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7-30 8:27:15讯:
每日优鲜的总部办公地,最近才刚从北京的望京搬到26公里之外的顺义区博润科技园2号楼。新办公室里,装修的“新气”还没散尽,一场“地震”就已袭来。
搬迁的目的是“省钱”。原以为这是个背水一战的故事,没想到却上演了一桩震惊业内外的“事故”——这家生鲜电商企业不可逆转地陷入了资金危机。
7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每日优鲜北京公司的新所在地,遇到已经连续前来要债8天未果的供应商郭女士。她在每日优鲜南京部供应盒饭,已经被欠了7个月货款,共计32万元。而郭女士所在的供货商微信群里,还在不断跳动着各种供货商的欠款接龙。
就在一天前(7月28日), 堪称每日优鲜立命之本的“前置仓”业务正式对外宣告被砍,随即传出“就地解散”的会议录音和多名员工的离职截图。
即便每日优鲜方面当日仍对外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前置仓业务进行了调整,次日达和其他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显然,这次业务调整已经不能仅用“断臂求生”来形容了。办公室前台赫然树立着的公司“奋斗文化”宣传牌上,“敬畏每一分钱”的警示,此刻显得格外刺眼。
每日优鲜站在生死十字路口。
每日优鲜大堂宣传牌上赫然警示着“敬畏每一分钱”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王紫薇摄
“解散”
24小时内,事情的走向让人猝不及防。
7月29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每日优鲜北京顺义办公所在地。园区周围有不少人聚集。园区保安拦住记者,说接到通知,必须刷脸才能进去,刷卡也不行。
在园区内其他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来到每日优鲜的办公楼。
5层大楼已经人去楼空,每日优鲜的合作物业在打包公司绿植,一楼办公区的灯没有开。合作物业告诉记者,他们“站完最后一班岗”也是为了拿到工资,每日优鲜也拖欠了他们公司不少钱。
每日优鲜北京办公楼一楼区域,图片来源:每经记者王紫薇摄
接待处的沙发上坐满了来催要货款的供应商。
记者在一个供应商群里看到, 1个小时内,群内的成员增加了近100人。目前为止,群内尾款催收的接龙来到了第87位,多数欠款在40万到100万。
一位每日优鲜员工现场告诉记者,他们6月份的工资被推迟到了本月28号发放。结果27号下午下班之后,公司通知因空气原因让居家办公。有的同事28号上午想来公司拿电脑(工作),结果发现公司大楼的门被锁起来了。
7月28日晚间,记者看到每日优鲜小程序上生鲜等品类还很充足,但北京地区已经无法提交订单。而在成都的消费者小雪(化名)发现,每日优鲜的小程序及app已经瘫痪,重复刷新仍停留在需要“重新加载”的页面上。
7月28日,每日优鲜的小程序首页发布一则服务变更通知,配送时间由原来的最快30分达改为仅最快次日达,配送范围为全国均可配送。有消息称, 每日优鲜30分钟极速达业务全国关停,仅余次日达服务。
对此,每日优鲜方面回应《每日经济新闻》:“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前置仓业务进行了调整,次日达和其他业务不受影响。”
7月28日上午, 每日优鲜极速达被关停的消息被官方证实之后,当天下午,裁员动作也同时开启。 在脉脉平台,记者看到认证为前每日优鲜员工的网友发帖:“每日优鲜上一波裁员的赔偿金不发了, 在职员工6、7月份的工资也没了。社保断缴……高层失联。” 另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每日优鲜仍有员工6、7月份的工资未发放,社保与公积金也存在断缴情况。对此,每日优鲜HRBP介绍称, 7月的社保公积金将依然由公司缴纳,但是8月就需要自行缴纳,社保公积金的补缴优先级会高于工资。
对于“公司解散”“员工离职”等消息,每日优鲜工作人员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 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通过每日优鲜内部人士了解到,28日下午2点,每日优鲜召开了线上会议, 告知参会员工新一轮融资尚未到账,无法于约定期限支付员工被拖欠工资。
这位内部人士因为出外勤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及其他高层也未露面。 “官方是没有得到这两个(解散)的字眼,业务确实于昨晚(7月27日)进行了调整。”这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不宣布解散或许出于法律层面的考虑。
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没有依法解决好员工经济补偿问题,税费问题,公司无法完成解散。
