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IDEA
市场观点:短期市场仍有波动
春节期间海外表现强劲带动A股节后高开,但美国经济衰退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的反复拉扯导致市场整体低走。短期来看,考虑到美国就业大超预期使得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路径的预期剧烈博弈,为短期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调整风险,这可能需要2月中旬CPI给出更明确的指引。中期来看,内部经济复苏信心逐步恢复、流动性充裕预期得以再稳定,而外部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确定临近尾声,因此短期波动预计不会终结春季行情的演绎。配置上仍可积极寻找机会,建议把握三条主线:一是成长风格中自主可控短期性价比提高与中期新能源赛道优势明显,二是节后开工带动市场关注度提升的周期板块,三是景气修复与市场预期匹配的部分消费品,如医疗服务、医美等。
近期数据对美联储加息路径影响较大,短期内扰动增多。2月1日ISMPMI荣枯线下继续下探加剧美国经济衰退担忧。2月2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加息符合预期,同时基调偏鸽派,市场上涨信心受提振。然而2月3日公布修正后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大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风险再起,市场情绪再遭反复。短期内美国经济和加息预期反复拉扯,仍不稳定带来较多扰动,美股和A股盘整或回调风险增加。后续密切关注2月中旬美国CPI数据能否重整市场预期。
经济主体信心逐步恢复,1月PMI上破荣枯线。1月制造业、非制造业PMI纷纷上破50%荣枯线,显示经济主体信心逐步恢复,服务业信心修复最为显著。供需两端均有好转,需求端修复更加明显。
信贷支撑社融回升,流动性充裕预期再稳定。1月信贷支撑,预期稳定加持下社融预计将有所回升。近期北上资金虽然受美联储加息路径预期变化而短期有所扰动,但国内复苏方向性确定、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尾声确定,因而北上资金在经历短期扰动后续仍有望延续积极净流入。
行业配置:当前仍可积极寻找机会,关注三条线索
核心问题1:如何看待前期领涨方向的波动?
新能源赛道中期领涨优势不变,前期成长滞涨板块迎来阶段性补涨机会。近周新能源赛道涨幅靠后,我们认为这并非是新能源赛道的行情终结,中期来看新能源赛道仍是领涨优势品种。一方面在于从成长行情的节奏上,只要本轮春季行情仍在,是属于新能源赛道的加速上涨行情;另一方面从新能源赛道的景气优势和当前流动性充裕环境都是有利的。随着短期内市场的波动,以及未来1-2周内市场仍然存在调整的风险,新能源热门赛道预计仍然维持后进态势,而近期内“卡脖子”再度被提及、chatGPT概念火爆等,为前期成长板块中滞涨的电子、、通信等行业提供了阶段性补涨的契机,短期性价比抬升。
医疗服务和医美行业实际上和新能源赛道较为相似,是和美容护理行业中最具业绩增速空间和确定性的方向,但同样由于前期涨幅巨大且春季行情遭遇短期波动,而呈现出近期的低迷,但这种低迷我们认为是短暂的,其近期修复符合市场预期且未来持续修复确定性高,因此中期仍有机会,短期波动或者调整提供了良好的加仓布局窗口。
核心问题2:短期市场波动期,如何配置?
