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三只退市股集体大跌,怎样提前回避退市股风险?

加入日期:2024-6-6 14:37:2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6-6 14:37:28讯:

  前几天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A股价大跌99.97%,但随后纽交所宣布低价买入巴菲特公司的股票交易无效。伯克希尔哈撒韦A是假跌,但A股的退市股与风险警示股却是真跌。

  退市园城、退市碳元和退市同达,均进入了退市整理期,但在进入退市整理期之际,三只退市股均出现了大跌的走势。其中,退市园城盘中大跌98.68%、收盘依然下跌了96.55%。退市碳元和退市同达分别下跌了83.33%和78.82%。

  退市股大跌,最直接的表现是股票的价值回归。在三只退市股大幅下跌的背后,已经出现了两次盘中临时停牌的现象,但两次临时停牌依然未能够改变股票价格大跌的命运。

  从三只退市股的退市原因分析,主要涉及连续两年年报财务情况未达标的问题。继三只退市股之后,6月6日又有两家退市股步入退市整理期,分别是*ST中期和*ST新纺。

  从两家退市股的退市原因来看,前者触及“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因此触发退市风险。后者,因同时触及“净资产为负”和“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因此触发退市风险。

  截至5月末,今年A股市场已经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在退市新规的影响下,未来A股市场将会上演退市常态化的现象,按照近期的退市力度,今年被实施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可能会大幅提升。

  从目前最可能触及退市风险的情形分析,有几种退市情形值得引起投资者警惕。

  第一种退市情形是面值退市,即上市公司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每股面值,将会触发面值退市的风险。

  第二种退市情形是财务类指标的退市情形,最常见的是净资产为负数、或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收不足1亿元的情况。

  第三种退市情形是市值退市,即上市公司的收盘市值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3亿元的情况,将会触发市值退市。

  第四种退市情形是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结果也可能成为公司股票退市的理由之一。

  此外,内控非标审计意见不达标、控制权长期无序争夺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管理人非经营性大额占用资金的,也可能成为公司退市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上市公司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无论是出具行政处罚书还是仍处于立案调查阶段,投资者都尽量回避这类公司股票,避免踩中“黑天鹅”投资风险。

  由此可见,未来A股市场触发退市的情形正在不断丰富,股票市场的退市率也会水涨船高。对投资者来说,需要回避存在上述情况的上市公司,一旦公司的经营状况发生恶化、财务指标发生持续异常的现象,那么需要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随着A股退市股票数量的快速增加,相关的配套措施也需要跟进到位。一旦公司股票步入退市整理期,股票一下子出现50%以上的跌幅,那么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损失也是相当大的。

  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欺诈上市的情况,应该简化投资者索赔的前置条件、缩短投资者索赔的时间,同时加快投资者索赔的效率,另外对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牵涉到的大股东、董监高以及中介机构实施连带责任的处罚方式,要更好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面值退市的情形,应该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制定出不同的退市标准。

  例如,如果上市公司未发生亏损,或过去三年的平均营收规模在100亿以上,当上市公司触发面值退市规则之后,应该为这类公司延长90天的上市交易时间,为公司争取更多的稳定股价时间。如果上市公司基本面较差,且营收远低于100亿的水平,那么继续按照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面值的退市规则进行操作。

  针对退市股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问题,对符合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在公司股票步入退市整理期之前,应该要连续十个交易日为投资者进行风险警示,包括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投资者,避免投资者产生更大的投资损失。

  在退市股数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加强风险意识,尽量避开绩差股、风险警示股的投资,从最大程度上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