“宣布解散的下一步需要进行清算。通过清算,清理公司财产,清偿债权债务,缴纳税费后,股东才能分配剩余财产,从而注销公司,最终消灭其法人资格。对内需要依法补偿员工,结清工资社保,缴纳拖欠的税费;完事对外发布公告,登记债权,清偿债务等事项。”他说。
许浩同时告诉记者,如果资不抵债,比如公司员工的社保结不清,公司无法依法解散,可能会入破产程序。 “进入这个流程,职工工资、社保是被优先支付的,其次才是有抵押的债务,普通债权,税费等问题。关掉一个公司比开一个公司复杂得多。”
前兆:不到3年巨亏近100亿元
对于此次前置仓业务的关停,使用每日优鲜超过3年的消费者飞飞(化名)没有很意外。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每日优鲜的极速达在今年上半年已经陆续出现了关停的苗头。
飞飞在杭州居住,他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在每日优鲜平台下单时已经发现,每日优鲜不提供即时配送服务了。
“刚开始以为是疫情影响,后来疫情退了之后,好像也只有生姜蒜这些可以即时送,更多(品类)配送时间都是24小时。”飞飞说,他在每日优鲜的最后一单是今年4月初,之后他换到了其他平台。
久谦中台专家纪要显示,每日优鲜内部将业务划分为三大模块,即前置仓、零售云以及菜场业务,前置仓板块最大,这个板块还包含了“便利购”与“每日一淘”两条业务线。此次前置仓业务调整意味着,每日一淘以及今年每日优鲜开始押宝的便利购,两条业务线都被波及。
每日优鲜进入2022年一直过得磕磕绊绊。5月,每日优鲜因股价跌破1美元/股,以及未能及时披露财报,收到了纳斯达克的两份警示函;5月和7月,每日优鲜进行了两轮裁员,并因拖欠供应商款项被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532万元。
在此次前置仓业务被关停之前,每日优鲜2021年财报及第四季度财报迟迟没有发布。但值得一提的是,单就2021年而言,每日优鲜也并非没有转机。
据每日优鲜此前给记者提供的官方数据,在美国会计准则下,公司净亏损在2021年第三季度环比降低了39%,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净亏损率环比缩窄5.2个百分点。2021年第三季度,其付费会员贡献收入同比增长了800%。
与此同时,去年11月份,据机构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材料,贝莱德(BlackRock)旗下基金在去年第三季度增持了每日优鲜。此外,美国关注中概股及电商的大型机构Penserra Capital Management LLC及Geode Capital Management也在去年增持了每日优鲜。
林岳认为,关闭前置仓业务,意味着每日优鲜在供应链、资金链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前置仓的配置很重,包括店面租金、冷冻冷藏等电费、加工和配送人员,整体成本是非常高的,烧钱速度非常快。”林岳告诉记者。业内公认前置仓模式非常烧钱,这也让每日优鲜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财报数据显示, 每日优鲜2018年至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10亿元、16.50亿元。3年合计亏损将近70亿元,如果加上2021年前三季度亏损的30.18亿,则合计亏损近100亿。
显然,资金链断裂是每日优鲜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
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接受微信采访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接导致这次崩盘的原因在于,行业迎来监管之后,不再有风险资本看好生鲜赛道,导致每日优鲜在二级市场不被看好,无法继续增发融资。
“到了临界点,被银行锁了资金,不向上游供应商付款,导致供应商危机。供应商断货,又导致消费订单持续下降,营业收入下滑,现金流进一步恶化。”他说。
李成东认为, 每日优鲜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长期的恶性竞争。“价格战导致了每日优鲜的长期亏损,亏损总额超过了融资总额。”
前置仓
造血盈利,一直是困扰生鲜玩家的“命门”。
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盒马CEO侯毅多次公开对前置仓模式提出质疑。他认为,前置仓模式除非大规模的物流收费把成本收回,有可能会实现盈利,“但就今天的格局来说,是还没有实现盈利的玩家的。”
回顾起来,前置仓曾救过每日优鲜的命。
2014-2019年期间,生鲜电商先后成立,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有玩家出局。据公开数据,仅2016年一年,就有14家生鲜电商倒闭。
每日优鲜能活下来,靠的是其首创的“前置仓+即时达”抢出来的赢面。创始人徐正曾在公开信中表示,“烧钱做规模并不难,但没有意义。”