①成长风格短期关注自主可控,中期仍看好新能源赛道。计算机信创、通信及电子受行业及政策预期催化,短期内具备更好的性价比。1.31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此外近期国内电子半导体设备遭遇外部围堵也带来国内支持政策加力预期。新能源赛道则具备中期业绩优势,只要春季行情未结束,仍可看好风光储及新能源车上游的动力电池、零部件和能源金属。
②春节后开工预期和关注度逐渐升温的周期板块。感染高峰已过,今年有望呈现出难得的一片开工旺季之势,周期品景气有望迎来改善;3月初即将召开全国两会,因此在2月市场将逐步增加对全国两会经济建设的关注度和预期。重点关注建筑装饰、建筑材料(水泥/玻璃/玻纤/减水剂等)、基础化工、石油化工等与春季开工关联度高的品种
③近期修复与市场预期相符合且未来仍能持续改善的部分消费品,如医疗服务和医美等。随着疫情防控的全面放开后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居民对未来收入和就业的预期也将触底回升,积压的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其中医疗服务和医美因此前诊疗秩序混乱是需求积压最多的方向,因此其疫后复苏进程将更为顺畅。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与预期存在偏差;国内经济预测存在偏差;国内政策收紧超预期;中美关系超预期恶化等。
目录
正文
1
市场观点:市场短期波动,仍可积极寻找机会
春节期间海外表现强劲带动A股节后高开,但美国经济衰退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的反复拉扯导致市场整体低走。短期来看,考虑到美国就业大超预期使得市场对美联储加息路径的预期剧烈博弈,为短期市场带来了一定的调整风险,这可能需要2月中旬CPI给出更明确的指引。中期来看,内部经济复苏信心逐步恢复、流动性充裕预期得以再稳定,而外部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确定临近尾声,因此短期波动预计不会终结春季行情的演绎。配置上仍可积极寻找机会,建议把握三条主线:一是成长风格中自主可控短期性价比提高与中期新能源赛道优势明显,二是节后开工带动市场关注度提升的周期板块,三是景气修复与市场预期匹配的部分消费品,如医疗服务、医美等。
近期数据对美联储加息路径影响较大,短期内扰动增多。2月1日ISMPMI荣枯线下继续下探加剧美国经济衰退担忧。2月2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加息符合预期,同时基调偏鸽派,市场上涨信心受提振。然而2月3日公布修正后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大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强化风险再起,市场情绪再遭反复。短期内美国经济和加息预期反复拉扯,仍不稳定带来较多扰动,美股和A股盘整或回调风险增加。后续密切关注2月中旬美国CPI数据能否重整市场预期。
经济主体信心逐步恢复,1月PMI上破荣枯线。1月制造业、非制造业PMI纷纷上破50%荣枯线,显示经济主体信心逐步恢复,服务业信心修复最为显著。供需两端均有好转,需求端修复更加明显。
信贷支撑社融回升,流动性充裕预期再稳定。1月信贷支撑,预期稳定加持下社融预计将有所回升。近期北上资金虽然受美联储加息路径预期变化而短期有所扰动,但国内复苏方向性确定、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尾声确定,因而北上资金在经历短期扰动后续仍有望延续积极净流入。
1.1 近期数据对美联储加息路径影响较大,风险偏好短期内扰动增多
1.1.1 风险偏好核心关注1:如何看待近期美国数据和美联储议息会议造成资本市场波动?
我们的观点:美联储认可通胀数据回落,加息周期临近尾声。但市场对于美联储政策路径博弈并未减弱,尤其是1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5月加息概率提升。综合来看,短期内扰动增多,美股和A股回调风险增加。
近期数据对美联储加息路径影响较大,短期内扰动增多。本周市场受美国经济和美联储议息会议的扰动明显增加。①2月1日ISMPMI荣枯线下继续下探至47.4%,低于市场预期48%,加剧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带动美股短暂回调。②2月美联储加息25BP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认可通胀数据回落释放鸽派信号。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bp至4.5%-4.75%,符合市场预期。市场关注点集中在FOMC声明对于未来美联储政策路径的指引。一方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会为控制通胀而持续加息,这表明3月、5月仍有一至两次加息,之后结束加息周期,但上述举措已被市场充分预期,未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另一方面,2月会议声明显示美联储对通胀继续回落充满信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开场声明表明对当前通胀数据回落认可(“the disinflationary process now getting under way”)。从历史上看美联储加息周期,通胀回落意味着加息周期临近尾声,释放了较为明显的鸽派信号。美联储利率决定和声明发布后,美股迎来上涨,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反弹,反映出市场偏好再受提振。③2月3日公布的修正后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大超预期,美联储加息风险再担忧。美联储利率观测器显示,非农数据公布后3月、5月份美联储加息概率均明显提升,尤其是5月份主流预期从不加息变为加息25BP,再次对美股和大宗商品市场形成冲击。
