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资管新规全面实施“元年”银行理财呈现七大亮点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

加入日期:2022-8-19 21:07:0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8-19 21:07:05讯:

  8月19日下午,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限公司举行《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以下简称《半年报告》)发布会。《半年报告》以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大数据为基础,全面总结了2022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并分专题对理财产品、理财投资者及市场机构与服务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

  银保监会创新部副主任刘智夫,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党委副书记、总裁成家军,农银理财总裁段兵,中银理财总裁宋福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等多位领导、嘉宾出席发布会并讲话。

  银保监会创新部副主任刘智夫:

  持续加强理财业务日常监管与风险防控

  刘智夫表示,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在监管部门的政策引领以及市场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银行理财行业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了回归本源、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良好改革效果,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基本完成,保本理财产品实现清零,净值型理财产品大幅增加,同业理财和多层嵌套大幅减少,为银行理财业务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后的第一年,银行理财行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呈现七大亮点:一是理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理财业务转型持续深化。二是稳步推进理财公司改革,专业化格局日益凸显。三是稳妥开展养老理财试点工作,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日益丰富。四是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投资收益总体稳健。五是多途径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六是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效能持续提升。七是理财登记中心积极发挥作用,助力行业规范化发展。

  刘智夫表示,2022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下半年,银保监会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加强理财业务日常监管与风险防控,推动理财业务合规健康发展。一是持续推动理财公司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二是切实履行受托管理职责与信义义务。三是持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四是理财登记中心要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总裁成家军:

  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

  “2022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坚持严格落实监管要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强化金融服务、养老保障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成家军表示,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总规模达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交出了一份硕果累累的半年报告。

  成家军表示,总体看,2022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呈现了六个方面的主要特点:第一,监管规制持续完善,监管监督力度不断强化;第二,理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净值化程度持续提升;第三,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大,满足人民多样养老需求;第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理财探索绿色金融;第五,理财公司稳步发展,成为行业重要力量;第六,投资人数持续增长,投资收益基本稳健。截至2022年6月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145.40万个,同比增长49%。

  成家军表示,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作为理财行业监管支持与市场服务机构,始终坚持“服务监管、服务市场、服务投资者”的职责使命,不断为理财市场规范发展贡献力量。上半年,在监管部门指导和行业机构支持下,理财登记中心开发养老理财管理系统(一期),协助开展超额退回工作,配合养老理财试点工作开展;与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举办“3·15理财知识进万家”投资者教育保护宣传活动,向广大理财投资者普及理财知识,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上线理财产品中央数据交换平台(二期),持续做好中国理财网及理财行业信息披露平台建设等工作,在支持理财业务监管、提升理财市场服务水平、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银理财总裁段兵:

  前7个月实现净利润14.5亿元

  段兵表示,今年是资管新规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也是银行理财全面采用“净值化运作+市值法估值”的元年,银行理财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以理财投资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居民创造正向财产性收入,助力共同富裕。

  农银理财成立三周年以来,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农银理财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凭借稳健的经营理念、专业的投资运作,打好了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收官战”,也迎来了理财行业全面净值化的“开门红”。

  一是经营绩效稳健向好。截至7月末,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双双突破160亿元大关,前7个月实现净利润14.5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资本回报率(ROE)、资产回报率(ROA)等财务指标均位于可比同业前列。

  二是产品转型有序推进。受母行委托管理的预期收益型老产品已压降到1600亿元左右,保本产品已全部清零。截至7月末,农银理财管理产品时点总规模21333亿元,其中净值型产品突破2万亿元。

  三是产品竞争力同业领先。公司倾力打造“农银六心”产品体系,三年来累计为客户创造理财收益超过2000亿元。

  四是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

  积极研究优化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公司的模式路径

  “2022年是资管新规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上半年,面对内外部多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金融市场波动加剧,银行理财在经历短暂回调之后继续稳健前行,成绩来之不易。”董希淼称。

  他同时表示,从《半年报告》看,上半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明显。个人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为35.51%;风险偏好为三级(平衡型)、四级(平衡型)和五级(进取型)的投资者数量占比同比均有所下降。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主要集中在一级(低)和二级(中低)风险等级上,合计超过90%,而且一级比例较年初上升5个百分点。

  从理财产品类型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同比增长20.22%,占比93.83%;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同比下降5.69%,占比仅为0.27%。

  “银行和理财公司从客户需求出发,根据市场变化,适时主动调整产品及投资风格当然是对的,近期还看到少数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但在低波动高收益资产十分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一不可能的三角中做好动态平衡,将是一个长期的巨大挑战。”董希淼称。

  值得一提的是,《半年报告》显示,上半年农村金融机构新发产品5652只,占全市场比例达到37.30%,成为新发产品数最多的机构类型。

  董希淼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严把理财公司“入口关”,坚持标准不放松,稳步推进理财公司批设工作。同时,建议积极研究优化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公司的模式路径,更好地满足中小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强烈愿望,努力消除银行体系的“马太效应”。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