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AI概念爆炒之下,哪些公司有业绩隐忧?东软集团“法宝”失效,去年遭遇上市27年来首亏

加入日期:2023-3-27 11:08:1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3-27 11:08:19讯:

  人工智能作为2023年最火的板块,市场掀起一波波热炒,以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成份股为统计范围发现,寒武纪-U、三六零) href=/601360/>三六零(601360)、芯原股份-U等个股股价年内直接翻倍,大华股份) href=/002236/>大华股份(002236)、景嘉微) href=/300474/>景嘉微(300474)、浪潮信息) href=/000977/>浪潮信息(000977)、科大讯飞) href=/002230/>科大讯飞(002230)等概念股大涨均超50%。

  在表面狂欢之下,哪些公司又暗藏风险呢。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目前50只人工智能概念股,已有21只披露年报,还有15只已发布业绩预告。这些公司中,有23家业绩下滑或亏损。安恒信息下滑最严重,其披露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52亿元,同比下降1922.46%。

  记者注意到,上述公司中,除安恒信息报告去年业绩首亏外,还有7家公司也披露业绩首亏,包括东软集团) href=/600718/>东软集团(600718)、千方科技) href=/002373/>千方科技(002373)、佳都科技) href=/600728/>佳都科技(600728)、汇顶科技) href=/603160/>汇顶科技(603160)、光环新网) href=/300383/>光环新网(300383)、三六零四维图新) href=/002405/>四维图新(002405)。三六零乘着人工智能东风,年内股价翻番,其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24.8亿元,主要因部分合联营企业亏损较大、部分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以及处置参股公司OperaLimited股权损失所致。

  部分亏损公司扣非净利润大幅低于净利润。比如东软集团,其预告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 亿元到-2.8 亿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5亿元到-4.8 亿元。

  扣非以最高亏损5.5亿元计算,这将是东软集团1996年上市以来最高的一次亏损,亏损额超过去年扣非净利的15倍。值得注意的是,非经常损益一直是东软集团提高净利的“法宝”,例如,2021年公司非经常损益达到11.3亿元,几乎占到公司全部净利,当年公司扣非后净利仅有3500万元;2020年、2019年,公司非经常损益分别为2.81亿元,1.77亿元,这两年公司扣非后净利全部为亏损;公司非经常损益最高的一年是2016年,当年非经常损益金额达到16.25亿元。

  得益于非经常损益这一大“法宝”,公司1996年上市至2021年没有一年净利为亏损,2022年将成为公司上市27年来首次亏损。

  对于亏损,东软集团表示,第四季度通常是全年客户验收、回款最为集中的时间,2022年第四季度由于国内各地疫情的特殊情况,部分项目延后,投入成本相应增加,而既有在执行项目截至年末的验收和回款进度未达预期,公司利润受到较大冲击。

  其实,东软集团业绩下滑早有苗头,以扣非净利润看,公司2019年、2020年均为亏损,2018年、2021年仅为1117万元和3500多万元。而此前,从2007年至2017年11年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从未低于亿元。终于到去年,非经常损益也无法帮助公司扭亏,导致归母净利亏损。

  受业绩不振影响,东软集团股价也一直萎靡不振,从2017年以来,公司股价底部徘徊,很少有时间冲破15元,相比公司历史高点超36元的股价,公司最新价相比峰值已跌掉超六成。由于业绩不佳,在这波人工智能“大宴”,东软集团也难能分得一杯羹,1月3日至3月23日,公司股价近上涨17%,去年跌幅仍未收复。

  不过,近期百度大模型AI产品火爆,A股相当多的公司都主动蹭相关概念。东软集团3月23日也在互动平台表示,百度生成型大模型AI产品处于内测阶段,其作为首批生态合作伙伴,也参与其中。相关回复披露后,东软集团股价应声上涨,3月24日一度涨超6%。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