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香港贸发局钟永喜:大湾区要打破人员、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等壁垒配置全球资源

加入日期:2022-8-15 16:03:3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8-15 16:03:31讯: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继续保持繁荣稳定。作为香港特区政府推广和促进香港贸易的法定机构,1966年成立的香港贸发局目前在内地有13个办事处,承担着帮助香港企业拓展内地市场,以及助力内地企业走向世界、对接全球商机的职责。

  近日,香港贸发局内地总代表钟永喜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当前,国际形势给香港贸易和经济带来不少压力。但香港背靠祖国,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将是香港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重要强心针。在谈到香港与内地的双边贸易发展趋势,他还表示,香港跟内地的贸易关系不只是两边关系,要在一起共建全球供应链。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化中,在钟永喜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真正的优势是一国两制,是叠加起来的优势,而不单是每个城市独有的优势。大湾区要打破人员、资金、技术、货物、业务发展和信息流通的壁垒,打通境内境外的筋脉,配置全球资源。

“香港跟内地的贸易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两边关系,而是在一起共建全球供应链”

  财联社:回归25年来,香港贸易发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尤其是香港与内地贸易情况如何,有哪些特点?

  钟永喜:自从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在中央支持下,香港战胜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在内的多次挑战,依然保持着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与内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1997年,香港GDP总值1.37万亿港元,人均GDP为19.20万港元,到2021年,香港GDP总值2.86万亿港元,人均GDP超38万港元。

  一直以来,香港贸发局承担着香港贸易和内地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帮助更多的港企进军内地。我们看到商务部近期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03—2021年,内地与香港的进出口总额由874.1亿美元增至3603.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2%,这也充分说明内地是香港最大的服务贸易伙伴,香港也是内地利用外资最大来源地。

  多年来,香港从传统贸易模式逐渐探索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科技贸易等,整个过程是跟国家发展同步的,当前内地很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香港也在积极探索这方面,打造新的应用场景。

  财联社:对于未来香港与内地的双边贸易发展前景,你的判断是怎样的?

  钟永喜:当前,内地是香港的最大贸易伙伴,对于未来香港与内地双边贸易发展趋势前景,我的判断是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

  面对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现在内地很多地方的工厂都有招工难的问题,因为成本上来了,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价土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角色,逐步开始全球布局,在海外设立园区和生产基地,包括在东南亚和非洲等,部分产品从“在中国制造”变成“由中国制造”(Made by China)。

  香港和内地的经贸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过去我们用中国的资源供应西方的市场,未来双方要用全球的资源来供应全球的市场。而且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传统贸易是将产品运输到欧美市场,再到商场上架,整个流程到消费者手里可能就好几个月了,但未来可以以“就近生产”模式,在东南亚或非洲设置园区,将大大缩短物流供应链时间。

  关于未来的趋势,会从传统的出口贸易转成离岸贸易,打造的不仅仅是智慧供应链,而是智慧供应链生态圈,每个企业在生态圈里都有自己的角色。香港跟内地的贸易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两边关系,而是在一起共建全球供应链。

“粤港澳大湾区真正的优势是叠加起来的优势,而不单是每个城市独有的优势”

  财联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深化中,据你了解,当前香港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情况如何?对于如何更好得推进大湾区建设,你有哪些建议?

  钟永喜:当前,越来越多的港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港资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外资企业占比最多。

  以中山市为例,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以来,港企在该市投资了23个项目,投资金额超200亿元,促成了翠亨新区文旅生态城、富元项目、维龙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贸供应链管理及结算中心等项目签约,推动香港与中山市的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合作发展。

  位于深圳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也值得一提,该合作区聚焦与香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目前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2021年前海合作区(扩区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55.7亿元,同比增长10.5%。2021年,前海合作区港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6%。

  以前大湾区合作时,通常会介绍每个城市的各自优势,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真正的优势是一国两制,是叠加起来的优势,而不单是每个城市独有的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个地区,三种货币,三个法律制度,正因为不同,才可能产生协同。大湾区要打破人员、资金、技术、货物、业务发展和信息流通的壁垒,打通境内境外的筋脉,打造一个有市场活力的营商环境,以大湾区作为一个平台,配置全球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外,还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因此贸发局也经常组织港企走进大湾区各个城市考察调研

  缩短创新周期,是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粤港澳大湾区,有非常完整的供应链,有覆盖全球的航运、空运的网络,内地有非常庞大的市场,可能有些科研成果在外国某些地方,从研究到产品可能要花两年时间,但在粤港澳大湾区,半年就可能研究出这个产品。要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市场、完整的供应链,能帮助全球科技成果、科技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缩短他们的创新周期,粤港澳应打造一个服务全球科技成果转化的大湾区。

“营商环境的变化也让越来越多港企愿意来到内地市场”

  财联社:据你观察,与25年前香港企业北上相比,如今港企北上出现了哪些不同点?

  钟永喜:在投资领域有很大变化,早起港商来内地投资以制造业、房地产等为主。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签订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香港服务业进入内地的门槛被大幅放宽,如今包括文化、教育、医疗等行业都能看到港企的身影,港企也成为很多地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

  此外,营商环境的变化也让越来越多港企愿意来到内地市场。25年前,港商到内地进行投资时会面临门槛问题,我们会帮助他们筛选投资场所、办理企业落地手续、申请牌照、税务登记等,流程繁琐,经手部门多,有时候光盖章就需要盖几十个。如今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门槛逐渐放低,简化办理的手续流程,过去几个月办理完,如今可能只需要几天,甚至一天就办好了。

  财联社:未来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方面,贸发局有哪些规划?

  钟永喜:香港贸发局是为港企而服务的,港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就会让香港发展的好。为了帮助香港企业更好对接国家发展战略,贸发局做了一系列工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开始开展的“香港企业内地发展支援计划”,以大湾区为重点,通过香港贸发局内地的13个办事处,联合商会、专业人士协会及青年创业协会等港人在内地的商贸组织,举办培训、交流、商务考察及宣传推广活动。另外,这几年也会持续带领港商参加在内地举办的国家级贸易平台,比如消博会、服贸会、进博会等活动并设立香港馆,推广香港的产品和服务。

  与此同时,贸发局也同步开展“内地企业国际化服务计划”,为内地企业提供一系列菜单式服务,鼓励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走出去”,用好全球人才、资金和市场,配置全球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

  贸发局今年还将陆续在大湾区重点城市推出“连线大湾区”系列活动,涵盖基建发展和房地产相关服务、法律和金融领域,全方位协助香港服务业探索大湾区机遇。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