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世卫拉响最高级别警报!俄国防部:猴痘病毒产生于美控实验室

加入日期:2022-7-24 9:01:1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7-24 9:01:10讯:

  据央视新闻23日晚间消息,世界卫生组织7月23日宣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21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委员会再次开会研判当前猴痘疫情,认为猴痘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截至目前,世卫组织一共宣布了七次PHEIC,分别为2009年H1N1流感疫情;2014年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2015~2016年寨卡病毒疫情;2018~2019年刚果埃博拉疫情;2020年新冠疫情;以及7月23日宣布的猴痘疫情。

  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上万例确诊

  6月23日,世卫组织召开关于猴痘疫情的突发事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6月25日,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暂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时世卫组织收到了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40例猴痘病例报告。

  但近一个月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猴痘病例。截至目前,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1.6万例猴痘病例。7月21日,世卫组织再次召开关于猴痘疫情的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但突发事件委员会未能就猴痘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达成一致。

  当地时间6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目前全球超过80%的猴痘病例来自欧洲,欧洲已成为当前猴痘疫情中心。

  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7月3日报道,美国传染病专家和公共卫生倡导者警告说,拜登政府对猴痘疫情的反应太慢,美国有失去对这种疾病控制的风险。

  警告称,美国政府对猴痘的反应,反映出该国在新冠疫情早期最糟糕的部分,即测试严重有限,疫苗推出缓慢,导致病毒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传播。专家表示,目前对猴痘的反应是“官僚的”和“缓慢的”,这意味着美国可能将无法控制住这次疫情。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美共检测出460例猴痘确诊病例。但专家表示,这个数字肯定是被低估的,因为许多可能被感染的人还没有机会进行检测。

  俄国防部:猴痘病毒产生于美国控制的生物实验室

  俄国防部当地时间5月27日发表声明称,尼日利亚境内至少有四所由美国控制的生物实验室,猴痘病毒即产生于这些实验室。此外,美方人员曾在乌克兰培训乌方人员如何应对“痘状”传染病。美国军人和医务工作者接种猴痘疫苗说明,美国政府将痘症病原体视为优先的生物传播媒介。

  俄国防部还表示,俄方呼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由美国资助的尼日利亚生物实验室。

  什么是猴痘病毒?

  7月1日,中国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整合修订形成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指南指出,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不直接接触动物的血和肉,必须彻底煮熟后才能食用。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以及在屠宰过程中,应佩戴手套及其他适当的防护用品。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什么是猴痘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一起了解↓↓↓

  猴痘病毒(MPXV)归类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对人类致病的4种正痘病毒属之一,另外3种是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猴痘病毒分为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两个分支。本次非流行国家部分病例病毒测序结果为西非分支。

  猴痘病毒的主要宿主为非洲啮齿类动物(包括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

  猴痘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在土壤、痂皮和衣被上可生存数月。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均可使之灭活,对次氯酸钠、氯二甲酚、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等敏感。

  1、传染源是什么?

  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是什么?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3、人群易感吗?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4、临床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5、可治疗吗?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皮肤、口腔、眼及鼻等部位清洁及湿润,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肤,以免继发感染。皮疹部位疼痛严重时可予镇痛药物。

  并发症治疗。继发皮肤细菌感染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根据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结果加以调整。不建议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出现角膜病变时,可应用滴眼液,辅以维生素A等治疗。出现脑炎时给予镇静、脱水降颅压、保护气道等治疗。

  多家A股公司回应猴痘相关产品投产进度

  随着海外猴痘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多,近期,互动平台上有不少投资者向相关上市公司询问涉猴痘产品的开发进展。

  明德生物(行情002932,诊股)21日表示,公司一直密切关注海外猴痘检测试剂盒市场需求,截至目前,已有部分客户开始试用公司产品,但公司暂未有猴痘检测试剂大批量订单,请投资者注意相关投资风险。

  易瑞生物(行情300942,诊股)表示,公司针对猴痘检测研发了一系列快速检测产品,但尚未销售,公司将密切关注猴痘疫情的发展。关于公司相关产品注册认证进展,公司将根据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关注公司相关公告。

  华仁药业(行情300110,诊股)20日回复投资者,公司全资子公司检测试剂产品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获得欧盟CE认证。公司以上产品尚处于市场开发阶段,目前,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疫情发展,加快推进产品上市工作。

  丽珠集团(行情000513,诊股)表示,公司自主研制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已获得欧盟CE准入,该产品可在欧盟27个成员国及认可欧盟CE资质的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为猴痘病毒感染的防控及诊治提供检测依据。目前公司暂未开展针对猴痘疫苗的研发。

  达安基因(行情002030,诊股)近日表示,公司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产品已获得CE注册证书,有对外出口。

  优宁维(行情301166,诊股)8日在互动平台回复,公司研发平台-杭州斯达特经过一个多月的研发攻关,近期成功研发出猴痘病毒抗原蛋白产品,该产品属于快速检测试剂产品的核心原材料。该产品属于新近研发产品,尚需市场反馈。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