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桂浩明:存款搬家为何踩刹车 郭施亮:回避退市股

加入日期:2022-5-28 8:49:49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5-28 8:49:49讯:

导读:
1 桂浩明:存款搬家为何“踩刹车”
2 刘柯:投资高回报消费更红火
3 郭施亮:回避退市股的“踩雷”风险
4 皮海洲:集中退市会不会“吓跑”长线资金
5 宋清辉:消费赛道投资需回归商业本质
6 应健中:筑底还在进行基本面已转暖
7 韩忠益:对标龙头中远海控的账应这么算


 1  桂浩明:存款搬家为何“踩刹车”
“存款搬家”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前两年股市表现不错,权益类的理财产品收益颇丰,于是也就有居民取出银行存款用于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等。那时就有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居民以银行储蓄为主的资金管理模式将会发生变化,相当部分的存款会转而投资理财产品,从而形成“存款搬家”的趋势。也有人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随着“存款搬家”现象的不断出现,资本市场也就有了较多的资金流入,为上涨行情打下坚实基础。翻阅那时的市场分析报告,的确有不少是把“存款搬家”看作是支撑股市上涨的一个重要理由。

  不过,近一年多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先是主要靠“存款搬家”带来的基金销售热明显降温,接着是居民银行储蓄出现了加速增长的态势,也就是说不但没有再往外搬,相反还有不少资金回流。前不久,几家大型商业银行纷纷下调了存款利率的上浮幅度,事实上是实施了降息。而具有准存款某些特征的货币市场基金,年化收益率也不断下行。但就是在这种市场存款利率持续回落的背景下,居民的存款余额还是在增加,过去曾经有过的“存款搬家”态势没有再出现。

  存款不再“搬家”,而且即便是在利率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是短期的,还是可能演绎为中长期的?要回答这一问题,还是要从经济运行的格局说起。

  这几年,中国经济遭遇下行压力,时下更是遇到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避险情绪会有所上升,对风险表现得较为厌恶。反映在投资行为上,自然会较多地倾向于资金安全系数高、收益较为稳定的存款及其派生品,至于对高风险的权益类资产等,则兴趣开始下降。而去年以来不少基金乏善可陈的经营业绩,更是让一些还有“搬家”想法的资金,断了这方面的念想。也正因为这样,即便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且同期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但人们还是压缩消费与投资而增加存款。这样一来,股市自然难以获得增量资金,基金募集困难,大盘成交量上不去,都与之有关。以前有种观点,认为凡市场利率下行对股市就会构成利好,因为这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全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从而会直接驱使资金离开低收益的银行储蓄,进入到风险投资的领域。应该说在理论上这样的推理是成立的,但如果考虑到降息的背景,特别是在这过程中市场风险偏好如果还在下降,就应该做进一步的分析了。至少从近期的市场实践来看,降息难以引发“存款搬家”是个客观现实。

  当然,降息毕竟压缩了储蓄收益,也会促使人们去研究与寻找风险可控而收益又相对较高的储蓄替代品。一段时间来,REITs产品在市场上受到追捧就很能说明问题。说到底,储蓄是否“搬家”,关键是看有什么地方可搬,现在股市也许吸引力不是很大,但REITs却因为既有可预期的收益,同时价格也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还是会吸引一些资金参与。这也说明,如果能够设计出可以满足在当前环境下人们有需求的产品,存款还是会搬过去的。只是现在这样的产品还太少,所以居民储蓄余额在近阶段还是会继续增加。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存款搬家”应该是大趋势,这不但符合国家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的初衷,同时也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经。问题是,“存款搬家”的前提是要有更好的投资途径,这在资本市场震荡比较大的背景下,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储蓄作为居民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现在需要的是创造条件让部分存款有序地进入投资领域。而这个进程在降息时本应该有所加快,但因为某些因素的制约,目前慢了下来。不过,这毕竟是暂时的现象,人们对此既要重视,也不必过于担忧,而推动适应这种局面的储蓄替代产品的出现,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需要花力气去做的事情。




 2  刘柯:投资高回报消费更红火
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为-11.1%,由于消费引擎是“三驾马车”的主力,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的65%,这无疑使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面临严峻的挑战。也正因如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已经形成从上至下的共识。

  今年以来,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领域的刺激政策不断,房地产和汽车等消费影响力大的领域都有利好频频加持。为刺激刚需入市,推动住房合理需求,目前除了几个一线城市外,很多省会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已经放松了此前的限购限价政策,房贷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也开始下调;而对于汽车消费的刺激也是措施不断,比如减免购置税,有的地方还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进行补贴。但是,决定需求端是否放量的关键不在这些政策力度的大小,而在于消费者钱包里的钱有多少,这才是能不能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而在短期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要让消费者敢花钱敢消费,则需要通过稳增长稳就业提振消费信心,以及让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落到实处。

