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8-3 2:29:34讯:
药明康德
2023年半年报业绩公告点评:23H1业绩符合预期,各板块环比营收提速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H1业绩公告,实现收入188.7亿元(+6.28%YOY),实现归母净利润53.1亿元(+14.6%YOY);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7.6亿元(+23.7%YOY),业绩表现强劲,符合此前预期。 常规业务增长良好,新签订单奠定发展基础。23H1公司常规业务(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同比增长27.9%,其中Q2常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5%,较Q1得到明显提升,表明公司CRDMO及CTDMO模式发展后劲十足。23H1化学业务实现收入134.7亿元(YOY+3.8%),Q2常规化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6%,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工艺研发和生产部分营收强劲。二季度测试业务亦录得强劲增长,实现收入16.4亿元(YOY+23.6%),其中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收入11.9亿元(YOY+21.4%),临床业务收入4.5亿元(YOY+29.6%)。整体来看,23H1公司常规项目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5%,新分子业务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88%,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生物学与ATU收入环比提升,综合毛利率进一步改善。23Q1受全球投融资疲软、国内春节、CGT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生物学及ATU业务同比增长较缓。但进入Q2,上述业务环比收入均有所提速:1)生物学实现收入6.6亿元(YOY+17.5%),收入增速环比提升9.2pp;2)ATU实现收入3.9亿元(YOY+22.9%),收入增速环比提升14.2pp。此外DDSU业务Q2实现收入1.8亿元(YOY-17.9%),收入增速环比提升13.1pp。23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0.52%,同比提升4.27pp,主要得益于疫情消退,各项业务效率提升,以及汇率影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一站式CXO龙头,23H1公司业务增长符合预期,考虑公司毛利率进一步改善,略上调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8.34/121.47/152.62亿元(分别上调2.5%/0.2%/1.4%),分别同比增长11.57%/23.53%/25.64%,A股对应23-25年PE为23/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H股对应23-25年PE为22/18/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风险;药企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万华化学
Q2业绩环比改善,新项目稳步推进助力成长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期内公司实现营收876.26亿元,同比-1.67%,归母净利润85.68亿元,同比-17.48%,其中Q2单季度实现营收456.87亿元,同比-3.48%,归母净利润45.15亿元,同比-9.86%,环比+11.40%。
公司公告自2023年8月份开始,万华化学)
href=/600309/>万华化学(600309)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区聚合MDI挂牌价19500元/吨(比7月份价格上调700元/吨);
纯MDI挂牌价24300元/吨(比7月份价格上调1000元/吨)。
聚氨酯系列及石化系列产品以量补价,Q2业绩明显改善。据公司经营数据,2023H1聚氨酯产销分别为246万吨/235万吨,同比去年的215万吨/207万吨明显增加;石化系列产销分别为225万吨/684万吨,同比去年的225万吨/610万吨同样明显增加;2023Q2聚氨酯、石化系列产品的销量分别实现124万吨、367万吨,环比Q1分别增长+11.71%、+15.77%。因此,虽然2023年上半年聚氨酯、石化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但产销量实现增长,特别是2季度明显改善。福建MDI、TDI新装置投产,PC、HDI等多产品技改扩能贡献增量;
上半年公司完成了对烟台巨力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实现公司在西北地区的产业布局,公司TDI产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产能冲击、需求增速放缓不利背景下,公司一方面坚持产销协同、产品结构优化、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加强国内外和区域间的资源疏导,降低价格冲击、优化物流费用,强化市场影响力。随着8月份聚氨酯系列产品的挂牌价上调,看好公司后续业绩持续修复。
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板块放量增长,打造第二成长曲线。该板块包括功能化学品事业部、新材料事业部、表面材料事业部、高性能聚合物事业部、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电子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Q2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板块产销量分别达到79万吨/74万吨,较去年同期的46万吨/44万吨明显放量。未来公司重点拓展高性能材料,重点推进POE产业化及膜材料的迭代升级,电池材料通过不断工艺优化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持续拓展的新产品将打开公司的长期空间,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高强度资本开支助力公司长期成长。截至2023年Q2,公司在建工程达到439.6亿元,较年初的370.6亿元进一步增加,乙烯二期、蓬莱一期、宁波MDI技改、福建TDI二期、烟台聚醚扩建、POE、柠檬醛等重点项目推进,有望持续贡献增量。持续高强度资本开支下,公司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新材料业务有望持续放量,逐步进入收获期。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以科技创新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产业集群;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已发展成为全球化运营的一流化工新材料公司。
我们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5.4亿、240.7亿、295.7亿,对应当前PE分别为15.7、12.8、10.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比亚迪
公司点评:7月销量创新高,出口表现亮眼
事件:
8月1日,公司发布2023年7月产销快报,公司7月汽车销量262161辆,同比增长61.3%,环比增长3.6%,今年累计销量1517798辆,同比增长87.6%;7月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12.406GWh,同比增长70.2%,环比增长5%,今年累计装机总量72.655GWh,同比增长75.8%。
点评:
纯电混动双擎驱动,规模效应值得期待。7月纯电乘用车销量134783辆,同比增长66.4%;混动乘用车销量126322辆,同比增长55.5%。我们预计2023年纯电和混动车型仍将齐头并进,随着汽车消费复苏、产能迅速释放和海鸥、海豹Dmi、宋L、腾势N7/N8、仰望U8/U9、方程豹等新车陆续上市,公司持续处于新品向上周期,整体销量有望超过300万辆,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强,摊薄生产成本以及费用,抵消补贴退出后,我们预计2023年单车净利将比2022年有所提升。
腾势持续放量助力品牌高端化。7月腾势D9销量11146辆,以42万元的成交均价,连续7个月位居30万以上豪华MPV市场销量第一。7月3日,腾势N7正式上市,共推出后驱、四驱两种动力形式的六个版本车型,售价区间为30.18-37.98万元,目前大定订单超过10000辆,已正式开启交付,有望带动腾势汽车销量在8月更上台阶。腾势N8将于8月5日全球首发,我们预计未来腾势月销有望突破2万辆。
海外销量创新高。7月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8169辆,环比增长72.4%。公司出海步伐遍布亚洲、欧洲和美洲,在日本、泰国、新加坡、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巴西、墨西哥、摩洛哥等多国完成布局。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乘用车出口有望突破20万辆。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6820.4/8302.2/9189.7亿元,同比增长60.83%/21.73%/10.69%,归母净利润为271.7/415.7/536.2亿元,同比增长63.45%/53.02%/28.98%,对应PE为28.8/18.8/14.6倍。考虑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景气度高,成长空间大,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垂直产业链优势明显,给予公司2023年35倍PE的估值,对应股价334.8元,市值9509.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海外业务不及预期,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