对于美联储政策路径博弈并未减弱,短期内仍需警惕扰动加剧。尽管美联储加息周期临近结束已被市场充分消化,但我们认为对于美联储政策路径博弈并未明显减弱。在美联储强调决策基于数据(数据依赖)的情况下,其政策路径依然继续延续着相机抉择的特点,仍存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仍在寻求更多指引,尤其是对于加息终点和启动降息时点的预期目前还存在较大分歧。我们认为需要重点关注两点:①密切关注2月中旬将公布美国1月CPI数据。如CPI回落较快,则市场可能重回美联储再加息25BP就结束降息的预期,从而提振风险偏好,但我们认为该情形概率不高。如CPI回落较慢,则市场可能继续担忧美联储在本次加息周期内再加息50BP甚至以上,从而继续压制美股风险偏好,进而对A股造成冲击。②重新审视降息时点预期。除非2023年Q3、Q4美国经济陷入较为严重的衰退,否则美联储年内降息的概率不高。基于美联储现行的克拉里达规则测算,假定美联储目标利率顶点为5%,则克拉里达规则指引利率下降25BP(即满足降息条件)最可能的情形有二:(1)美国PCE通胀回落至2%以下;(2)美国PCE通胀回落至2%-2.2%,同时失业率升至5%左右。从目前的情况看,2023年内达到上述情形的概率不高,换言之年内此前认为年内降息的预期可能最终落空。
1.2 经济主体信心逐步恢复,1月PMI上破荣枯线
2月5日至2月10日,将公布通胀数据,市场关注疫情达峰退坡后市场通胀风险。我们在季度报告《拥抱“超预期”》(2022-12-25)中对通胀分情景进行了测算,结合1月高频数据,我们预计1月CPI在1.8%-2%左右、PPI在-1%左右,通胀风险暂不突出。
1.2.1增长层面核心关注1:1月PMI上破荣枯线,显示经济主体信心逐步恢复
我们的观点:1月制造业、非制造业PMI纷纷上破50%荣枯线,显示经济主体信心逐步恢复,服务业信心修复最为显著。
疫情达峰退坡后市场主体信心明显修复,服务业复苏最为明显。1月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提升3.1个百分点,在2022年9月后重回荣枯线之上。①新订单明显增长,内需明显好转。1月份疫情达峰退坡后,前期受影响的生产活动逐步恢复,供需两端均有好转,需求端修复更加明显。1月生产指数为49.8%,较上月提升5.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反弹至50.9%,较上月提高7个百分点,好于出口订单指数46.1%,内需向好更加明显。②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反弹,就业压力有所缓解。1月从业人员为47.7%,较上月提升2.9个百分点。12月调查失业率有所回落,也印证就业来有所减轻。③服务业PMI大幅回暖。1月份,疫情达峰退坡叠加居民春节返乡,服务业明显恢复,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0%,结束连续6个月回落走势,升至扩张区间,本月春节假日消费市场回暖,服务业景气水平大幅回升。从行业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同时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上月24.0个百分点以上,重返扩张区间。
1.3 信贷支撑社融回升,流动性充裕预期再稳定
1.3.1流动性层面核心关注1:1月社融预期如何?
我们的观点:信贷投放情况较好,支撑1月社融回升。
信贷支撑,预期稳定加持下1月社融可期。①1月贷款企业端对公投放情况较好,零售投放逐步增加,信贷走强支撑社融。1月信贷企业端的投放较为顺利、节奏前置,其中结构以对公为主,个人经营性贷款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居民端方面部分数据显示1月上半月透支银行卡消费较去年同期更好,线下消费场景逐步恢复,零售业务慢慢恢复。②流动性充裕预期进一步稳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期,支撑货币需求。1月29日央行宣布对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延期: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三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期有利于银行信贷向以上行业方向精准滴管资金,有效刺激相关信贷需求。此外1月30日总理考察考察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当前预期是市场经济的“硬通货”,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宏观经济稳定作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1.3.2流动性层面核心关注2:北上资金开年以来持续大规模积极净流入,近期首次转流出,后续怎么看?
