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5-3 12:26:26讯:
42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报已全部出炉,一季度共赚5625.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1%。其中,36家营业收入、净利润实现双增长,16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超20%。
国有大行开局平稳,长三角城商行、农商行以亮眼成绩单掀起2022年“开门红”,不良贷款指标也多实现了连续“双降”,拨备增厚夯实了全年发展基础。
不过,近来疫情反复扰动,复工复产面临挑战,银行二季度的经营状况也受到外界关注。从银行业人士及分析人士的研判来看,近期信贷需求和投放情况总体良好,未受到疫情明显影响;而且正处在“宽信用-稳增长”过渡阶段,利好银行业,料银行业信贷结构仍将持续优化、市场利率料将稳中有降,银行上半年业绩或仍将保持稳健增长,但全年增速或承压。
长三角城农商行“领涨”
42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成绩单均已披露,其中,杭州银行、张家港行、成都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江阴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厦门银行、长沙银行、浙商银行这14家银行实现了净利润和营收的双位数同比增幅。这当中,杭州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增长31.4%、营业收入增长15.7%,这一亮眼业绩增幅也居于同业之首。
其中,两家股份行也实现高增长。平安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8%、营收同比增长10.6%;浙商银行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84%、营收同比增长18.4%,实现了今年开局的高增长。
邮储银行是唯一一家营收、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幅的国有大行。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国有大行开局平稳,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906.33亿元、887.41亿元、707.5亿元、577.51亿元、249.77亿元、233.3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72%、6.77%、7.42%、6.97%、17.81%、6.33%。
相比之下不难发现,今年一季度,部分经营优秀的区域中小银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年成绩单。城商行中如杭州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厦门银行等;农商行中如苏南地区的常熟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等,均录得营收、净利的双位数同比增幅。
而且,这些城、农商行多数来自长三角区域,以苏南地区的几家银行来看,张家港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苏农银行、江阴银行以及苏州银行均实现了同比双位数的高增速,其中的江阴银行净利、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0.6%和22.3%,更是交出了近年最好的一季报;而从不良贷款指标来看,多实现了连续“双降”,基本面保持良好。
基金理财“滞销”?增收利器表现不一
过去数年,随着居民财富管理尤其是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爆发,加上银行布局大零售转型赛道的厚积薄发,在息差整体承压情况下,财富管理、理财相关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成为营业增长的一抹亮色。
盘点银行一季度营收增长来源中的利息收入及非息收入构成及增速,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一季度净利润高增长的银行多数保持了其他非息收入的高增幅。
这之中,大行里,邮储银行一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53.3%;股份行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等在该指标上增速也明显提升,不过,规模基数较大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等则在一季度增速放缓了。
部分长三角区域的城、农商行则保持优秀,2022年一季度,宁波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94.94亿元,同比增长12.59%,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62.20%;实现非利息净收入57.69亿元,同比增长20.34%,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升至37.80%。一季末,杭州银行零售客户总资产(AUM)达4568.0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7.68%。杭银理财期末理财产品余额3283.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4%。
在年报及一季报业绩会上,杭州银行行长宋剑斌在回答投资者问时谈到非息收入对业绩的贡献,在财富管理布局上称,2022年该行将坚持“二二五五”战略方向,其中就明确“坚持实施财富制胜策略,坚持零售金融布局五位一体发展,实现渠道平台、客户生态两维提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受外围市场等多因素扰动资本市场,今年财富管理业务增长也在挑战中出现分化。
以中基协4月29日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1季度末,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前100强非货基金保有规模为7.88万亿元,较去年底的8.33万亿元缩水4421亿元,缩水幅度达5.31%。
这之中,12家银行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在千亿元级别,包括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邮储银行,环比上季度,光大银行退出千亿行列。
