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基础化工:转基因品种审定公示,商业化提振草甘膦需求

加入日期:2023-10-22 11:11:0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0-22 11:11:09讯: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基础化工:转基因品种审定公示,商业化提振草甘膦需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2023年10月17日,农业部发布《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共计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通过初审。
转基因品种初审结果公示,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转基因作物获得安全证书后,要根据国家品种审定法规规定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达到标准的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种子企业在获得生产和经营许可证之后,就可进行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2019年以来,我国已经陆续批准17个转基因玉米和6个大豆安全证书。2021年,农业农村部对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开展了产业化试点。此次转基因品种初审公示,意味着企业获得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的最关键环节被打通。本次审定公示期为一个月,公示期满后种子企业即可进行生产和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最快明年转基因作物即可商业化种植。
转基因品种优势特征明显,草甘膦需求有望增长
初审通过名单中包含23个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4个耐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品种。据公示,转基因玉米相比普通玉米产量增幅为0.00%-10.20%,转基因大豆相比普通大豆产量增幅为2.50%-11.90%,平均增幅7.26%。此外,转基因品种的除草成本更低,转基因大豆可降低除草成本50%。由此可见,转基因作物种植优势明显。参照美国、巴西、阿根廷转基因作物推广经验,如果2024年商业化种植开启,我们乐观/中性/悲观估计到2028年转基因渗透率将分别达到80%/65%/50%。2022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1024万公顷,增加183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4307万公顷。在扩大豆、稳玉米政策背景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不断提升。假设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变,大豆种植面积每年增加100万公顷。由于转基因大豆和玉米草甘膦用量差别不大,以2020年巴西转基因大豆每公顷草甘膦用量1165克为基准,我们乐观估计到2028年,转基因商业化种植可带来草甘膦需求增量5.3万吨。
草甘膦价格接近历史底部,关注海外补库需求回暖
2022年下半年起,海外进入去库周期,草甘膦价格进入下行周期,最低跌至2023年6月初的2.45万元/吨,接近历史低位。2023年6月中旬至七月底,海外需求启动带动行业整体库存出现明显下降,主流生产企业开始惜售,加之成本面上调,下游制剂企业、贸易商的抄底拿货,草甘膦价格触底反弹。7月底,最高报价4万元/吨。受价格上涨影响,企业开始停止检修或降负,行业开工率迅速回升,市场再度出现供大于求局面,价格短暂上涨后再度进入下跌通道,9月8日下跌至2.93万元/吨,之后价格处于企稳状态。截至2023年10月20日,草甘膦市场价格为2.93万元/吨,环比上周上涨300元/吨。供给端,2023年9月行业开工率75.85%,回升至近一年高位。受供给增加影响,库存再度回涨,截至10月20日,工厂库存至6.85万吨高位企稳。后市来看,四季度为传统草甘膦需求旺季,随后续海外去库结束开始补货,草甘膦价格有望提振回暖。
投资建议
当前草甘膦价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此次转基因品种审定公示出台,意味着转基因商业化即将开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及渗透率提升有望提振草甘膦需求。此外,四季度为传统草甘膦需求旺季,随海外去库周期陆续结束并进入补货阶段,草甘膦价格有望提振回暖。建议关注兴发集团(草甘膦23万吨)、江山股份(草甘膦7万吨)、广信股份(草甘膦3万吨)、和邦生物(5万吨)、新安股份(8万吨)。
风险提示
转基因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产品价格大幅波动;
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