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创板 >> 文章正文

百人硅动力IPO:仅百余员工拟募近7亿元 机构拥趸撑起估值

加入日期:2022-9-27 22:10:4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9-27 22:10:46讯:

  作为科创板拟上市公司,硅动力在招股书风险项中罕见率先提示业绩可能无法保持高速增长。

  记者韩一 北京报道

  9月22日,无锡硅动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硅动力)科创板IPO申请正式获得上交所受理,这家仅有截至2021年末仅有119名员工的快充充电器芯片公司拟募集资金6.92亿元,布局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升级及产业化、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硅动力认为,公司符合科创板“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的上市标准。

  事实上,这家成立于2003年5月的芯片公司直至2019年至2022年首季度三年一期报告期最后时刻才达成了上市条件,其发力的快充赛道能给投资者什么预期有待揭晓。

  快充带来业绩爆发

  硅动力公司主要从事以AC-DC芯片和DC-DC芯片为主的高性能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研发、测试和销售,公司产品AC-DC芯片主要应用于快充充电器和电源适配器等,DC-DC芯片主要应用于车载快充充电器等。

  招股书资料显示,硅动力的前身硅动力有限是2003由于晓红、丁国华、王萃东、赵文遐、冯以东和硅科动力等股东共同出资500万元设立,早在2007年1月,公司就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据其公开资料,硅动力董事长、总经理黄飞明是在集成电路行业耕耘三十余年的老将,曾任职于2007年在NASDAQ(纳斯达克)上市的 MEMSIC(美新半导体),担任总经理职务。公司副总经理、研发总监励晔在集成电路行业耕耘近二十年,曾担任 O2 Micro(凹凸科技)项目经理,任职期间主持研发了“AMD 定制并应用于Apple 笔记本电脑中的电源管理芯片项目”等。

  但是这家有着二十年发展历史的芯片公司起初在业界并没有掀起较大波澜,直至报告期后期,硅动力的营收突然实现大规模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硅动力2019年至2022年前3月的营收分别为9721.34万元、1.14亿元、2.43亿元和5201.05万元,同期对应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76.79万元、1349.53万元、5562.79万元和947.67万元。

  报告期,硅动力营收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7.94%,尤其是2020年之后,公司的业绩开始大幅攀升,使得各项经营指标满足了科创板的上市要求。

  硅动力将报告期取得的市场地位归因于“公司 AC-DC 芯片在快充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手机快充充电器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并且认为快充充电器是 AC-DC 芯片的新兴下游应用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得益于USB-C型连接器统一等因素,快充在消费类电源市场迅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市场容量迅速壮大。”某大型券商分析人士向记者指出,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和普及,近年来兴起的快充电源正朝着更高功率密度、更高效率、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会扩展到更多领域的应用,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公司快速发展。

  报告期镍,硅动力的主要产品为 AC-DC 芯片和 DC-DC 芯片,2021年两类产品占公司主营收入的比例合计达97.15%,其中主要应用于快充充电器的AC-DC 芯片更是贡献了公司大多数利润。

  最近三年,硅动力AC-DC 芯片在快充领域的销售额分别达1338.89万元、3302.24万元和9142.89 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61.32%,远高于公司营收的增速。

  报告期内,公司AC-DC芯片贡献的毛利分别达2150.78万元、3029.13万元、7916.03万元和1468.76万元,占主业毛利的比例分别达 69.51%、80.57%、85.31%和 85.13%,是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一年汇聚十余家机构

  受益于快充市场的高速发展,硅动力成为资本机构追逐的热门标的,报告期内,公司估值快速增长科创板上市标准。

  招股书显示,2019年报告期期初,硅动力尚是股本总股本4640.97万股,按其内部股权转让价格计算估值不足一道的小规模公司,从2020年12月开始,公司受到外部投资者的青睐。

  2021年1月,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至5500.88万元,新增859.91万元注册资本吸引了惠友创嘉、润科投资、创维海河、创智战新、顾文军、同创伟业、揽月投资马友杰等多个投资者,按照增资价格7.54元/注册资本计算,硅动力增资后估值快速升至4.15亿元。

  2021年12月,公司再次决定增资,将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5775.92万元,新增275.04 万元注册资本分别由芯创智享、海创汇能、创维海河、君海荣芯、新潮创投、创智战新、上海超越摩尔、马友杰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认缴,增资价格高达29.09元/注册资本,公司估值因此攀升至16.80亿元。

  2022年2月,公司再次增资,将注册资本增加至5990.98万元,新增215.06万元注册资本由君润硅、高投毅达、紫金文投、上海超越摩尔、中科产发、鸿山众芯、君慧合、海南超越摩尔等机构投资者以总计7000万元认购,增资价格为32.55元/注册资本,硅动力的估值上升至19.50亿元。

