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4-5-17 6:14:29讯:
新兴制造公司持续涌现
沪市主板“新”“质”动能强劲
在稳固经济“基本盘”的同时,沪市主板公司坚持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近期,沪市主板披露的“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中,近八成公司提及“创新”“研发”等关键词。如晋西车轴)
href=/600495/>晋西车轴(600495)在5月15日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将持续保障研发投入、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从近期披露的年报来看,沪市公司探索实践新质生产力的步伐不断加大。2023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研发支出近9000亿元,占据整个A股市场1.8万亿元研发支出的“半壁江山”。在强研发、重创新的势头之下,细分行业科技龙头在沪市主板加速汇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研发为基 “打磨”新质生产力
据统计,2023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研发支出近9000亿元,同比增长约5%,连续3年保持增长态势。其中,138家公司研发支出超10亿元,19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0亿元,108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细分行业方面,航空装备、电力、通信服务等行业研发支出增速超30%,软件开发、化学制药等行业研发强度超10%。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涌现抑或是未来产业的孵化孕育,沪市主板公司都处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
对于高研发公司,资本市场亦给予正面反馈。2023年末,沪市主板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在5%以上的公司,其整体市盈率为36.14倍,高于2019年末同类公司的35.05倍,也高于沪市主板的9.99倍。
同时,传统产业正以创新增加新质动能,以绿色为发展底色,加速改造提升。近三年,交通运输、钢铁、公用事业等行业的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13%和21%,建筑装饰、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平均研发投入超5亿元。
向“新”发展 细分龙头持续涌现
近年来,沪市主板涌现出各类细分行业科技龙头。
光伏产业方面,有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制造商隆基绿能(601012)和硅料电池片一体化龙头通威股份)
href=/600438/>通威股份(600438),亦汇聚了福斯特)
href=/603806/>福斯特(603806)、福莱特)
href=/601865/>福莱特(601865)等光伏组件材料龙头;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有芯片设计领域模拟芯片龙头韦尔股份)
href=/603501/>韦尔股份(603501)和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
href=/603986/>兆易创新(603986),封装测试领域市占率全球前三的长电科技)
href=/600584/>长电科技(600584),国内整合设备制造龙头士兰微)
href=/600460/>士兰微(600460);汽车产业方面,有广汽集团)
href=/601238/>广汽集团(601238)、长城汽车)
href=/601633/>长城汽车(601633)、宇通客车等乘用车、商用车龙头,亦汇集了遍布汽车各细分零部件领域的福耀玻璃)
href=/600660/>福耀玻璃(600660)、拓普集团)
href=/601689/>拓普集团(601689)、伯特利)
href=/603596/>伯特利(603596)、均胜电子)
href=/600699/>均胜电子(600699)等86家零部件公司。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等未来产业不断丰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以韦尔股份为例,公司在巩固图像传感器领域护城河的同时,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于2023年发布TheiaCel技术,让汽车图像传感器能更好应对明暗变化场景,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近十年来,沪市主板一批新兴制造、现代服务公司数量呈现阶跃式增长,连通实体经济的脉络。据统计,机械设备行业由45家增至125家;医药生物行业由62家增至109家;汽车行业由42家增至114家,电力设备行业由45家增至87家;电子行业由26家增至71家;通信行业由14家增至29家。统计显示,相关行业公司收入、利润和市值占沪市主板实体企业的比重分别大幅提升5个、10个和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