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是投资者通过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希望在未来某一时刻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从而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而带来的损失。
套期保值理论从其渊源上分析,早期主要来自凯恩斯和希克斯的观点。他们认为套期保值是在现货市场上的商品生产者规避价格风险的一种习惯行为,保值交易的直接动机是转移现货交易中面临的价格风险,其目标在于现货经营中利润的保证。因此,保值者总是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建立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均衡而相对”的交易部位,在两个市场完成两个买卖过程,早期的套期保值理论一般认为,只要交易者在期、现货市场上进行这种均衡相对的交易,就可以有效地转移价格风险。这种理论后来被称为“传统保值理论”。传统套期保值理论在整个套期保值理论中仍处于基础地位,它联系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这种理念,最直接、最纯粹地体现了套期保值的本质。传统套期保值理论认为套期保值的功能是减少和转移价格风险,因而套期保值必须“数量相等、方向相反”。
选择性套期保值理论又称为基差套期保值策略或选择套期保值策略,有学者认为投资者是以利润最大为追求目标,而非追求风险最小,故将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差距定义为基差,以基差的大小判断是否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在现实的期货交易中,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变动不完全一致,存在基差风险。若投资者持有现货头寸而目前的基差大于0且极小,其预期在避险期间期末时基差加大,此时投资者才采取套期保值操作,在期初时卖出期货,至期末时卖出现货且买进期货以冲销头寸。投资者可能选择性地采取完全不套期保值、部分套期保值或完全套期保值。
与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相对应的是现代组合投资套期保值理论,它认为套期保值者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时并不能将风险全部转移出去,而是要承担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变化不一致时的风险即基差风险;现代组合投资套期保值理论更加注重如何计算最小风险保值比率和对风险的控制,以达到收益的最大化。最小风险保值比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交易者对风险偏好程度,对期货市场价格预期的方向以及对期货价格预期的置信程度差异而变化的,因此它是一种动态的套期保值。
上述三种套期保值理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投资者需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套期保值动机,选择适用的套期保值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股指期货的避险功能。
【和讯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和讯合作媒体, 和讯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