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2-6 2:09:09讯:
长城汽车
22年修炼内功,整装待发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73.5亿元,同比+0.7%,实现归母净利润82.8亿元,同比+2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4亿元,同比+7.1%。
22年业绩进入调整期,品牌向上成效显著。据公司公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73.5亿元,同比+0.7%,实现归母净利润82.8亿元,同比+2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4亿元,同比+7.1%。据公司此前披露的销量数据,22年公司共销售新车106.8万台,同比-7.9%,销量略微下行的背景下,公司实现营收净利的正向增长,可见公司品牌向上成效显著。据公告,公司单车平均售价达12.9万元(21年为10.7万元),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占比提升至15.7%(21年底为10%),同时,公司坦克300、坦克500、长城炮等高售价车型销量提升,促进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带动公司品牌向上。
公司修炼内功,组织变革赋能增长动力。2022年公司在不改变现有品牌的战略基础上,对魏牌和坦克、欧拉和沙龙采用双品牌运营模式在组织和管理上全面整合,两大体系将实现双品牌运营,长城和哈弗继续保持独立运作。欧拉+沙龙均为电动化品牌,欧拉品牌面向10-25万的主流市场,沙龙品牌则聚焦高端,两者整合有助于实现成对纯电动市场的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在纯电赛道的运营效率和竞争能力;魏牌+坦克则主打中高端市场,魏牌产品涵盖燃油车和混动车型,定位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坦克品牌也即将推出混动版本车型,定位为智能越野SUV,两者合并将加速实现高端市场的布局。通过组织变革强化战略协同,建立更清晰、差异化的品牌定位。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旗下各品牌全面焕新。2022年,公司不断夯实新能源产品实力,公司旗下各品牌全面焕新。哈弗以“新能源SUV专家”的全新定位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第三代H6DHT-PHEV正式上市;魏牌作为“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推出摩卡DHT-PHEV和拿铁DHT-PHEV,致力为用户打造“0焦虑”舒适出行体验;欧拉推出闪电猫、芭蕾猫满足用户多元化用车需求,搭载无忧电池、ORA-PILOT3.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超流线纯电轿跑闪电猫也即将上市;坦克发布“越野+新能源”技术路线以及越野超级混动架构,开启新能源越野时代;长城炮步入品牌2.0,全面ToC,打造全球化用户品牌。预计23年多款新车型逐渐上市,将助推公司达到160万辆销量目标。
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新能源车型渗透加速。在全球化领域,22年公司海外销售17.3万台,同比+21.3%,海外销量占比达16.2%,公司五大品牌实现全面出海,产品销售覆盖欧洲、东盟、拉美、中东、澳洲和南非等海外地区。
在新能源领域,22年公司新能源车型共销售13.2万台,同比-3.8%,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12.4%,公司持续精进纯电、混动、氢能技术,智能DHT迎来了首次升级,新能源车型渗透提升。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公司旗下各品牌全面焕新,赋能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深化海外布局,产品赢得海内外用户口碑;在技术研发上坚持精准投入,加速向“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转型,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8/86.3/112.6亿元,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海外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等。
首旅酒店
Q4疫情冲击仍存,23年有望实现复苏
支撑评级的要点
Q4仍受疫情扰动,全年预计亏损。据公司近日发布的2022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5.2亿元至-6.0亿元,与2021年相比减少5.8亿元至6.6亿元;预计归母扣非净利为-6.2亿元至-7.0亿元,与2021年度相比减少6.3亿元至7.1亿元。2021年同期归母净利5,568万元,归母扣非净利1,095万元,相比之下全年业绩预计由正转亏。此外,Q4疫情呈散发频发状态,且年底疫情管控放开后也存在短期冲击快速扩大的影响,商旅出行需求受阻,Q4RevPAR为95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12%,较Q3环比下降18%,疫情影响较为显著。
春节出行逐步复苏,全年需求有望恢复。疫情期间,因出行场景受阻、出行半径和信心不足等原因,商旅出行和住宿需求受显著影响。但2022年底疫情管控措施不断放开,出行场景也在逐步修复。据文旅部数据,2023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作为管控放宽后的首个长假,出行数据体现了出行意愿的弹性,预期未来出行链和消费场景会逐步回归常态,酒店住宿需求也将受其助推。
坚定扩张,看好后续发展。尽管2022年疫情持续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拓展与加盟商合作意愿,但公司坚持扩张战略,全年新开店879家,四个季度分别开店190/152/279/258家。
逆势扩张后公司未来市占率有望提高,可以更好享受行业复苏的推动。
估值
公司是我国连锁酒店行业的头部企业,保持逆势扩张并不断布局中高端市场。在疫情影响散去,行业供给出清逐步结束后有望享受更高市占率以及需求复苏弹性。参考公司业绩预告数据,我们调整公司23-24年EPS预测为0.60/0.98元,23-24对应市盈率为39.2/24.0倍,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疫情冲击短期反复,同业渠道及品牌竞争,拓店进展不达预期
比亚迪
公司点评:市占率提升,1月产销迎开门红
事件:
2月1日,公司发布2023年1月产销快报,公司1月汽车销量151341辆,同比增长58.6%,环比下降35.7%;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8.148GWh,同比增长70.8%,环比下降26.9%。
点评:
市占率近四成,龙头低位显著。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乘用车预计批发销量41万辆,公司占比37%,较2022年有所提升,行业龙头低位稳固。
纯电混动双擎驱动,提价保障盈利水平。1月纯电乘用车销量71338辆,同比增长53.8%;混动乘用车销量78826辆,同比增长69.4%。我们预计2023年纯电和混动车型仍将齐头并进,整体销量有望达到350万辆,规模效应进一步加强,摊薄生产成本以及费用,调价正式落地,抵消补贴退出后,我们预计2023年单车净利将与2022年持平。
新车型持续发力。1月护卫舰07销量5043辆,环比增长179.4%,腾势D9销量6439辆,环比增长7.3%。2023年公司将陆续推出仰望U8、海鸥、海狮、护卫舰05、驱逐舰07等多款新车,带来明显增量。
海外布局显成效。1月公司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10409辆,环比下降8%。公司出海步伐已经遍布亚洲、欧洲和美洲,在日本、泰国、新加坡、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巴西、哥斯达黎加、墨西哥、摩洛哥等多国完成布局。我们预计2023年乘用车出口有望突破25万辆。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4202/7486/8745亿元,同比增长94.4%/78.1%/16.8%,归母净利润为168/316/465亿元,同比增长450.4%/88.6%/47.2%,对应PE为51.2/27.2/18.5倍。考虑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景气度高,成长空间大,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司垂直产业链优势明显,给予公司2023年35倍PE的估值,对应股价420.98元,市值11062.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海外业务不及预期,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