我们的观点:近期北上资金虽然受美联储加息路径预期变化而有所扰动,但国内复苏方向性确定,因而北上资金波动后仍将有望继续积极流入。
2023年开年以来,随着1月5日北上资金单日净流入超120亿元后,北上资金开启热烈涌入趋势,1月净流入超1400亿元。但近期北上资金2023年首次转为净流出。回顾2018年以来,北上资金持续流出对市场的影响将会演化为两种模式:①市场持续上升时,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会带动市场横盘;②市场逐步下降时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则会加剧市场下跌。即北上资金若持续净流出,将会抑制市场表现。但近期北上资金积极涌入的短暂中断主要来自于:①市场对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升温,5月加息概率提升,美元走强;②近期北上资金总流入规模远超月度平均水平,流入趋势暂歇。我们认为虽然受美联储加息路径预期变化而有所扰动,但国内复苏方向性确定,国内、外经济基本面不具备构成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的条件,因而预计北上资金波动后仍将积极流入。
2
行业配置:春季行情短期扰动,仍可关注三条主线
三条主线继续参与春季行情:成长风格中自主可控短期性价比提升与新能源赛道中期优势明显、市场热度逐步提升的周期开工方向及景气修复与市场预期匹配且仍能持续改善的部分消费品。春季行情短期遇到扰动但尚未结束,仍可积极寻找机会。风格上,成长领衔的大方向不改,但逐渐升温的周期板块可能将迎来相比消费板块更好的性价比。配置方面, 三条主线继续参与春季行情:其一是成长风格,短期关注受行业及政策催化的计算机信创及电子,中期仍看好新能源赛道中风光储及新能源车上游的动力电池、零部件、能源金属;其二是春节后开工预期和关注度不断升温的周期板块,包括建筑装饰、建筑材料(水泥/玻璃/玻纤/防水剂等)、基础化工、石油化工等;其三是景气修复与市场预期相匹配且仍能持续改善的部分消费品,如医疗服务和医美等。
2.1 行业配置核心关注1:如何看待前期领涨方向的波动,如新能源赛道和医疗服务、医美等?
成长风格仍将是春季行情占优方向,但内部存在轮动和切换。本周仍是成长风格领先格局,但之前领涨的风光储热门赛道表现不佳,让位于计算机信创和。我们认为在春节行情中,成长风格将是持续性的占优方向,但在成长风格内部也会存在一定的轮动和切换。
在2022年12月23日以来的成长风格反弹过程中,板块内部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具体来看风电和光伏设备反弹时间最早,其次是计算机于春节前开始启动,电子表现最为滞后。前期上涨幅度较大的新能源赛道在进行调整时,前期涨幅不大的方向有望迎来补涨行情。而新能源赛道由于其业绩具备高增速和高确定性的双重预期,我们认为在中长期维度上新能源赛道仍将是占优方向,短期波动调整也恰是布局加仓机会。
与新能源赛道相似,医疗服务及医美概念同样是暂时的调整。医疗服务与医美概念和新能源赛道较为相似,是医药生物和美容护理行业中最具业绩增速空间和确定性的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其行情能够维持较长时间。而目前由于已经积累了较大涨幅,因此在短期看来或有波动,但暂时的波动也提供了加仓和布局的机会。
2.2 行业配置核心关注2:三条主线配置的逻辑?