这种大背景下,“零售之王”招商银行的表现也不例外,一季度末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回落至7596亿元;一季度末的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为6798亿元,比上季度减少1112亿元。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拨备增厚
今年一季度,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这之中,宁波银行维持优异表现,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77%。
少数银行不良贷款率上行,其中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较上年末有所上升。总体来看,中部、西部部分银行不良率相对较高,不过同比上季度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对于不良率攀升,贵阳银行表示,不良率上升是因疫情影响下,部分行业风险呈现阶段性上升。这一原因也被其它银行的管理层在业绩会上所提及。
业绩会现场,在被问及资产质量承压等问题时,郑州银行管理层坦言,受宏观经济下行叠加洪水、疫情冲击,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受影响较为明显;而河南省产业结构中又以强周期中低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为主,且小微企业居多,这些都考验银行的经营和风控能力。财报显示,郑州银行不良资产风险持续出清,今年一季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80%, 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71.62%,较年初上升15.04个百分点,主要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业绩会上,郑州银行管理层称,今后,“一方面降密切关注受汛情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加强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判和准入;另一方面,坚持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式发展、特色差异化发展,推动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以求不断获得规模、盈利、风险的平衡发展”。
记者注意到,上市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308.25%,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580.09%;常熟银行、宁波银行、无锡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在500%以上。为增强风险抵御能力,33家银行拨备覆盖率高位运行。
为释放更多信贷资源,4月13日,国常会公告,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也有银行高管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适当降低大型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时解释,该要求主要是考虑让大型银行对中小型企业等实体经济增加更多信贷投放,扩大不良贷款的容忍度;而该行长期致力于服务中小型企业,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风控体系,“严格按照财政部要求的三阶段不同的风险状况来提取贷款拨备,不存在调低或者调高的情况”。
“宽信用,稳增长”,疫情影响有多大?
今年3月份来,疫情反复扰动,复工复产面临挑战,银行二季度的经营状况受到外界关注。
在业绩会上,针对3月以来江浙沪疫情对银行二季度信贷投放以及资产质量影响的情况,宁波银行行长庄灵君表示,“疫情对我们的日常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从近期市场调研、客户交流等情况来看,整体可控。”
关于信贷需求和投放情况是否受到疫情影响?4月初,苏州银行在接受机构调研时称,疫情对近期信贷投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住房贷款及消费贷款方面;但由于部分前期信贷需求延后投放,该行近期信贷需求和投放情况总体良好,未受到疫情明显影响。
瑞丰银行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介绍,疫情发生以来该行对重点行业及客户不定期开展排查,并及时进行预警,不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措施,预计未来资产质量总体将继续向好。
杭州银行也在业绩会上提出,深耕个体经营客群,坚持“抵押、信用、数据”三大支柱深度经营不动摇,巩固发展抵押贷基本盘,积极推进小额信用贷线下专营、线上数据驱动,控制好尾部客户风险和成本;加强实体经济服务,做强公司金融细分市场,以轻资本流量经营策略服务大客户,以过硬的风险识别和团队建设服务中小客户。
展望今年的信贷投放,在此前的业绩会上,浙商银行管理层介绍,初定计划是对公类信贷投放要保持总量适度增长的原则,具体包括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类先进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并为科创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撮合投贷联动等创新服务。
“二季度通常是各家银行信贷投放的缓和期,一般会弱于一季度。此外,对公贷款的到期还款也较多。”此前的业绩会上,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也表示,根据最近的排摸情况,对公资产项目储备总体较稳定,个人资产项目正在加大力度拓展,特别是个贷。具体在按揭贷款方面,交行仍有相对较大的弹性空间;从结构上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普惠小微、绿色信贷等领域;从区域上看,仍然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项目储备为主,兼顾中西部均衡发展。
而数位券商机构银行业分析师的研判时,当下正处在“宽信用、稳增长”过渡阶段,利好银行业;预计二季度融资环境整体将稳健略宽,银行业信贷结构仍将持续优化,市场利率料将稳中有降,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料上半年银行业绩或仍将保持稳健增长,不过“大概率难以保持去年同期上市银行普遍20%-30%的净利润增速”。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