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宏观洞见】上半年流动性整体偏松下半年将逐步回归合理充裕——2022年下半年流动性展望

加入日期:2022-7-29 15:47:5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7-29 15:47:53讯:

  上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偏宽松,货币市场成交量显著上升,利率中枢明显下行;广义流动性初步企稳,但结构性仍有偏差,宽货币至宽信用的堵点明确。

  展望下半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从二季度的极宽转向边际收紧,保持流动性平稳偏宽的总特征,并逐步向合理充裕回归。社融主线将逐步切换至私人部门融资,预计增量财政政策将陆续落地,年末社融存量和M2增速将分别在10.8%和10.5%左右。

  一、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整体偏松,资金利率中枢明显下移

  2022年以来,货币政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根据宏观形势变化靠前发力,综合运用降准、上缴利润、中期借贷便利(MLF)、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灵活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上半年银行间流动性的状态可以按宽松程度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3月,流动性合理充裕。尽管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有过一轮降准降息,但1-3月货币市场流动性边际并未明显宽松,DR007月均值稳定在2.1%,与政策利率相近。

  第二个阶段是4-6月,货币市场流动性转为极度宽松,DR007的中枢由2.1%下行至1.7%附近,较政策利率显著偏低。背后的原因在于:第一,4-5月央行降准、财政留抵退税与支出为银行补充超储。4月2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外),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共释放超储5300亿元;5月1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人民银行联合举办的“留抵退税新闻发布会”,指出4月1日至5月10日已有9138亿元留抵退税款退至纳税人账户,其中包含央行累计上缴结存利润8000亿元,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第二,3月底局部地区疫情反弹后,融资需求放缓,经济活跃度进一步下降。4-5月份票据转贴现利率大幅下行、票据冲量明显,企业实际融资需求要低于融资供给,银行通过票据冲指标的现象严重。

  下半年,银行间流动性整体偏宽的总体特征有望延续,但4-6月异常宽松的环境将阶段性边际收紧。按照央行构建的“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附近波动”操作框架,DR007最终仍应收敛至政策利率附近。而从6月央行等量续作MLF、资金利率偏低但仍净投放跨季资金等操作来看,政策似乎也在控制资金利率收敛的斜率与速度,回归动力更多依靠需求。

  二、广义流动性初步企稳,宽货币至宽信用的堵点明确

  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6月,新增社融5.17万亿元,高于预期的4.65万亿元,单月增量位列有数据以来第4的高位,存量增速10.8%,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1.4%,预期为11%;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预期为2.4万亿元。在政策发力和疫情缓和共同作用下,宽信用效应初见成色。但我们也看到,上半年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并不顺畅,宽货币至宽信用的堵点明确,即需求不足,所以降低融资成本、提振需求将是后续货币政策的主思路。

  从单月数据来看,6月社融同比新增,主要由两部分贡献:一是6月份专项债集中发行,政府债券融资同比新增8676亿;二是人民币贷款同比新增7409亿。人民币贷款方面,有两点变化值得关注:一是企业信贷结构好转,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新增6130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净减1951亿元,主要受夏季基建开工高峰、基建企业配套融资推动;二是居民信贷萎缩情况有所收敛,居民户人民币贷款同比仅净减203亿元,相比于5月份同比净减3344亿元大幅好转,反映出6月份全国楼市销售边际回暖的趋势。

  展望下半年社融,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消退,企业经营回归正常,在政策力度不退坡的情况下,社融主线将逐步切换至私人部门融资,尤其是企业融资。而票据和短贷融资等可能短期内仍然偏高,主要在于当前经济修复进度并不快,经济完全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仍需要一段时间。此外,在二季度经济增速大幅偏离目标的情况下,下半年财政加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必要性上升,预计增量财政政策将陆续落地,如发行特别国债、提高赤字率、2023年新增地方债提前发行等,年末社融存量增速可能在10.8%左右。

  6月M2同比增长11.4%,环比提升0.3个点。一方面,由于信贷增长较多,银行对非银金融部门债权明显扩张;另一方面,6月政府债券发行较多,财政投放力量较强,银行对政府债权(净)明显扩张。从历史经验来看,政府债券发行较多时,M2往往会有冲高的特征。下半年在增量财政政策支持下,预计年末M2增速将在10.5%左右。6月M1同比增长5.8%,较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增速创下年内新高,地产销售与居民消费的修复、信贷的扩张派生等因素均有贡献。不过跨过半年末时点后,楼市销售迅速回落,尤其是前期亮眼的二线城市降幅较大,M1改善的持续性还需观察。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