2.2.1 主线一:成长风格短期关注自主可控,中期仍看好新能源赛道
计算机信创及电子受行业及政策预期催化,短期内性价比更高。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下午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会议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在二十大上国家安全概念被多次提及,核心科技自主可控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政治局会议再提解决“卡脖子”问题也凸显了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当下临近两会可对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所期待。自主可控概念中最明确相关的行业方向就是计算机信创及电子。并且行业层面也有利好消息形成催化,ChatGPT热度高涨有望成为下一个AI风口,计算机行业关注度因此提高。
新能源赛道具备中期业绩优势,仍看好风光储及新能源车上游的动力电池、零部件和能源金属。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署了2023年能源工作安排,根据国家能源局目标,2023年风电装机规模达4.3亿千瓦、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发电装机规模达4.9亿千瓦,新增装机将同比增长30%以上。因此看好风电光伏在2023年继续维持高增速,在各省配套储能政策下同样看好储能在2023年的前景。根据中汽协预测,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900万辆,渗透率达36%,同比增速为35%。尽管由特斯拉降价引发的新能源车厂商价格战将影响整车厂利润表,但上游动力电池及零部件厂商仍将受益于新能源车整体放量过程。
流动性充裕环境支撑成长风格占优。从流动性角度判断,由于国内存在开门红的政策传统,因此春节期间或者一季度总是能出现屡创新高不断增加的天量新增社融和信贷投放,这也成为支撑春季躁动行情最重要的国内支撑,尽管流动性充裕对整体市场而言均有利好提振效果,但从风格角度上,成长风格对流动性的反应将更加敏感,因此流动性宽松对成长风格的支撑也是边际最优的。
2.2.2 主线二:春节后开工预期和关注度逐渐升温的周期板块
春节假期过后,各地区都将迎来春季开工施工建设工作,考虑到疫情防控已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最小化,并且疫情感染高峰已过,今年有望呈现出难得的一片开工旺季之势,周期品景气有望迎来改善;此外当前时值2月,且3月初即将召开全国两会,因此在2月市场将逐步增加对全国两会经济建设的关注度和预期,当前这种预期仍未在市场中充分反应,因此两会前的经济政策预期有望成为开工建设周期品机会的催化剂。随着春季开工将迎来越来越多的期待和关注度,周期板块也将迎来配置机会,可重点关注建筑装饰、建筑材料(水泥/玻璃/玻纤/减水剂等)、基础化工、石油化工等与春季开工关联度高的品种。
春季开工需求逐步来临有望形成周期品价格的上行拐点。通常正月十五后,全国各地都将迎来返工或者春季开工旺季,而随着开工季的逐渐推进,一些相关的周期品种景气也将迎来上行的拐点,如水泥价格、玻璃价格或者钢厂的钢炉开工率等,这在过去多年中均有所体现。今年的开工情况可能会相比往年更加突出,一是在于今年春季开工完全不会受到类似过去三年疫情或防控措施的掣肘,并且全国疫情感染高峰已过,返工率或开工率有望较过去三年显著增加;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23年经济要实现整体好转,近日江苏、上海等地也都发出促进经济整体好转的数十条措施,而我们认为基建仍将是一项尤其重要的抓手,因此多地集中抓基建开工可能会形成春节开工需求大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开工季带来的相关周期品景气的提升有望呈现显著上行的机会,而当前市场尚未反应这种预期和可能。
从2015年以后至今的2月份市场表现结构来看,与春季开工建设相关的周期品种容易取得不错的胜率。如周期风格2月取得超额收益的胜率在50%,基础化工胜率更是高达75%,建筑材料、建筑装饰、水泥等品类取得超额收益的胜率也都在50%以上。当然这主要还是来源于开工季需求提振后相关品类景气改善的结果。
3月初全国两会前,有望成为周期品机会的催化剂。2023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4日、5日在京开幕。因此在2月起市场的关注点都将逐步转向全国两会对经济工作的具体工作安排和力度,尤其将关注实现全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的途径方法。在2022年12月中下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安排中,明确要求实现2023年经济增长整体好转、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同时要求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是一条重要的稳增长抓手。在这样的思考逻辑下,2月开始市场对基建和开工建设的关注度和预期也将会不断提高。
