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4-15 7:48:32讯:
A股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心保卫战”。继上周(4月6日至12日)134家上市公司集体回购49.73亿元后,4月14日晚间,工业富联)
href=/601138/>工业富联(601138)、国电南瑞)
href=/600406/>国电南瑞(600406)等巨头再度加码,单日回购计划上限突破10亿元大关。与此同时,鞍钢股份)
href=/000898/>鞍钢股份(000898)、凯龙股份)
href=/002783/>凯龙股份(002783)等公司控股股东同步增持,形成“回购+增持”双轮驱动的护盘格局。这场由上市公司主导的资本行动,不仅折射出市场底部的资金博弈,更成为检验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风向标。 数据显示,上周A股回购金额同比激增418%,创年内新高。而4月14日晚的公告更是将这场“回购潮”推向高潮: - 工业富联宣布拟斥资5亿至10亿元回购股份,全部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回购价上限20元/股。按当日收盘价17.92元计算,此次回购最高可占总股本的0.28%。 - 国电南瑞同步启动5亿至10亿元回购计划,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回购价上限34.13元/股。 - 新和成)
href=/002001/>新和成(002001)与珠海冠宇分别抛出3亿至6亿元、1亿至2亿元回购方案,用途涵盖员工持股计划与可转债转股。 “这不仅是财务行为,更是向市场传递信心。”某券商策略分析师指出。以工业富联为例,其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营收同比增长34%-35.6%,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24.4%-26.8%,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业绩与回购的双重加持下,公司股价次日逆势上涨0.67%,彰显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 除回购外,控股股东增持成为另一大亮点。 - 鞍钢股份控股股东鞍山钢铁拟增持1亿至2亿元,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 凯龙股份控股股东中荆集团计划增持9000万元至1.8亿元,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 “增持表明大股东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看好。”凯龙股份董秘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已有超200家上市公司发布增持计划,涉及金额逾百亿元,形成从民企到国企的“护盘联盟”。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A股上市公司正通过多元化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 - 居然智家(000785)宣布在全国400余家门店及数字化平台“洞窝”开设“外贸优品专区”,助力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 - 京城股份)
href=/600860/>京城股份(600860)坦言美国关税对其出口有影响,但公司已启动降本增效措施,并加速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 金河生物)
href=/002688/>金河生物(002688)透露,其出口美国产品仅征收20%关税且豁免后续加征,近期将调整终端售价以覆盖成本。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企业正在重构增长逻辑。”某私募基金经理评价道。这种“内外兼修”的策略,既包含通过回购增持稳定股价的短期动作,也涉及开拓新市场、优化产品结构的长期布局。 这场回购增持潮的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深度共振。 - 政策端:证监会多次强调“鼓励上市公司运用回购等工具维护公司价值”,沪深交易所亦优化回购规则,简化流程、放宽条件。 - 市场端:新“国九条”发布后,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破净股超800只,为回购提供充足空间。 “当前市场已具备底部特征。”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从历史数据看,大规模回购潮往往出现在市场低迷期,如2018年A股回购金额同比激增465%,随后迎来一轮牛市。此次回购潮能否复制历史,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回购增持潮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 机遇:回购注销可直接提升每股收益,股权激励则绑定核心团队利益,长期利好公司价值。 - 考验:需警惕“忽悠式回购”,关注回购股份用途(如注销或激励)及执行进度。 “优质公司的回购是‘黄金坑’,但跟风式回购需谨慎。”资深股民李先生表示。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实施回购的公司中,近七成股价跑赢大盘,但仍有部分公司因基本面不佳导致回购后股价持续低迷。 从回购增持到多元布局,A股上市公司正以实际行动诠释“风险中育新机”的智慧。这场由企业主导的“信心保卫战”,不仅关乎短期股价稳定,更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治理水平、拓展内外需市场,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护城河”。正如工业富联在公告中所言:“回购是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当更多企业加入这场“护盘行动”,A股市场的“信心墙”或将愈发坚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