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0-30 19:07:17讯:
继浙江国祥之后,又一家公司登上了“热搜”,这便是福华通达化学股份公司(下称“福华化学”)。该公司IPO前巨额分红,却欲通过募资补充流动资金与还贷。个人以为,针对IPO募资中出现的种种怪象,有必要对其进一步规范。
根据福华化学招股书,2020年至2022年该公司取得不俗的业绩。基于此,该公司2021年现金分红7亿元,2022年分红26亿元,两年累计分红33亿元。但招股书同时显示,由于期间福华化学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低,存在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而在该公司拟募资的60亿元中,27.5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与偿还银行贷款。其中,17.5亿元归还银行贷款,其余的补充流动资金。27.5亿元占募资的45.83%,比例显然并不低。
如果在2021年、2022年福华化学不进行巨额分红,而是将其中的部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与归还银行贷款,显然是没有问题的。但该公司在巨额分红后拟用募资来“填补”,问题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了。
事实上,IPO前实施分红的案例在此前也出现过,但其分红的金额并不巨大。市场上更有某些公司,其多年累积的利润,上市后由新老股东共同分享。一个上市前巨额分红,一个累积利润新老股东共同分享,市场显然更欢迎后一种上市公司。
证监会发布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4号》规定,IPO募集资金除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外,还可用于诸如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用途。也就是说,根据现行规定,募资是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与还贷的。但如果金额过大,显然又是值得商榷的。
如果不巨额分红,福华化学其实也不差钱。因此,透过福华化学案例,市场更应关注的是不差钱的公司也能上市融资的问题。客观上讲,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某些上市公司手握大把现金,却也要“赶时髦”跻身于资本市场。而在募资到位后,又把巨额“闲置”的募资频繁用于理财,或者干脆躺在银行睡大觉,这无形中既扭曲了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也会导致市场宝贵的资源被浪费。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事实是,某些上市公司在资金到手后,改变了募资的投向。此前,由于企业IPO排队现象严重,并形成“堰塞湖”,且还常常出现IPO暂停的现象,因此常常出现从排队到上市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期间的市场环境可能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此时,当初的募资项目再无投入的必要,变更募资投向也是可理解的。
但如今在注册制全面落地的背景下,企业IPO审核加速,上市进程大大缩短,再出现变更募资投向的问题显然不应被允许。而在这一现象的背后,不排除有的企业为了符合IPO发行股本方面的要求,通过杜撰募投项目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而在成功上市后,变更募资投向也就不可避免了。这既有违资本市场支持企业上市的初衷,同样会导致市场资源的浪费。
因此,对IPO募资规则进一步规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对于不差钱的企业,应将其挡在市场的大门之外。这既有利于减轻二级市场资金面的压力,也有利于资本市场三大功能的正常发挥。
另一方面,对于IPO前巨额分红的企业,同样应对其说“不”,特别是巨额分红后又欲募资还贷、补充流动资金的更应如此。既然将巨额资金进行分红,而不投入日常经营中,这样的企业让其上市只能在市场中产生负面影响,不排除今后会有更多企业效仿,如此不利于市场形成正确的IPO理念。
此外,上市公司募资不投入募投项目的,应禁止其变更募资投向,而应将相关资金用于回购股份并予以注销。如此,既能防止拟IPO企业杜撰募投项目的现象,也能防止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募资投向。而且,也有利于倒逼拟IPO企业在筹划募投项目时,保持一份谨慎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