2.2.3 主线三:景气修复与市场预期相匹配的部分消费品,如医疗服务和医美概念
随着医院诊疗秩序的逐渐恢复,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居民超额储蓄或得到一定释放,前期被压制的医美等可选消费需求复苏,因此看好医疗服务和医美概念后续行情。在疫情3年中,居民储蓄意愿不断加强,2022年消费倾向也有所减弱,随着疫情防控的全面放开后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居民对未来收入和就业的预期也将触底回升,积压的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其中医疗服务和医美概念因此前诊疗秩序混乱是需求积压最多的方向,因此其疫后复苏进程将更为顺畅。
3
行情复盘:市场高开低走,行情出现分化
3.1 A股市场回顾:节后市场高开低走,指数风格均分化
节后市场高开低走,股指走势分化,小盘表现优于大盘,周期、成长风格占优。上证指数下跌0.04%,深证成指上涨0.61%,创业板指下跌0.23%,沪深300下跌0.95%,上证50下跌2.19%,科创50上涨0.46%。按风格来看,周期风格上涨2.34%,成长风格上涨2.21%,稳定风格上涨0.12%,消费风格下跌0.47%,金融风格下跌2.27%。大盘指数下跌1.18%,中盘指数上涨0.97%,小盘指数上涨2.48%。茅指数下跌0.36%,宁组合下跌0.04%。
风格分化明显,周期、成长板块领涨,消费、金融回落。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五为汽车(5.72%)、计算机(4.80%)、国防军工(3.86%)、传媒(3.84%)、机械设备(3.11%),涨跌幅后五为银行(-2.69%)、非银金融(-2.28%)、家用电器(-1.78%)、商贸零售(-1.74%)、医药生物(-1.15%)。
市场热点发散,汽车股表现亮眼,概念炒作、主题投资活跃。本周市场投资热点较多,领涨行业逻辑各有不同:第一,本周汽车股集体大涨,乘用车(6.44%)、商用车(6.23%)等二级行业涨幅居前,原因在于两点:①春节期间以特斯拉为首的美股汽车股大涨,提振A股做多情绪;②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等整车厂商发布亮眼财报,进一步催化汽车股行情;第二,数字媒体(9.85%)领涨二级行业,主要是受到ChatGPT概念爆火带来的行情催化,数字媒体作为AIGC的下游应用领域,应用场景有望随着ChatGPT等尖端模型的推出而加速拓展;第三,稀土价格上行带动小金属(8.20%)连续两周大涨。
消费复苏方向确定,但力度有限。春节期间全国交运、旅游、线下消费等数据全面恢复,防疫政策放开下消费复苏方向确定,但节奏却可能并没有市场此前预料的那么快。其中,春节旅游人数、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88.6%、73.1%,电影票房收入虽恢复至2019年的113.9%,但去除涨价因素后仍低于2019年,消费复苏的整体节奏仍然是偏慢的,与此前消费板块的迅速上涨形成了一定的预期差,本周影视院线(-3.99%)、酒店餐饮(-2.64%)、旅游及景区(-2.50%)等消费二级行业跌幅居前。
北向资金本周继续大买,但买入力度逐日减弱。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341.8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52.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88.9亿元,整体继续保持节前的买入节奏,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北向买入力度逐渐减弱,直至周五已转为净卖出。受美联储非农数据超预期造成的加息预期强化影响,本周人民币汇率回落,在岸人民币累跌263点至6.80。
3.2 本周A股市场核心关注:市场为何高开低走?
春节期间海外市场表现强劲,推动市场高开。春节期间海外市场保持强劲上涨,MSCI全球市场指数累计上涨2.13%,其中纳斯达克、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上涨4.32%、2.47%、1.81%,有力提振市场做多情绪,周一A股全面高开。
市场后续低走震荡主要源于两个因素:①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度升温,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达到51.7万,大超市场预期(18.5万人),失业率继续下降至3.4%,低于市场预期的3.6%,创下1969年来新低,强劲的就业数据又一次推升了美国通胀反弹风险,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再度升温;②市场对后市的分歧加剧,随着指数逐步高升,场内资金兑现意愿增加,且随着本周外资买入力度的逐日回落,市场缺少增量资金来推动股指继续上扬。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与预期存在偏差;国内经济预测存在偏差;国内政策收紧超预期;中美关系超预期恶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