徐正很清楚前置仓烧钱,他曾算过一笔账,结论是:从租金、人工、损耗方面来看,前置仓都值得投入。
业内人士认为,前置仓并不是不可以跑通。但每个前置仓活下来的前提,在于订单量。
庄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自营前置仓在一二线城市是可以跑得通的模式,在低线城市无法支撑前置仓模式,主要原因就在于订单规模。“订单规模对于一个商业模式来说是最核心的,规模太小就无法提升供应链能力。”他说。
李成东也认为,前置仓模式跑通的关键点在于“订单平衡点”。 他认为,一个前置仓站点需要1000单来支撑。
久谦中台于2021年7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在设置前置仓设立点时,每日优鲜的北京前置仓选址取决于市场所在的位置,并将单量作为评判前置仓增减的依据。
每日优鲜在华北地区前置仓平均单量为600-700单,华东地区单量为500单,每个前置仓平均含员工8-12人。北京的单量达到1500+单的前置仓即需分仓,单量小于500个订单的前置仓需要关闭。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订单被稀释,每日优鲜的这个模型就被破坏掉了。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美团买菜的加入,以及传统商超更新后转做线上,让每日优鲜主打半小时配送的心智优势缩小,市场竞争恶化得比大多数要快得多。”李成东说。
对于侯毅提及的物流成本,林岳也认为这部分消耗巨大。提及每日优鲜关闭极速达业务,他告诉记者,对于生鲜商品来说,极速达和次日达对于仓储、配送、运力、履约模式的要求差别很大,前者的成本更高。
不仅仅是每日优鲜一家的前置仓模式开始失灵。根据公开信息,2021年9月,叮咚买菜共在37个城市铺设了前置仓,今年也曾传出一波关停潮。
叮咚买菜相关负责人当时回应表示,关闭天津业务是公司正常业务调整,前期在安徽等个别前置仓变动也是正常业务调整,调整规模较小,并未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虽然前置仓此次受到了质疑,庄帅仍然认为,前置仓模式是可以盈利的。“我认为自营前置仓是可以盈利的模式。社区团购模式也会长期存在部分低线城市。本地生活的即时零售也将长期存在。这些业态目前看互补性很强,所以会长期并存。”
希望
“零售就是撅着屁股捡钢镚儿的生意,把钱当钱。 ”每日优鲜文化宣传牌上对于“敬畏每一分钱”的释义,曾为外界所熟知。
前置仓虽是每日优鲜的主要业务,但不是全部。
敲钟前夕,每日优鲜战略升级,表示自己不再局限于生鲜电商,而是向社区零售进军,并提出了(A+B)x N的战略。除了前置仓之外,零售云、智慧菜场两大新业务被给予厚望。
久谦中台的调查报告指出,未来智慧菜场项目或将独立运营,名为青岛每日菜场科技有限公司,每日菜场争取独立运营争取独立上市;零售云可能成立新公司,单独提供零售云服务,内部认为零售云可扩大每日优鲜的影响力。
目前在智慧菜场改造方面,每日优鲜运营的菜场达100个以上,营收在5亿元以内,营收点为租金,每日优鲜对菜场业务的盈利预期比较乐观。
同时,每日优鲜也将更多精力投放于零售云。零售云即一般概念中的SaaS平台,在后台提供基础性功能,由前置仓模型(RAIN)与模式复刻而来。
据报告,零售云已运行了5年,目前,零售云在三四线城市开辟了大型商超服务。零售云按照提成收费。
2020年下半年,据称已有1家以上的商超开始运营线上模式。
这份调查同时显示,零售云平台在三四线商超的推行与部署存在一些难点。线上平台的部署与运营较复杂,若商超的意愿不够强烈,便不会部署零售云平台。此外,不少商超使用的IT系统品牌较多,若使用零售云,每日优鲜需要进行统一的接口部署。
盈利模式看起来多种多样,但业内人士对每日优鲜的前途依然不乐观。
林岳告诉记者,此次每日优鲜释放出负面信号对品牌的影响巨大,若无资本支持,恐怕很难过关。庄帅认为,每日优鲜可能会有退市的风险。
今年7月,每日优鲜于官网主动披露,审计委员会对公司次日达业务部与第三方供应商和客户进行的某些“可疑交易”进行的独立内部审查已经基本完成。相关的涉事员工在审查前就已经向公司递交了辞呈。此次“可疑交易”导致每日优鲜2021年报告期内的某些收入在财报中记录不准确。
除此之外,在6月份,每日优鲜因为拖欠供应商16亿,被朝阳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532万。不过在近日,身陷“泥潭”的每日优鲜再迎一线生机。
7月14日,每日优鲜宣布,公司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 山西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公告显示,通过此次战略合作,每日优鲜和山西东辉将围绕农业运营、销售与营销交换各自的资源和最佳业务实践,并在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等全产业链进行一系列的战略合作。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