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 (www.58188.com)2023-11-18 9:22:57讯:
导读: 1 贺宛男:人民币大幅升值 A 股为何不为所动
2 桂浩明:转融通交易不应忘了规范限售股
3 刘柯:AI算力需求巨大智能算力调度成下个热点
4 郭施亮:重要股东“绕道”减持将成过去式
5 皮海洲:IPO 公司掏空式分红应受到制约
6 宋清辉:压实资本市场“看门人”责任意义重大
7 文兴:短剧出海火爆 掘金相关产业链
8 应健中:北交所流动性亟待改善
9 曹中铭:吸引资金入市 投入有“产出”是关键
1 贺宛男:人民币大幅升值 A 股为何不为所动
本周最大的财经新闻是,因美国10月CPI低于预期,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停止加息,美元指数创下一年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引发人民币、欧元、英镑、日元等几乎所有非美货币快速升值,同时带动世界股市一片欢腾。
从本周二(11月14日)美国发布CPI等数据至本周四,世界主要股指涨幅均在2%左右,道指与纳指更是齐创三个月新高。而在A股市场,除周三沪指上涨16个点外,之后两天又跌回原地。一周下来,两市5100只个股,上涨股约3000只,下跌股约2000只,还有约100只平盘。
都说人民币升值是股市的重大利好,要知道这一周人民币兑美元从7.29升至7.24,升幅近500个基点,怎么看股市也应该有所表现啊!特别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银行股,不仅不涨,反而连跌三周。
就在人民币大幅升值之际,腾讯、京东15日披露了超预期的业绩,当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4%,阿里、腾讯、京东涨幅均在5%上下。可几乎同时,美国证交会(SEC)披露文件,称马云家族信托等拟于11月21日减持500万股阿里巴巴创始人股份,减持市值约8.707亿美元,引发阿里巴巴美股和港股周五暴跌10%,并拉动恒生科技指数大跌近2%。
有消息称,截至2020年7月,马云合计(包括家族信托、慈善基金会等)持有4.8%的阿里巴巴股份,大约10.44亿股。而其在阿里美股上市之初持股8.9%,此后一直减持套现,市场统计大约在1000亿元。
近一个月来,A股迎来的利好可谓前所未有:包括管理层出台一系列提振信心的政策,印花税减半,IPO、再融资、大小非减持收紧,100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购或增持,再加上全球最低的估值,最强的人民币快速升值,可A股依旧低迷不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在笔者看来,问题还是出在基本面,我们来看以下三组数据。
一是消费仍需提振。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6%。10月是一年中气候最适宜、消费最旺的黄金季节,CPI居然为负,这似乎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二是民间投资乏力。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419409亿元,同比增长2.9%,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15863亿元,同比下降0.5%。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未来,投资从年初的5.5%一路下滑至10月的2.9%,特别是民间投资下降,激活民间资本投资信心还需继续加力。
三是财政收入不减。就在消费、投资疲弱之际,我们的财政收入还有较大增长。财政部数据,今年1月至10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7494亿元,同比增长8.1%;全国税收收入157841亿元,同比增长10.7%。
看一下具体数据,1-10月,全国14亿居民消费总额385440亿元,民间投资215863亿元,而我们的财政收入达 187494 亿元。简言之,在老百姓 消费2元的同时,财政收入1元;而民间投资与财政收入的总额几乎等同。
消费代表的是个人,投资代表的是企业,财政代表的是政府。财政能不能再省一点,少收一点,让老百姓 有能力多消费一点,企业有财力多投资一点,不正是经济从低迷走向复苏的基本道路吗?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传统的房地产驱动,向高科技驱动转变,这是一个痛苦的转轨时期。刚刚公布的10月份全国70城房地产数据出炉,70个大中城市新房有56个下跌,二手房有67个下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全在下跌之列。
美股之所以能不断创新高,靠的就是大型科技股,本周英特尔涨超6%,英伟达、奈飞、微软、谷歌涨超1%,苹果、Meta均小幅上涨;其中微软已连续三个交易日续创收盘新高,而我们这里,原阿里大股东马云在不断减持,股价早已腰斩。(金融投资报)
2 桂浩明:转融通交易不应忘了规范限售股
