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光伏级EVA供给短期偏紧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加入日期:2022-8-2 7:08:5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8-2 7:08:58讯:

  虽然近期价格出现波动,但光伏级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近两年供给或偏紧。上海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益于下游光伏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国内EVA光伏胶膜料现货较为紧张,业内龙头企业目前订单情况较好。

  “近两年国内光伏等行业快速发展,虽然7月初光伏EVA价格出现下滑,但目前市场价格已逐步企稳,公司EVA产品价格处于较高位置,我们对EVA产品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保持乐观。”近日,有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对于未来光伏级EVA价格走势,多家券商最新研报认为,EVA是光伏需求最短板,看好未来1至2年光伏级EVA景气度。由于国内新建EVA产能落地仍需时间,本轮由下游需求主导的EVA行情将有利于EVA龙头企业,优先受益于这一波高景气。

  供给缺口为何短时不能解决?

  EVA在光伏行业中主要用于生产EVA太阳能电池胶膜。

  就产能而言,根据卓创资讯数据,上半年国内EVA产量约78万吨,由于国产化率的提升和海外EVA供需紧张,今年1月至5月国内EVA进口量为44.3万吨,同比下滑13%。

  价格方面,据百川盈孚数据,8月1日,国内EVA均价约2.5万元/吨,较6月的2.6万元/吨的高点微降,同比上涨约35%。

  “7月初,光伏EVA价格确实有下调,到7月中旬市场价格逐步企稳,部分低端牌号窄幅反弹,市场部分现货供应偏紧,主流市场低价成交有好转,下游采购刚需跟进为主。”近日,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总体来说,近期国内EVA市场基本面一般,不过从长期来看,业内认为其供需偏紧的局面将支撑行业的高景气度。”

  EVA供给缺口有多大?据权威机构估算,2022年国内EVA供给量为243万吨。按照全年光伏约235GW装机预测,全年EVA需求量在258万吨左右,其中光伏级需求120万吨。全年缺口15万吨,预计今年四季度缺口更大,EVA价格或有超预期上涨。

  国信证券最新研报认为,到2025年,全球光伏级EVA的需求量或达200万吨以上,高端光伏级EVA供需紧张格局将进一步加剧,两年内EVA行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周期,看好EVA价格未来中长期继续上涨。据其估算,2022年至2024年按照235GW、300GW、360GW新增光伏装机测算,对于EVA需求分别为120万吨、150万吨、180万吨,在全球能源短缺背景下,需求端仍有较大超预期可能性。

  为何光伏级EVA短期不能解决?主要是投产周期长。据了解,EVA装置建设周期在3年左右,2024年底之前,国内只有宝丰能源等少数企业有投产计划,新增产能约75万吨。据估算,2022年至2024年,我国光伏级EVA产能上限分别为47万吨、65万吨、83万吨,产能依旧不及需求。而且,新增产能还面临投产时间、VA(乙酸乙烯酯)含量不能满足光伏级需求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海外新增产能方面,扩产或新投产的公司较少,带来的产能增量不明显,所以短期内EVA并不会出现供给平衡。

  行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光伏级EVA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行业壁垒。“产出光伏级EVA和量产光伏级EVA之间存在概念差异,长周期连续稳定地批量生产合格光伏级EVA的难度较大;并且考虑到产品下游存在一定的验证周期,产品质量在合格稳定的前提下还需具备长期批量供货的能力才得以进入客户的供应链,因此在光伏级EVA行业中新厂家的诞生并不容易。”一位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只有斯尔邦、联泓新科荣盛石化等少数企业具备光伏级EVA产能。

  东方盛虹子公司斯尔邦拥有30万吨/年EVA产能,其中,光伏级EVA年产能超20万吨,占全球光伏级EVA产量的28%,已覆盖福斯特、海优威等光伏胶膜领域龙头企业。据悉,斯尔邦还在规划建设75万吨/年EVA产能(包括60万吨光伏级EVA和15万吨热熔级EVA),投产后,将实现EVA百万吨产能。

  近日,荣盛石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光伏EVA权益产能超15万吨/年,公司高度重视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机会,并在积极布局新的EVA产能。公司现有EVA装置具有单装置产能大等优势。据悉,公司EVA装置于去年12月28日产出光伏级EVA产品,并实现对外销售。

  联泓新科具备15万吨EVA产能。7月30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公司EVA装置技术升级扩能改造后,年产能增加约3万吨;改造后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光伏胶膜料排产比例超过80%,实际排产会根据不同牌号产品的市场需求及盈利情况灵活调整。

  联泓新科正在持续完善产业链,计划建设9万吨VA项目,目前已完成安评、能评、环评等手续,预计2023年上半年投产。VA是EVA上游重要原料,建成后公司EVA所需原料将实现全部自供,有效降低原料成本,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