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4-10 2:23:20讯:
万华化学
22年业绩符合预期,多项目高投入推动未来发展
事件:万华化学)
href=/600309/>万华化学(600309)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655.65亿元,同比增长13.76%;实现营业利润198.39亿元,同比下滑32.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34亿元,同比下滑34.1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57.97亿元,同比减少35.14%。按31.40亿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摊薄每股收益5.17元(扣非后为5.03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11.57元。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1.45亿元,同比减少8.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5亿元,同比减少48.59%;折合单季度EPS0.84元。 三大业务板块全年销售规模保持增长,成本上涨拖累业绩。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中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分别实现营收628.96、696.35、201.24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4.03、82.26、46.60亿元,yoy+4.0%、13.4%、30.1%。其他业务实现营收254.78亿元,同比增加70.41亿元,yoy+38.2%;产品间抵消为136.25亿元,较去年增加约27.23亿元。能源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公司毛利水平。2022年,公司实现毛利额274.33亿元,同比减少107.88亿元;分产品看,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分别实现毛利额153.77、26.03、55.61亿元,同比变动-58.37、-78.90、+22.75亿元。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6.6%,同比下滑9.7pcts;其中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毛利率分别同比变动-10.62、-13.35、+6.38pcts至24.45%、3.74%、27.63%。过去一年,由于受到全球范围内大宗原料与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产品成本涨幅大于收入规模涨幅,导致毛利额及毛利率水平同比下滑。 期间费用控制能力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提升。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率4.7%,较去年同期下降0.5pcts,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公司研发费用为34.20亿元,同比增加2.52亿元;研发人员3285人(增加159人)。 在建工程项目进度稳步推进,推动公司长期业绩增长。公司在建工程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2年底达到370.64亿元,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比例为47.18%。2022年,万华蓬莱一期项目集中开工,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安评、环评、能评等合规手续办理和设计工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此外,去年8月,公司规划在烟台实施的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已通过核准,目前正在有序稳步建设中。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已形成产业链高度整合、生产高度一体化的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通过继续加大技术创新,依托国际化布局竞争优势、卓越运营体系有效保持公司业务快速成长和发展。公司部分产品价格2022年下半年以来回落较多,结合产品价格趋势、未来产能投放节奏,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82/239/284(2023、2024前值为280、321亿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产品及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新建项目进度及盈利不达预期风险
宁波银行
息差环比提升,资产质量优异
业绩表现优异,净利息收入亮眼。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578.8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归母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增长18.1%。业务拆分来看,息差业务表现较好,非息业务保持平稳。业绩归因来看,资产扩张和拨备反哺支撑业绩增长。2022年公司年化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5.56%,同比下降1.08pct。 信贷投放高景气,息差表现超预期。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净利息收入375.2亿元,同比增长14.8%。净利息收入业务表现较为超预期,既有信贷投放持续景气支撑,更有四季度息差表现超预期加持。信贷投放方面,22Q4末公司贷款总额同比增长21.2%,全年新增贷款实现同比多增83亿元,零售信贷仍是压制全年信贷投放的主因。