也是未来信心扭转,反弹夭折的风险所在。国联证券预计,后市并不会出现政策放松的情况,央行的调控手段或将出现调整,利率手段将逐步取代存准率作用,以平抑通胀预期,而非当前通胀水平。因而,国联证券仍然认为,年内加息预期将会显著削弱市场估值水平。
  其三,市场表现未改变超跌轮动态势。从6月开始,国联证券对市场表现的预期就是超跌板块的轮动表现。其间除食品饮料行业具有较明显的持续性外,大多数行业表现符合预期。即使是食品饮料行业,也与主流资金对行业配置转变的习惯性思维有关。因此,国联证券认为,后市资产轮动造成结构性的下跌风险依然不可忽视,较大可能将体现为中小市值板块的调整。(上证)


  定向宽松下的局部行情
  ■大势研判
  ⊙浙商证券 吕小萍 ○编辑 杨晓坤
  在经历了前几个交易日的回升后,周二周三股指出现小幅下挫,但盘面活跃度不减,仍有相当多的个股冲击涨停板。就目前行情来说,似乎和去年下半年行情有几分相似之处,属于局部的结构性行情。
  反复折腾和局部活跃
  首先,这是一个反复折腾的市场,经过一轮快速下跌之后,又将进入一个短期平衡。也许黑天鹅很多,市场还很脆弱。无可否认,我们仍然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债也好,欧债也好,都是病根未除、反复发作的后果。经济复苏还相当遥远,这决定了全局性的持续行情是不可能的,有也是局部行情而已。其次,换个角度来说,福祸相依,全球经济局势的动荡,会促使国内经济政策走向的再思考,有可能成为政策局部转向的一个关键点,同理,也可能成为市场的一个局部关键点。
  近日走势反复证明上证指数2450-2500点区间有比较强劲的支撑,无论是估值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存在坚实的支撑。而且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是,没有一天的收盘价是在2500点以下的,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从周线上看,上证指数已跌破1664点以来的上升支撑线,这与权重股疲软有关,有所失真。而深成指更具参考意义,仍守在2008年低点以来的支撑线上;区别于上证综指和深成指,中小板综指和创业板指数则都未创年内低点,前者处于震荡整理平台中,后者则经过年初趋势性下跌后,渐渐走出左侧,步入右侧,大资金介入明显。数周前即已顺利突破最高点下跌以来的下降压力线,此后回踩确认突破有效。上证综指的萎靡不振,更需要更多关注其他股指的表现,甚至不排除创业板指数后期继续高举高打,再创阶段性高点的可能。
  局部行情仍将继续
  引发周二周三调整的无非是加息信号的显现。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周二上午发行的人民币50亿元1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上升8.58个基点至3.5840%,打破了此前连续7周保持的3.4982%水平。央行主动上调央票发行利率,有引导利率上行的意图。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正如证券市场反映投资预期,货币政策的影响是相当直接的。根据近期报道,未来货币政策整体上难言放松。随着通胀可能见顶,下半年货币政策或适当微调,将采取定向宽松方式,适当放松融资条件限制,对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给予融资政策倾斜。
  所谓定向宽松恰恰是孕育近期局部行情的根本,定向宽松的方向为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反映在股市上,创业板、中小板被激活,新兴产业等品种表现不错。上周的统计显示,涨幅居前的板块是房地产、农林牧渔、零售贸易等,和定向宽松的方向高度吻合,这表明市场热点非常贴近政策走向。
  货币政策总体稳健、定向宽松翻译成股市表现就是大盘趴下,局部活跃。也许大盘仍然走得拖泥带水,但这已经不成问题,局部效应的体现带来盈利效应。跟着政策走,更多关注定向宽松的对象,尤其是新兴产业、消费行业的中小市值品种。除非出现极端性系统性风险,否则,局部行情的演绎仍将继续。(上证)


  四面纠结 A股或陷2600点持久战
  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技术面
  当上证综指重新回到2600点的行情原点之时,外围脸色已不那么重要,其自身的资质才是决定2600点能否突围的关键,A股上台阶恐需边走边看。
  就经济基本面而言,欧美债务危机的发酵,无疑会拖累欧美经济体的复苏步伐,从而加大下半年我国的出口压力。政策层面,尽管三年期央票的重启,令提准预期继续弱化,但加息的声音却已悄然升温,短期政策面还很难看到放松迹象。资金层面,虽然资金面最紧张的阶段已过去,但短期内还难出现宽松局面,资金利率高位徘徊或将成常态。从技术面来看,指数回到暴跌前的原点,即2600点平台,其实已经算完成了反弹的初步任务。接下来指数要突围,一定程度上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但持续萎缩的成交量,很难催生攻关行情。
  经济存隐忧出口藏炸弹
  今年以来,尽管有数次加息及提准,但国内经济始终保持较好态势。7月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再度给市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增14%,环比增长0.9%;7月出口月度规模刷新了6月刚创下的1619.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同比更大增20.4%;被寄予厚望的消费则保持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不过增速却比上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
