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IPO新政后过会第一单 联芸科技不是一个好标杆

加入日期:2024-6-14 16:38:3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6-14 16:38:35讯:

  今年5月31日,拟在科创板上市的联芸科技成功通过了上交所上市委的审核,随后并于6月3日提交了注册申请。这是沪深交易所上市委会议重启后的第一家过会公司,同时也是IPO新政发布后的第一家过会公司。

  联芸科技的成功过会被舆论称为是“优先支持新质生产力企业IPO”。今年4月19日证监会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更大力度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而时隔逾一个月之后,科创板拟IPO企业联芸科技成功过会,体现了资本市场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毕竟联芸科技是一家名副其实的“新质生产力企业”。该公司是一家提供数据存储主控芯片、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目前,公司已构建起SoC芯片架构设计、算法设计、数字IP设计、模拟IP设计、中后端设计、封测设计、系统方案开发等全流程的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平台,是全球为数不多掌握数据存储主控芯片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为数据存储主控芯片和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其中公司数据存储主控芯片产品已实现对消费级、工业级及企业级固态硬盘等下游主要应用领域的全覆盖。

  而且,根据该公司招股书,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2亿股,拟募集资金15.20亿元,计划投向新一代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联芸科技数据管理芯片产业化基地项目。这显然有利于该公司将主业做大做强。因此,将联芸科技的成功过会视为是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解读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来看,资本市场也只能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发展。比如,在支持新质生产力企业IPO的问题上,也只能是支持符合上市条件的新质生产力企业的IPO,并不是所有贴着新质生产力标签的IPO企业,资本市场都能支持其IPO上市。对不符合上市条件的新质生产力企业IPO说不,并不意味着资本市场就不支持新质生产力企业IPO了,所以在看待资本市场支持新质生产力企业发展的问题上,人们的理解不能过于狭窄。

  实际上,就支持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发展来说,联芸科技虽然成功过会了,但该公司显然并不是一个好的标杆。毕竟在联芸科技身上或者说这次联芸科技IPO还存在着不少的瑕疵。

  一是联芸科技的业绩并不稳定。联芸科技此番上市选择的上市标准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30 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 3 亿元。虽然这一上市标准成功地回避了净利润指标,但公司的净利润毕竟是投资者非常重视的指标,也是衡量公司股票投资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联芸科技报告期内的利润指标是不够稳定的。2021年至2023年联芸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4512.39万元、-7916.06万元、5222.96万元。拉长时间线来看,2019-2023年,其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0.32万元、0.03万元、-0.98亿元和0.31万元。五年来,联芸科技的扣非净利润亏1.4亿元。

  二是公司无控股股东,实控人控制权稳定性遭质疑。联芸科技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公司各股东中不存在直接持有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单一股东,因此该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方小玲直接持股8.41%,并通过其控制的持股平台弘菱投资及员工持股平台同进投资、芯享投资合计控制公司45.22%的股份。而国有股东海康威视及其下属子公司海康科技于2017年入股联芸科技,合计控制联芸科技37.38%的股份。并且海康威视及其下属子公司海康科技就联芸科技董事会审议的10类事项具有一票否决权。如此一来,作为实控人的方小玲其控制权到底几何,这就不能不令人质疑了。

  三是公司的独立性存疑。其表现是,一方面公司的业务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交易。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91%、76.11%和73.12%,其中,公司向客户E及其关联方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44%、37.57%和30.73%。同时,联芸科技2021年-2023年对第二大客户江波龙的销售金额分别为9508.45万元、1.111亿元和1.737亿元,占比分别为16.43%、19.38%和16.80%。上述两大客户及其关联方的销售占比分别为54.87%、56.95%和47.53%。可见,联芸科技报告期内过半业绩都是由关联方所贡献。

  另一方面联芸科技部分董监高目前仍在海康威视任职。其中,公司董事徐鹏2004年加入海康威视并工作至今,现任海康威视高级副总经理;另海康威视还提名占俊华任联芸科技监事,占俊华2009年12月加入海康威视并工作至今,现任海康威视财务中心高级总监。可见,海康威视对联芸科技影响很大,联芸科技自身的独立性令人质疑。

  四是或引发新的股东减持问题的出现。规范股东减持这是近年监管部门监管的一项重点工作,但目前的减持新规主要监管的还是控股股东或实控人的减持。而联芸科技本身并无控股股东,实控人直接持股也只有8.41%,其控制公司45.22%的股份主要是通过其控制的持股平台及员工持股平台来完成的。而这些持股平台一旦所持股份解禁,显然就会依规进行减持。而海康威视也已明确表示不谋求公司的控制权,如此一来,联芸科技在上市之后,随着限售股的解禁,其面临的减持压力或将远超其他有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