单季来看,公司四季度新增贷款228.5亿元,同比少增34.5亿元,主要是票据贴现同比少增203.7亿元导致;但对公贷款和零售贷款分别同比多增80.4亿元、88.9亿元,四季度零售信贷实现同比多增或主要源于按揭需求的提升。净息差方面,22年末公司净息差为2.02%,较22Q3末提升3bp。资产端,公司22H2调优贷款结构,高收益零售贷款占比较年中上升1.5pct至37.4%,支撑资产端定价下行趋缓。负债端,受益于存款成本下行和负债结构优化,22年末计息负债成本率较年中下降5bp至2.05%。 受债市波动阶段性影响,非息收入增长放缓。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非息收入203.6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9.6%,净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9.1%。中收有所下滑主要是资本市场波动导致财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2年末代理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2%。净其他非息收入主要受债市波动的阶段性影响,4Q单季投资收益同比下降41.3%,而单季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扩大至-22.4亿(去年同期为-5.6亿)。 资产质量保持优异,风险抵御能力强韧。22年末公司不良率较22Q3末下降2bp至0.75%,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且继续保持同业较低水平。 但疫情影响下资产质量边际压力有所上升,22年末关注率较Q3末上升11bp至0.58%。我们测算公司4Q单季不良生成率环比下降7bp至0.73%,公司在四季度加大核销处置力度以平稳资产质量。22年末拨备覆盖率较22Q3末下降15.32pct至504.9%,仍处于500%+的高位,居于同业前列,风险抵御能力充足。 投资建议:信贷投放高景气,资产质量持续优异。宁波银行坚持“一体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战略,发达省市布局叠加差异化发展路线支撑公司信贷投放保持高景气,十六个利润中心协同发力推动公司业绩在中长期保持优秀。而公司优秀稳定的内部治理机制和优异的资产质量将从中长期确保公司业绩可持续。我们对公司未来发展保持乐观,预计公司2023-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6%、20.5%,当前股价对应PB在1.03X、0.89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地产风险化解不足,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广汽集团
2023年3月销量点评:产销同环比增长,埃安月销首破4万
事项:
公司发布3月产销快报,集团合计批发23.2万辆、同比+2%、环比+44%;一季度批发54.0万辆、同比-11%、环比-11%。
评论:
批发全面恢复,埃安首破4万。广汽乘用车批发3.5万辆、同比+17%、环比+40%,结构持续改善,高价值车型M6+M8销量1.4万辆;广汽埃安4.0万辆、同比+97%、环比+33%,月销首破4万,主力车型埃安S、Y批发2.6万、1.3万辆,2023款埃安YPlus、SPlus上新48小时合计订单破万。广汽本田批发7.0万辆、同比-9%、环比+70%,半年后月销重回7万辆,其中雅阁、皓影、型格批发分别2.3万、1.2万、1.0万辆;广汽丰田8.1万辆、同比-16%、环比+29%,其中凯美瑞、锋兰达、威兰达、雷凌批发分别2.1万、1.3万、1.2万、1.0万辆。
1Q表现符合季节性变化。广汽乘1Q批发8.4万辆、同比-8%、环比-12%;埃安7.8万辆、同比+75%、环比-12%;广本14.9万、同比-30%、环比-11%;广丰22.0万辆、同比-11%、环比-8%。
2023年核心关注自主新车及广本换代车型。1)传祺GS3影速已于1Q23上市,定位国民高性能SUV,起售价8.6万元;2)埃安将于2Q-4Q分别上市HyperGT、SUVA19、HyperSSR,引领公司望高端化突破发力;3)广本雅阁、皓影两款换代车型将于2Q上市,有望支撑广本在23年的增长。
自主三驾马车全力发动,埃安将完成能源生态产业闭环。广汽自主经调整,三大业务板块已开始展现明显的经营改善成果。1)自主传祺:“影系军团”矩阵扩充将带来增量,钜浪混动技术品牌推动电动化转型提速。2)纯电埃安:2022年销量超27万辆居行业前列,新车有望支撑23年延续增长势头,全新Hyper系列将带动埃安往高端突破;另外,埃安已完成股改和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千亿元。3)纯电埃安+华为:双方将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华为CCA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AH8项目近期有所调整,总投资由9.2亿元调整为12.3亿元,同时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为公司自主开发,但华为仍会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合作。
投资建议:3月产销进一步恢复,2023年各品牌新车有望支撑销量表现。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预期67亿、79亿、83亿元,对应EPS0.64、0.76、0.79元,对应A股PE17.3、14.5、13.9倍,2023PB1.0倍,对应H股PE6.8、5.7、5.4倍,2023PB0.4倍。下游市场竞争影响盈利预期,但我们预计公司能够在合资、自主燃油及混动、电动智能中端市场、高端产品与华为合作等方面保持良好竞争力,根据市场相对竞争力及历史估值,我们维持公司A股2023年目标PE20倍,目标价对应12.72元人民币,对应2023年PB1.1倍;维持公司H股2023年目标PE8倍,目标价对应为5.81港元、2023年PB0.45倍。维持A/H“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恢复不及预期、丰田电动智能进程过慢、自主新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