一段时间以来,证券市场围绕转融通业务展开了不少讨论,其中也有一些较为极端的看法,认为转融通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对股市形成了打压,应该予以叫停。作为证券市场上的一项常规业务,转融通到底有什么作用,其存在的价值又是什么,投资者需要如何对待它,这些问题有着深入分析的必要。
国内A股市场刚开放融资融券业务时,并没有转融通的制度安排。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券商把自己的部分自有资金出借给投资者用于融资买入,同时把自己持有的部分自营股票出借给投资者,用于融券卖出。显然,在这样的模式下,市场的融资融券规模受制于券商的资产存量,一般来说是较为有限的。特别是融券业务,其券源是来自券商自持的股票,而其品种一般都很少,数量也不会多,无法充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所以,在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初期,其规模是比较小的,特别是其中的融券业务,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时就有不少投资者提议,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以便让融资融券业务有效地开展起来。监管部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了转融通业务。这项业务的核心,就是通过新设立的中国证券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证金公司)为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提供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证金公司将筹集到的资金出借给券商,再由券商出借给需要融资的投资者。与此同时,证金公司也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那里借入股票,并转借给券商,由券商借给想要融券的投资者。由于在此过程中,券商给投资者所提供的资金与股票都是从证金公司借来的,所以这项业务被称为转融通。转融通的意义在于有效地扩大了融资融券的规模,特别是因为其所能提供的券源较为丰富(注册制改革以后,公司一上市就可以融券卖出),为融券业务的开展打下了有力的基础。事实上,融资融券业务中融券比例从不到2%提高到接近10%,就是开设了转融通的结果。转融通业务对投资者使用资金杠杆进行双向操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更深层次的价值发现与风险管理,在本质上是推动了市场的平稳运行,当然,一般来说,融资融券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来说,其本身还是一个中性的工具。最近一些投资者对某些股票在高位遭遇转融通卖出且价格回落表示不满,这并没有道理。只要通过转融通卖出的投资者并不涉及内幕交易,其操作行为是规范的,那就不应该受到指责。因为在本质上,这是市场多空力量借助信用交易进行博弈,寻找股票价格定位所需要的,也是市场正常发展的产物。
不过,客观而言,A股市场的转融通交易虽然已经搞了十多年,但就其制度本身而言,的确存在不少瑕疵。譬如,对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在IPO时获得配售的员工持股计划被用于再融资出借,明显就不符合其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的特定角色,还有大股东将限售股用于转融通后,未对剩余部分继续实施必要的管理,从而不再以持股5%以上大股东的身份而逃避减持的限制等,都反映出有关部门在制度设计方面的疏漏,从而给市场带来了伤害,到了现在不得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纠错。而现在市场争议最大的还是限售股被用于转融通的问题。作为限售股,其持有人是不能将其用于出售的。但现行的转融通规则又允许其出借,这样在事实上这部分股票还是因为被融券者卖出而进入到流通市场,客观上是就不再被“限售”了。当然,到融券期满,它还是要被买回,重新被限售。但是,如果在整个限售期一直是处于被用于转融通状态呢?当然,对于限售股持有者来说,其的确只是借出而非卖出相关股份,因此在限售股能否用于转融通的问题上,现在仍然有不同的看法,这方面很需要有关方面认真研究,拿出为市场各界都能够接受的说法,以化解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分歧。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说,融资融券是必要的,在这基础上开展转融通也是应该的。从长线来看,这项业务不但不应该停止,还应该更大规模地推进。但与此同时,规范也是必要的,而且应该加强。现在这种因为存在某些模糊地带,市场对此有大量不同看法的状况,需要尽快予以改变。(金融投资报)
- CFi.CN 中财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