  据记者统计,仅在最近一年之内,硅动力就突然新增13家机构股东,均因“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快速入股公司,带动硅动力估值直接攀升至近20亿元估值。

  报告期内,硅动力因增资事项共计融资金额高达2.15亿元。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硅动力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6.84%、30.94%、20.21%和16.25%,各期期末资产负债率呈不断下降趋势,截至2022年一季度,公司4.13亿元总资产中,货币资金就高达1.70亿元,此外还有理财产品为主的交易性金融资产7985.28万元、应收票据2292.54万元、应收账款4138.29万元。

  外部机构增资下,硅动力不仅获得了估值大幅增长,同时连续的融资也给公司带来了充足的流动性。这意味公司目前并不缺乏运营资金,那么公司的经营规模是否也已水涨船高?

  从员工人数来看,硅动力的经营规模在报告期难言已有大幅改善,报告期各期公司的员工数量分别为101人、100人、119人和118人,即三年多时间公司员工人数仅增加十余人。而此次融资如果成行,硅动力将再次获得近7亿元的融资,此类规模的员工构成能否引领公司稳定高增长?

  单一产品有几分优势?

  作为科创板拟上市公司,硅动力在招股书风险项中罕见率先提示业绩可能无法保持高速增长。硅动力认为,报告期公司实现了营收快速增长,但未来若出现市场环境变化、产品竞争力下降等导致销售数量、价格下降,或发生上游产能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导致采购成本上升,或因收入结构变动导致高毛利率产品收入占比下降,公司将面临业绩无法保持高速增长。

  风头正劲的快充芯片公司,硅动力为何会有如此担心,查阅其招股书不难发现,事实上还与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和自身产品构成难脱关系。

  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根据Omdia的数据,2019年全球前十大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均为国外厂商,该十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2%。国外厂商由于起步较早,凭借资金、技术、客户资源、品牌等方面的积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主导地位。

  境外可比的同行业公司中,2021年PI(帕沃英蒂格盛)当年实现营收达7.03亿美元、净利润为1.64亿美元,ON Semi(安森美)营收67.40亿美元、净利润10.11亿美元,TI(德州仪器)营收183.44亿美元、净利润77.69亿美元,MPS(芯源系统)营收12.08亿美元、净利润2.42亿美元。

  境内主要同行业上市公司中,2021年芯朋微(688508.SH)当年营收7.53亿元、净利润2.01亿元,必易微(688045.SH)营收8.87亿元、净利润2.37亿元,晶丰明源(688368.SH)营收23.02亿元、净利润7.11亿元,圣邦股份) href=http://stockpage.10jqka.com.cn/300661/>圣邦股份(300661)(300661.SZ)营收22.38亿元、净利润6.89亿元。

  无论从营收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上,与同行业头部公司相比较,硅动力仍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

  另一方面,从研发实力上,硅动力虽然声称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拥有核心技术8项,专利68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44项,实现了多项科技成果,但是与上述同行业公司相较,公司的规模仍微不足道。

  报告期内,硅动力的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1201.54 万元、1321.58万元、1808.64万元和506.60万元,占公司各期营收比重分别为12.36%、11.55%、7.46%和9.74%。而境内同行业的上述几家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在2021年分别为芯朋微2.38 亿元、必易微1.66亿元、晶丰明源5.24亿元、圣邦股份7.16亿元。即使2021年研发投入最少的必易微的研发投入规模也是硅动力的近十倍,其研发团队也达到148 人规模,相当于硅动力的三倍。

  报告期各期,上述同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平均值分别为12.11%、13.93%、14.29%和19.65%,同样远高于硅动力各期的投入比例。

  对于研发投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硅动力认为主要原因是公司业务集中于电源管理芯片领域中的 AC-DC 芯片、DC-DC 芯片,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业务范围较广,多业务线的产品研发所需投入相对较高所致。

  但是对单一产品的依赖也给硅动力埋下了后续经营的压力。报告期硅动力九成的营收依赖AC-DC 芯片和 DC-DC 芯片两类产品,其中AC-DC 芯片更是贡献了85%左右的利润。产品种类丰富度较低,下游应用领域同样较为单一,若硅动力新产品研发进度或成果不及预期,将给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对此,硅动力表示,我国电源管理芯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多采取由单一产品向多品种转变的策略,即通过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并具有较强竞争力后,逐步向其他细分领域拓宽,公司目前的单一产品格局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目前,公司正在研发高集成数模混合电源管理芯片、无线充电芯片等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拓宽应用场景,从而不断满足下游市场需求并提高公司经营规模。

  但是硅动力同时提示称,若公司不能正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不能及时根据客户需求研发新产品,公司可能遭遇国外领先厂商和国内市场参与者的双重竞争,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编辑: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