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探讨多重挑战下的全球经济金融开放与合作——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成功举办

加入日期:2024-6-21 12:44:1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6-21 12:44:13讯: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深度交融的世界经济体呼唤各区域市场加强金融开放与合作。作为2024陆家嘴论坛学术支持单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6月20日下午联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中国-中东欧基金、交银金租、上海证券报社共同主办“2024陆家嘴论坛专场活动暨中欧国际金融圆桌研讨会·CLF50夏季会议”,汇聚20位金融业界及学界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多重挑战下的全球经济金融开放与合作”议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长汪泓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挑战,唯有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才能以“金融活水”浇灌新质生产力,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她认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实现路径在于通过金融高质量发展解决全球经贸难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高水平金融引领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对接CPTPP、DEPA等国际经贸规则,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跨境贸易融资、投资和支付结算等服务。二是通过绿色金融的制度创新和激励,进一步加速全球绿色转型步伐,提升对外绿色合作能级。创新绿色金融制度和市场激励机制,吸引更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全球绿色合作。三是数字金融创新与治理为全球经贸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促进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安全性,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促进金融监管的智能化和有效性以及推动金融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欧方院长Dominique Turpin(杜道明在致辞演讲中指出,数字化转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已成为金融行业的关键议题。他强调,政府和监管机构需协调一致,建立一个既能鼓励创新又不会牺牲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框架以加强监管,确保新技术有益于全球经济增长。必须在发展中找到平衡,确保技术迭代带来的风险得到妥善管理。相信通过拥抱数字化转型、优先发展可持续性项目、加强国际合作,并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合作和富有韧性的全球经济。

  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斌在致辞演讲中认为,国际开放与合作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经贸联结的纽带将持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一是金融在全球绿色合作中大有可为。2022年6月,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为国际绿色金融市场标准的统一树立了合作典范。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的签订,以及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绿色金融正在迅速发展且变得日益重要。中国目前也正在从全球绿色浪潮的积极参与者,逐步转变为引领者。二是金融在全球经贸合作中大有可为。当前,全球贸易持续回暖,海运市场维持高景气度,集装箱运价迎来新一轮上涨,航运金融发挥着有效支撑作用。三是金融在全球科技合作中大有可为。技术创新转化为经济增长,需要大量且长期的资本支持。高科技领域创新更加精细、专业,也更为复杂,这对金融国际合作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科技也在推动金融业发生数字化变革,如数字人民币、数字银行、智能投顾、智能风险评估等新业态层出不穷。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国标在致辞中提到,无论是一个组织、一座城市还是一个经济体,开放是保持生机活力、避免能量衰减的必由之路。这符合物理学的第一定律——熵增定律。海不拒细流故而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而成其高。朱熹有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上海融合了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核心就是开放。“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彰显的也是开放和包容。31.78平方公里的陆家嘴金融城集聚了4.5万家金融机构和各类企业、50多万从业人员,其中就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等12家国家级、国际化的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从阡陌交通的农村到高楼林立、生机勃勃的现代新城,从人迹罕至的乡下到万商云集、近悦远来的繁华都市,是开放和创新为陆家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前进方向,也是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成功标志。人类需要交往沟通,经济需要交易合作,文明需要交流互鉴。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做了题为“人工智能在信贷风险管理领域的运用”的主题报告。他强调,银行的风控能力决定了资产的边界、转型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而风险管理的有效半径则取决于数据能力和半径。“金融业是数据行业,依赖数据以决策,银行通过大模型,可以实现风险甄别、风险定价、风险监测、风险处置,实现资产转化和有效配置。而数据资源利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分享了关于“金融开放的几个思路”。他认为,金融强国的概念涉及多个维度,其中高效、稳健和具有国际影响力是核心要素。一个强大的金融系统不仅要能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还要保持风险可控。“金融强国必须在全球金融领域发挥显著的影响力,金融开放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通过审慎的政策调整和创新的国际合作模式,我们有信心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时,实现金融强国的目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盛松成以“我国货币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及未来发展”为题,分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货币政策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第二,降准是目前我国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第三,政府债券是央行流动性支持工具的主要抵押品;第四,央行买卖国债将逐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之一。“预计未来较长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将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予以配合。”圆桌研讨I 左起:刘功润、徐高、Hiroshi Ohtahara(大田原广、Didier Magloire(马荣光、李林懋、冯兴科

  在圆桌论坛环节,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Hiroshi Ohtahara(大田原广,澳新银行中国和亚洲区首席风险官Didier Magloire(马荣光,上海英国商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泰晤投资(香港)总裁李林懋,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徐高,世界金融论坛秘书长、金砖国家与全球治理智库主任冯兴科围绕“金融制度型开放中的市场机会与风险管理”进行了研讨交流。圆桌研讨II 左起:单宏宇、张有方、黄宇、Mike Wardle(麦克·沃德、李菁、曾大宏

  英国Z/Yen集团首席执行官Mike Wardle(麦克·沃德),中国欧盟商会金融服务工作组副主席、银行与证券工作组主席、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黄宇,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有方,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交银金租高级专家兼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曾大宏围绕“中欧可持续金融合作的现状、挑战及愿景”进行交流。

  据悉,本场活动得到了陆家嘴金融城、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国欧盟商会、上海英国商会的合作支持,由中欧校友金融与投资协会、中欧校友FMBA俱乐部参与协办,交通银行《新金融》期刊给予学术支持。(操子怡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