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23次审议会议于3月25日召开,审议结果显示,以治疗感染性疾病为核心的创新药企业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盟科药业”)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今年过会的第85家企业。目前,盟科药业已经提交注册。
盟科药业是一家以治疗感染性疾病为核心,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业。招股书显示,盟科药业首个抗菌药产品康替唑胺片(实验室代码MRX-I,以下简称“康替唑胺”,商品名:优喜泰)是公司自主设计和开发的新一代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可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于2021年7月正式商业化。
入医保一季度,康替唑胺销售如何?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均为0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8632.72万元和-8680.58万元,这样的财务数据引发大量媒体对盟科药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重质疑。
上交所在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要求盟科药业说明,康替唑胺2021年6月1日获批上市后截至目前的销售情况,并结合上市后的销售情况进一步论述市场空间测算中关于销售收入预测的合理性。
盟科药业在回复函中介绍,产品康替唑胺商业化的初期定价为6500元/盒,患者日均治疗费用为1300元/天。康替唑胺于2022年1月起医保价格生效,进入医保后产品价格相比纳入医保前有较大幅度下降。2021年,康替唑胺的实现销售1842盒,实现营业收入766万元。2022年以来,随着盟科药业产品医保价格的生效及公司学术推广的持续推进,产品的销售量与销售收入均较上年有明显提升。盟科药业2022年以来至3月15日销售量为4547盒,大幅超过2021年下半年。由此可见,进入医保对于康替唑胺的销售来讲,是利大于弊的,对于盟科药业营收的影响如何,一个季度的销售只能让人管中窥豹,虽然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中公司给予了比较乐观的数据,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看盟科药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如何。
盟科药业表示,康替唑胺实际销售情况与市场空间测算之间不存在重大差异。如按照公司实际销售数量1842盒及单价6500元测算,公司于2021年7-12月实现终端销售金额为1197.3万元,年化终端销售金额为2394.6万元,略超过预测水平。2022年以来至3月15日,公司实现销售量为4547盒,高于测算水平。
上市委现场问询时也曾提出,希望盟科药业结合2021年和2022年至今康替唑胺的实际销售情况,说明对该产品未来销售预测的合理性。审核委员多次对此方面问题进行问询,可见上交所对公司财务数据审核的十分谨慎。
纳入医保,创新药企烧钱的解决之道?
在《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里有个“悖论”,即医药公司花了很大的投资研发出来的药品,本质上是为了赚钱,如果没有了资本的源动力,那整个医药界容易陷入一潭死水。创新药企“烧钱”是社会及媒体对他们的普遍印象,而现实中,那些所谓烧钱“烧”出来的特效药,往往价格高的离谱。对普通百姓而言,药是有了,治或不治,仍然是个未知数。
2021年12月,盟科药业的康替唑胺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被纳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是此次新版目录中唯一新增的具有新化学结构的抗耐药菌新药。
然而,对于药品已经纳入医保的盟科药业,也有很多媒体容易提出类似的质疑,“救命稻草”康替唑胺面临降价风险、“未来盈利能力存疑”等等。
实际上,2022年以来,随着盟科药业产品医保价格的生效及公司学术推广的持续推进,产品的销售量与销售收入均较上年有明显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达到了保障民生和企业营利双赢的效果。在这一方面上,有赖于我国对于医疗行业的改革,也是为创新药企提供了一条共赢的解决之道。
委托研究,CRO药物临床研究是行业惯例?
通过研读盟科药业的招股书,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方面是医药行业的委外研究(以下称CRO)制度。
据悉,CRO企业拥有大批药物研发各阶段的专业人才,可以供制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弹性分配。其次,CRO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因此也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相比药企研发部门来说具备经济成本优势。再者,临床试验需要与临床中心沟通并招募大量志愿者,大部分药企在这方面缺乏经验和渠道。
基于以上3点,研发外包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发模式,并且被越来越多制药企业所接受。委托研发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降低药物研发成本、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实现药物快速上市,这也是为什么研究外包制度已经成为了行业惯例,据财富商业洞察刊发的报告,2021年全球CRO市场的体量已经达到了627.5亿美元。了解这些行业“内幕”之后,盟科药业的委托研发费用占比较高便稀松平常了,而且根据盟科药业的招股书,其中有大部分主要是花费在了CRO的临床试验上,当临床试验完成之后,相关的CRO服务费用随之下降。
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得不说几乎没有企业能够独占上游到下游所有的部分,对于医药行业更是如此,走欧美药企走过的老路并没有问题,只有认识到了差距,才能够迎头赶上。
总体来看,盟科医药创业人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基因决定了盟科医药的研发风格不是典型的攫取价值的研发企业,盟科医药更关注在产品矩阵创造,以多重耐药性抗感染为核心,延伸其他专业领域,做技术的突破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本土的医药研发从最初的“仿标准”,到如今的“质量源于设计”之研发理念深入人心,从单纯的仿制到摸索着创新,走过了一段崎岖又艰难的道路。希望随着盟科药业上市工作的不断推进,公司能够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也希望其他医药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助力解决民生健康问题,为全球的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和创新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