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会所“金蝉脱壳”逃避处罚的漏洞须堵上

加入日期:2024-6-3 8:45:1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6-3 8:45:16讯:

  上市公司实施财务造假,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会被波及。因为连续多年财务造假,为金通灵提供审计服务的大华所被监管部门处以暂停从事证券服务业务6个月的处罚。现实案例中,不乏遭受处罚的会所实施“金蝉脱壳”术,以规避处罚,也让监管部门的严惩犹如打在“棉花”上。个人以为,这一漏洞须堵上。

  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遭遇暂停相关业务的处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无疑是非常大的。除了合约到期的上市公司不会继续聘请其担任年审机构外,即使是合约期内的上市公司,出于“避嫌”的需要,往往也会与其解除合作关系。像大华所处罚曝光后,已有超过50家上市公司与大会所解约。

  早在去年11月份,因连续六年财务造假,金通灵就收到了江苏证监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作为期间的年审机构,大华所会受到处罚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对此,该机构也心知肚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年报审计过程中,大华所的客户中就已有超70家改聘审计机构。其中,改聘北京大华国际的上市公司超50家,改聘深圳大华国际的上市公司超10家。而且,在与大华所解约的上市公司,也不乏改聘北京大华国际或深圳大华国际为2024年审机构的。

  上市公司更换年审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已成常态。但像北京大华国际或深圳大华国际等,其负责人或审计团队等来自大华所的并不少。因此,市场上不乏有质疑北京大华国际或深圳大华国际为大华所“马甲”的声音出现。由于这两家年审机构承接了原大华所的诸多审计业务,从某种意义上讲,既弱化了相关行政处罚的惩罚力度,让监管威慑力打折,显然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会计师事务所遭受处罚后,实现“金蝉脱壳”的案例并不少。像绿大地财务造假案,其审计机构深圳鹏城所被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后,部分人马加入国富浩华所、广州天健所。再如万福生科造假案,被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的中磊所,其多数团队投奔利安达所。此外,康得新造假案引爆后,其年审机构瑞华所的审计团队大规模出走,其中最大的团队转往了信永中和所。康美药业年审机构正中珠江所在案件曝光后,其部分审计团队加入了广东司农所。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而且,在某些遭受处罚会所的审计团队,其团队投奔哪儿,某些项目也会跟到哪儿。像新国都即是如此。因大华所受罚,原审计团队转入深圳大华国际,新国都拟改聘深圳大华国际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也正因为如此,市场上甚至还出现了个别会所公开喊话,邀请陷入造假案漩涡的审计机构团队加盟的声音,着实令人咋舌。

  会所出现问题,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显然是不对的。更何况,也并非所有的人员或审计团队都存在违规行为。对于会所的审计团队或人员来讲,其也有加盟其他会所或自立门户的权利。不过,其对象则应是没有违法违规的审计团队与人员,违法违规者则另当别论。

  会所出现问题后能实现“金蝉脱壳”,毫无疑问与现行监管机制存在漏洞不无关系。比如金通灵案中,虽然大华所被处以“没一罚五”并暂停证券服务业务六个月的处罚,违规成本并不低,但对于三位签字会计师,均是一“罚”了之,并没有对其从业进行限制。那么,其加盟其他会所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为了防止会所受罚后出现“金蝉脱壳”的现象,个人建议,一是除了会所外,合伙人、签字会计师、会所内部负责风控的主管人员以及会所负责人均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对应的个人责任。二是对个人的处罚,不能只注重罚款。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的案例,还应对责任人员的从业资质进行必要的限制。????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