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之危:冰山上的新“来客”?
章轲
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大范围的持续干旱……
对长江源冰川退缩情况进行过5年持续观测的杨欣,显得非常焦虑。“眼下的干旱与冰川消融,以及河流上游来水减少不无关系。”身为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下称“绿色江河”)会长的他对记者说。
2005年至2009年,绿色江河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科学家合作,开展了“长江源冰川退缩监测”项目。根据5年持续调查和监测,调查人员们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受气候暖化影响,冰川消融不仅对长江源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原住民生计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也使中下游面临着断水的威胁。
“冰川的进退是气候变化最重要的信号和标志之一,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标本。在气候变暖的进程中也只有冰川可以在短期内显示直观的数据。”而根据绿色江河此前的测量,近30年间,长江源主要冰川退缩距离已经超过了600米。
“敏感”的冰川
从2005年起,《sohu》记者连续5年参加了“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每年都会到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但5年间,记者从来没能亲近过传说中如“冰雕艺术园”的冰塔林。
2007年,记者一行到达珠峰海拔约5800米的高度时,也仅仅能远眺更高、更远处的绒布冰川冰塔林。绒布冰川是珠峰地区最大的冰川,据中国科学家2005年珠峰科考结果,绒布冰川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处于明显的退缩状态,而且有加速退缩的趋势。
冰川大量消融,在珠峰大本营地区已经形成了湍急的河流。向上攀登时,有时不得不绕行或涉水。消融的冰川在山谷中也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冰碛湖。
冰雪融化后,山石裸露、松动,不时有滚石从高处落下。桂桑是西藏登山队的老队员,曾于1990年和1999年两次登顶珠峰。她告诉记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珠峰大本营有很多积雪,绒布冰川也很低。
“那个时候,套上冰爪登山很安全。现在不行了,7000米以上才能踩到积雪。珠峰上岩石大量裸露,脚下非常滑。”桂桑说,不少登山队员就是因为不小心滑下山崖的。
中科院的考察显示,1966年到1997年间,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冰塔区末端分别后退了170米和270米,年平均后退距离分别为5.5米和8.7米。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告诉记者,我国1978年启动、2002年完成的第一次冰川编目统计时,全国有冰川4.6万余条,总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冰川广泛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6省区,每年提供的融水量60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入海水量,静态水资源更是高达51000亿立方米,是长江入海年均流量的5倍。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川是亚洲七条最主要淡水河流的发源地,这些大河两岸生活着大约5亿人口,人们的农业灌溉和经济生活都依赖河流供给。
值得一提的是,澜沧江、怒江均流经目前西南旱情最严重的云南省,大大小小的支流更是密布云南境内。正是有了这些河流的滋养和适宜的气候,云南才得以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
在中国广大的西北内陆干旱区,冰川融水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冰川水资源成为西部绿洲地区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的命脉。但中国科学院的调查也显示,中国西部82%的冰川都正在退缩。估计到本世纪中,我国西部的冰川面积将比现在减少28%。
调查显示,青藏高原长度在4公里以下的冰川对升温更为敏感,到本世纪末可能消失殆尽,而长江流域的冰川面积缩减比例也将超过60%。
位于云南省丽江市以北25公里处的玉龙雪山冰川,是欧亚大陆雪山中距离赤道最近的海洋型冰川区,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山上分布有19条冰川,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这里曾是云南省一大著名的景点,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冰川旅游地之一。
近20年来,玉龙雪山冰川也出现了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现象。“全球气候变暖是玉龙雪山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玉龙雪山冰川研究站站长何元庆说。
在新疆,天山冰川融水和积雪融水形成的河流是天山南北平原经济的主要水资源,约占新疆水资源总量的7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同样发现,天山冰川对全球气候的变化越来越“敏感”,气温的升降几乎会立即导致冰川状态和融水出现变化,已经出现了消融量不断加快及面积缩小、冰厚减薄、运动速度加快的趋势。
“在冰川退缩发生期间,水源供应量会增加。”牛津大学地貌学家史蒂芬·哈里森说,但是,高流量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因为一旦冰川融化了,河流径流量就会显著减小,最终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季节性降水来补充水源。这样,河流水量的变化模式就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到下游的农业灌溉系统。
而一旦遇上气候异常,长时间不降雨,持续性的干旱便发生了。
水资源供需矛盾增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7年发布的报告称,气候变化很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季节性洪水增多和总体径流量减少。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生活在七大河流域内的大约13亿人口(其中9亿在中国和印度)都可能面临水资源不稳定,甚至短缺的危险。
事实上,由气候变暖引起的冰川消融以及水量的减少,已经给广大的中下游地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水利部门的监测显示,气候变化使得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增加,尤其是华北、西部地区。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区等北方主要河流水资源总量减少12%。南方地区水资源虽相对丰富,但由于降雨反常,加之高温,近年也出现了区域性缺水的现象。
一方面是水资源总量减少,另一方面却是用水量增加。3月25日,中国科协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我国农业灌溉年用水量,平均比实际灌溉用量增加1000亿立方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普特研究员对记者解释说,气候变暖使农作物生长期内潜在蒸散量增加,导致农业灌溉需水量增加,特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监测表明,在温度上升1℃~4℃情形下,华北地区冬小麦需水量将增加2.6%~28.2%,相当于11.8~153.0毫米;夏玉米需水量将增加1.7%~18.1%,相当于7.2~84.1毫米。