  至少到目前,国内经济依然维持着平稳运行态势。然而,表面繁荣的背后,部分经济隐忧也在逐渐浮出水面。
  当前最大的隐忧,无非是欧美经济体复苏放缓可能导致下半年出口萎缩的风险。据统计,欧洲、日本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一直是拉动中国出口的主要力量。欧洲经济体的复苏进程顺利与否对国内出口影响极大。目前,虽然欧洲央行出手救市,压低了相关债券的收益率,从而暂时止住了欧债火山的爆发,但由于针对欧债问题,缺乏长期有效的解决机制,未来不排除欧债警报再度拉响的风险。这将加大欧洲经济体复苏的不确定性,因而中国的外需环境难免会恶化。在此逻辑下,下半年的出口形势确实堪忧。
  除了出口这一隐性炸弹之外,三季度开始的去库存周期以及紧缩政策累积效应的释放,都会不同程度地对经济下行构成一定压力。7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当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7,逼近50%的荣枯分界线,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近日,渣打银行更预测8月PMI可能会跌破50。总体而言,在原材料物价高企,以及持续紧缩导致的资金成本畸形攀高的当下,企业的生产意愿普遍较弱,去库存周期仍在持续中,未来不排除去库存幅度加深的可能,而这当然会加剧经济下行的风险。
  加息待观察紧缩难收官
  本月上旬,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CPI再度刷新本轮通胀峰值之际,市场一度猜测加息靴子会落地。然而,或许是欧美债务危机的突然发酵,客观上打乱了监管部门的调控步伐,加息还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就在市场暂时达成共识8月不会加息之时,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的意外上行,再度令加息预期浮出水面。
  暂且不谈央票利率上行这一加息信号是否具备可信性。众所周知,今年以来,央行数次祭出加息利剑,都旨在压低通胀水平。某种程度上说,7月CPI创出本轮通胀新高,反倒是给市场以及管理层吃了一粒定心丸。毕竟,在8月初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且国内农产品价格小幅回落的背景下,8月CPI继续刷新新高的概率很小,7月CPI很可能就是本轮通胀的峰值。
  既然7月CPI触顶概率较大,那么即便接下来CPI回落的幅度不明显,但在翘尾因素及新涨价因素均有所下降的背景下,通胀回落的趋势将进一步确立。而这无疑会令管理层放缓此前的紧缩步伐,换言之,政策将就此进入观察期。再加上,经济虽然下行幅度较小,但缓步下行的趋势还较为明确。在通胀回落态势基本确立的背景下,管理层再次祭出加息利器的必要性已不大,毕竟此时加息对经济的误伤可能会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进入观察期,不代表紧缩政策的终结。尽管下半年通胀回落的趋势确立,但回落的幅度可能会较小,未来不排除会出现通胀高位徘徊的局面。在此背景下,紧缩政策肯定不会出现放松。
  资金偏紧张 A股恐缺钱
  7月以来,一度如脱缰野马的资金利率终于出现大幅回落,资金面也随之度过了最紧张的时刻。截至本月17日,SHIBOR隔夜、SHIBOR一周、SHIBOR两周、SHIBOR一月及SHIBOR三月利率分别收报2.9992%、3.2167%、3.2736%、4.8861%及5.4443%。这其中短期利率品种较此前9%以上的高位确实出现了很大幅度的回落,但整体而言,在经历了初期的回落之后,目前中短端利率品种均维持于年内的一个相对高位运行。而这或说明三季度资金面难以出现超预期的宽松局面,可能只是从过紧逐步过渡到偏中性的状态。
  资金利率在相对高位徘徊,表明流动性仍处于偏紧状态,市场依然缺钱。事实上,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也进一步证实了当前资金面仍处于较为偏紧的状态。截至上周,央行已连续四周在公开市场上实现净投放,以缓解资金的紧张局面。本周及未来一段时间,由于到期资金量都不大,预计央行仍可能会延续小幅净投放的态势,而这正好从侧面说明短期市场仍缺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RQFII有望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消息,或多或少会对市场资金面形成一定利好。但鉴于境外人民币的规模十分有限,且投资渠道也不仅限于A股市场,预计其对资金面乃至A股市场的影响会比较有限。
  量能仍萎缩行情返原点
  海外因素的淡化,令A股顺藤摸瓜回到行情的原点2600点关口,但成交量的持续萎缩,却令2600点的攻关战不得不陷入僵局。
  理论上,由外围冲击所构成的失地,目前已悉数收回。也就是说,A股此轮超跌反弹的初步任务已宣告完成。从当前市场的特征来看,前期的大消费概念等强势股悉数回调;而根据历史经验,强势股的补跌,多数代表着一轮跌市的尾声。究竟此次强势股补跌,是发出一轮跌市终结的指令,还是新一轮跌市的开启,仍有待验证。
  从市场的四大内生因素来看,当前影响市场运行的关键因素,可能更多在于经济及政策面的变化。目前经济下行的风险依然存在,由此产生的担忧情绪可能会升级。事实上,一旦未来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下行风险超预期,则市场再度向下寻底的概率将较大。不过,就目前而言,这种风险还处于观察中,可能会对市场上行构成压制,但不一定会推动大盘立刻选择向下寻底。政策层面,短期应该还处于观察期,监管部门不会贸然祭出加息利器。在这一背景下,当前的政策情况对市场也不会产生直接的向下压力。
  综合来看,大盘陷入2600点持久战的可能性较大。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