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7-23 15:32:48讯:
4.3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下半年开启不久,广东外贸进出口的上半程“成绩单”出炉,在规模刷新历史同期新高的同时,同比增速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
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持续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走在前列,在当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建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地”上,做好表率。
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7月3日上午10时,一列载有电子产品、日用百货、轻工产品等货物的X8168次列车从广州铁路物流中心增城铁路物流园鸣笛驶出,奔赴德国汉堡。这标志着广州中欧班列跨境电商中心正式投入运营,更多的“广东制造”将通过这趟班列源源不断地送往世界各地。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7月17日发布统计数据,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4.37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下同增长1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为20.6%。其中,出口2.85万亿元,增长12.1%;进口1.52万亿元,增长17.1%。
作为重要的贸易主体,广东民营企业出口活力不断增强。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2.8万亿元,增长21.3%,增速快于广东整体7.5个百分点,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64%。
从出口产品结构看,高端制造业出口动力强劲。上半年,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9%,占广东出口总值的64.4%。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家用电器、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4.6%、16.7%和26.3%;船舶、电动载人汽车、集装箱快速增长,分别增长70.7%、78.3%和104%。
展望下半年,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分析称,广东外贸仍将面临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在外部需求持续回暖、各项稳外贸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企业订单增多等有利因素支撑下,预计总体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迈向“高科技体系出海”
7月17日,广汽埃安泰国智能工厂竣工投产。与此同时,广汽埃安首款全球车型——第二代AION V,在中国广州和泰国罗勇府下线。随着两辆相隔千里的AION V霸王龙车型从生产线上缓缓驶出,标志着中国品牌汽车首次实现全球同步下线,开启了中国品牌“高科技体系出海”的新篇章。
稍早前,比亚迪泰国工厂于7月4日竣工,这是比亚迪首个海外全资乘用车生产基地,年产能为15万辆。当日,比亚迪第800万辆新能源车也在该工厂下线。
从“走出去”转变为“走进去”,广东新能源车企全球化发展迈上新阶段。据初步梳理,广东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海外规划产能已经超过80万辆,生产基地遍布东南亚、中亚、欧洲、拉美等市场,并将进入投产密集期。
作为全球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也在加快海外的产能布局。早在2022年,贝特瑞就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厂,成为国内负极材料行业首家在海外建厂的企业。据了解,该工厂有望于今年底之前实现投产。
今年4月,贝特瑞宣布在摩洛哥设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作为公司全球化布局的第二站,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外资外企持续“加码”
作为外资外贸大省,广东不仅是“走出去”的桥头堡,也是吸引全球投资的热门目的地。
6月26日,西门子运动控制研发创新中心(深圳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西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的首个集硬、软件研发为一体的创新机构,旨在推动运动控制技术的创新研发与成果转化,为全球客户研发、测试新一代运动控制系统。
今年以来,世界知名企业投资布局深圳动作频频。苹果宣布将在深圳开设一个新的应用研究实验室,并深化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日本松下期待与深圳深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健康养老等领域合作,并带动更多日资企业来深投资兴业……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深圳全市新设超过2600家外资企业,占全国比重超15%,同比增长逾10%。目前,来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310家。
7月10日,东莞举办跨国公司交流会,签约11宗外资项目,涉及投资金额130.8亿元。截至目前,东莞共吸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8万家外资企业在此投资,其中不乏三星、雀巢、西门子、沃尔玛、毕马威、松下等世界500强企业。
“要巩固提升外贸外资基本盘,夯实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聚力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持续稳住国际市场、优化贸易结构、培育增长动能,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快推动内外贸内外资互促双强,不断塑造外贸外资发展新优势。”7月5日,广东省召开实施“五外联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会提出要求。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表示,广东提出“五外联动”组合拳,旨在推动更加全面、系统的开放。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20.77%,实际使用外资479.3亿元。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雪菲看来,外资的进入和投资通常伴随着新项目的启动和企业的扩张,这对维护中国在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外资企业在广东的布局,逐渐从以生产基地为主,转变为研发中心和总部型项目,这进一步推动了核心研发的本地化以及供应链的本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