吴普特对记者说,我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6%,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旱灾。
而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因气候变暖可能会下降5%~10%,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到21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的产量将下降24%~37%,今后20~50年间粮食生产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
冰川消融也进一步导致我国极端天气灾害加剧,洪水、旱灾的影响越来越大。据中国气象局的统计,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约占同期GDP的2%;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该比例可达3%~4%。同期中国年均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以上,遇严重干旱年景,该比例超过2%。
西藏自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的60年间共有13个冰湖发生过15次溃决,形成巨大泥石流和洪水灾害,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危害。
2000年6月10日,西藏易贡藏布发生特大溃决型洪水,使川藏公路全线中断,冲毁通麦大桥、解放大桥等桥梁10余座,公路50余公里。在下游的印度境内灾害更重,特大溃决型洪水造成30人死亡、100人失踪、5000人无家可归、20座大桥被毁,灾害损失达2290万美元。
2009年7月3日夜间,西藏山南地区错那县卡达乡折麦措冰湖溃决,5个自然村17户人家与外界交通中断。7月29日,昌都边坝县加贡乡加布沟次拉错冰湖发生溃决,两名木工失踪,40余公里道路、近20座桥梁被冲毁。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此前在接受《sohu》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科院有多位院士联手开展“冰川退缩前景”的调研,试图对冰川退缩趋势及其对西藏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作一个科学的分析。
“我们担心,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冰川全部融化完了该怎么办?如果是这样的话,西藏整体的生态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冰川融化又不是人力所能遏制住的。”
守护冰川更需努力
2009年的春天,干旱和沙尘暴同时来临,而日益消融的冰川正在加剧这两大自然灾害的生成和恶化。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西藏高寒草地水分的蒸发量会加大,如果降水量又在减少,冻士层下降,必然加剧土地的干旱化。”孙鸿烈说,青藏高原地表植被受到破坏后,地表对阳光的反射率会增强,加快空气的对流,首先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西部地区的气候,然后再间接地影响东部地区的生态系统。
而对于有科学家预测,如果青藏高原的暖干化再持续下去,有可能成为我国另一个沙尘源的说法,孙鸿烈认为“这是可能的”。
他解释说,目前来看,沙尘暴源并不在西藏。但由于青藏高原正好处在西风带的上游,地表植被一旦被严重破坏的话,整个高原很可能会成为一块巨大的荒漠化土地,大量的风沙就会随风而起。
秦大河也认为,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来,青藏高原本身就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巍然屹立于世界之巅,牵动着整个北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热岛作用的辐射气流可以影响到中东与北美地区。如果青藏高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它可能成为全球远程传输最高效的沙尘源地之一。眼下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保护好这块高原,尽可能地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减缓冰川消融的步伐。
去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工程确定为国家重点工程,并提出用近5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实施三大类十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这些规划总投资达155.02亿元的项目实施将给西藏带来巨大生态效益。仅退牧还草一项,就可使西藏每年涵养水源约200亿立方米。同时,其“碳汇”功能得到增强,将在全球碳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1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环保提得最高,内容很多。”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张永泽对记者说。
张永泽告诉记者,西藏已经为建立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开展了西藏森林、草地、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障和矿产资源开发等5个领域的生态补偿研究,形成了《西藏生态补偿研究报告》,提出了西藏生态补偿政策需求。目前,西藏1011.2万公顷公益林已全部纳入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每年落实补偿资金7.58亿元。2009年还落实2亿元在5个县开展了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试点工作。
与此同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也得到了规范。目前,西藏全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90%以上。其中,重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全面落实了“环保第一审批权”。
冰川的退缩不是由西藏的开发活动和建设带来的,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黄晓清此前对媒体表示:“西藏工业排放少,对全球温室气体增长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气候变暖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能单独解决的问题。这意味着,为了维护青藏高原的冰川和生态环境,需要更大范围的协作和努力。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已经给青藏高原带来了影响,而这片高原上发生的变化又将影响整个世界。”——两年前,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访问青海时所说的话或许可以给我们带来警醒。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