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并不是最早布局刷掌支付的机构,亚马逊、支付宝等也在相关领域展开研发和布局,在几年前就开始探索刷掌支付,但至今都没有规模化应用。专业人士对刷掌支付并不看好,认为其规模化应用仍面临多重考验。
继指纹、刷脸支付之后,刷掌支付真的来了!
“刷掌就能乘地铁,不用手机,也不用手环,还是比较方便的。”刚体验了刷掌乘坐地铁的00后女生小萌(化名)告诉记者。
近日,微信刷掌支付正式发布,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草桥站、大兴新城站、大兴机场站全线开通“刷掌”乘车服务。
生物识别技术伴随着支付介质科技进步而发展,分析人士指出,在信息不被泄露、乱用的前提下,刷掌支付技术更加安全、方便。不过,刷掌支付面临收集生物数据法律风险、支付安全性和后续普及可能会面临机具推广、布设和短期难以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等难题。
刷掌支付落地应用
据悉,5月21日起,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草桥站、大兴新城站、大兴机场站全线开通了新的“刷掌”乘车服务。这标志着北京轨道交通开启“刷掌”乘车新时代。
乘车前,乘客只需在大兴机场线各站自动售票处的刷掌注册机录入掌纹,并在微信小程序“北京地铁刷掌乘车”完成授权后,即开通“刷掌”乘车功能。乘坐地铁时,乘客需找到带有圆环标志的刷掌闸机,将掌心面对圆环内的识别区。完成识别后,圆环变为绿色,闸机将自动打开。出站时,再刷一次掌纹,乘车费用就从微信支付里自动扣除。
5月21日,微信刷掌支付正式发布,用户目前可以在刷脸设备上进行刷掌操作,需要先在设备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录入手掌纹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
据介绍,微信的刷掌支付已经实现了对不同环境光线的适应,也能够应对年轻年长不同的掌纹生理差异,面对不同用户不同的伸手习惯也可以快速识别。相比于指纹识别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刷掌模式主要识别的是乘客的“掌纹”和“掌静脉”,精准度更高。交通场景之外,“微信刷掌”还将逐步应用于办公、校园、健身、零售、餐饮等领域。
事实上,腾讯近些年一直在布局刷掌支付。腾讯2021年11月份申请了识别模组及掌部生物信息识别设备专利;2022年3月份又申请了“刷掌设备”专利,7月26日已获得授权,预估在2032年3月24日到期。记者在微信查询发现,腾讯旗下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10月就上线了刷掌支付小程序。
规模化应用仍有难点
实际上,腾讯不是最早布局刷掌支付的机构。2020年9月,亚马逊就发布了手掌掌纹识别技术,该技术最初应用于实体零售店的缴费环节,实现刷“手”结账。国内,支付宝也在相关领域展开研发和布局,银行在几年前就开始探索刷掌支付,但至今都没有规模化应用。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刷掌支付应用前景待验证,不是特别看好。”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记者分析称,首先,刷掌支付和刷脸支付本质上是支付介质的改变,刷脸支付随着移动支付推广而普及,目前移动支付已经在C端和普通用户端的应用趋于饱和,刷掌支付已经错过了随着移动支付普及而普及的风口。
“其次,刷掌支付没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因为支付环节链条更长,时效反而比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扫码支付等支付方式更长,并没有让移动支付变得更便捷。”王蓬博进一步指出,最后,用户对个人生物信息、个人隐私、数据安全都比较关注,现在大范围推广,让大家去注册自己的掌纹,可能接受度并不高。
上市支付机构高管也对记者表示,刷掌支付目前难以规模化应用主要有几方面的困境:一是个人手掌信息规模化采集和应用缺乏法律支撑,在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增强的背景下,短时间难以建立起数据库,没有数据库就难以进行规模化验证。
二是刷掌支付短时间难以被接受,“抬手支付”的安全性让人担忧。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去年4月份发布的一份问卷调查报告显示,95.7%的移动支付用户最常使用扫描或出示条码完成支付,20.2%的用户不接受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同时,用户希望生物识别信息数据库由国家相关机构掌握,做好生物信息安全存储,确保个人生物信息安全。
三是在商户端条码支付、个人端指纹和刷脸支付普及的当下,刷掌支付的推广将面临难题。在商户端,商家没有动力更换刷掌支付设备,也一时难以接受刷掌支付这一新奇的支付方式;在用户端,用户已经习惯便捷的“扫码-密码|指纹|刷脸验证”的支付流程,况且当下普及的智能手机也没有相应的产品能够实现采集和验证掌纹信息的功能。上市支付机构高管判断,刷掌支付在短期内将作为现有支付体系的补充,很难成为主流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