  中国有2亿A股投资者群体,他们也是最有消费潜力的一部分人群。为什么这么说?一般来讲,能在股市投资的还是有几个闲钱的。深交所日前完成的2021年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显示,投资者证券账户平均资产规模达60.6万元,较2020年增加0.9万元,再创历史新高。虽然这个平均数对散户来说有“被平均”之嫌,但比起难以动用的不动产和以备不时之需的长期存款,这部分资金还是最有可能转化为消费潜力的“活水”。也就是说A股投资者是消费市场的“潜力股”,但近年来持续下跌的走势和不断缩水的账户抑制了这部分群体的消费欲望。

  股市涨起来,投资者腰包鼓起来,自然就有消费升级的欲望了。2007、2014年大牛市期间都伴随着房价的上涨,在股市赚了钱的投资者买房的愿望不断上升,刚需也好改善房也罢,总而言之需求端要有钱才行。很多投资者都曾调侃,如果自己手中的股票能有一个涨停,那晩上就开瓶1573庆祝,如果两个涨停,就买瓶飞天茅台与家人朋友分享。虽然这仅仅是个玩笑,但如果遭遇跌停,“超过100元的消费别叫我,除非你买单”的段子却显示的是又一番景象,两者的反差折射到更多的消费场景上,道理不言自明。

  但是长期以来A股很难大幅上涨,总是牛短熊长,让投资者望而却步。A股市场是各路资金扎堆之地,也是通过直接融资助力中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壮大的信心市场,要实现投融资均衡发展,就需要留得住长期资金,让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壮大的红利,通过优胜劣汰完成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培育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世界顶尖企业,让股市真正成为资金通畅流动的“蓄水池”。

  以前我们怕A股大涨,股市涨猛了会产生泡沫,资金外溢又会把房价炒起来。但现在需要去扩大消费的时候,又选择性地忘了股市。以长远眼光看,“蓄水池”保持充盈,投融资良性循环,投资者有赚钱效应,崇尚价值投资,长期持股分红让腰包鼓起来,有钱消费、敢于消费不就顺理成章了吗。




 3  郭施亮:回避退市股的“踩雷”风险
在股市退市率快速提升背后,一方面需要加快提升投资者的索赔效率,并尽快健全相关索赔机制与简化相应的前置条件;另一方面不断引导投资者的价值投资行为,并通过机构投资者引导市场的中长期价值投资,做好价值投资的表率。

  股市“不死鸟”长期存在A股市场中。不过从今年以来,A股市场触及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多。据资料显示,在最近两周时间内,已有包括*ST游久*ST明科*ST中天*ST腾邦*ST丹邦*ST圣莱等多家上市公司触及了退市的条件。

  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超过42家上市公司触及了退市的条件,其中大多数触及退市的上市公司,其退市情形属于触及财务类退市的性质。除了财务类退市之外,还包括了面值退市以及重大违法退市等。

  在A股上市公司退市数量明显增多的背后,实际上与退市新规要求趋严等因素有关,结合注册制改革的大背景,近年来A股市场正在逐渐细化股票退市的条件,退市常态化也许会成为未来A股市场的重要特征。

  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未来应该对存在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提高警惕,并尽量远离。

  例如,对营收低于1亿元,且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的上市公司需远离;例如,上市公司净资产持续为负值,且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又如,上市公司无法按期披露经审计的年报。还有,对存在欺诈上市或者财报造假行为的上市公司,这类上市公司都存在退市风险,均不建议投资者关注。

  除此以外,面值退市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所谓面值退市,即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二十个交易日都处于股票面值之下,那么这个时候将会存在面值退市的风险。因此,对长期热衷于低价股投资的投资者,也不能够只看着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更应该关注股票市场的退市规则,对股票价格持续处于股票面值边缘的上市公司应该提高警惕,回避面值退市的投资风险。

  随着A股市场退市常态化的逐渐实现,投资者潜在“踩雷”的概率也会有所提升。假如投资者注意上述提及的退市风险,那么将会回避95%以上的退市股风险。除此以外,对不熟悉股票投资的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投资指数型基金或者行业ETF等方式来回避退市股的“踩雷”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A股市场的退市率持续提升,有利于提升股票市场的优胜劣汰效率。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触及退市的情形,可见今年A股市场的退市率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大概率会成为退市大年。

  不过,只是一味提升股市退市率还是不够的。在提升股票市场优胜劣汰效率的背后,更需要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存在欺诈上市、财务造假等行为的上市公司,一旦触及退市的风险,也应该第一时间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加快投资者的索赔效率。

  在股市退市率快速提升的背后,一方面需要加快提升投资者的索赔效率,并尽快健全相关的索赔机制与简化相应的前置条件;另一方面是不断引导投资者的价值投资行为,并通过机构投资者引导市场的中长期价值投资,做好价值投资的表率。不过,考虑到近年来部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心态比较浓厚,所以对机构投资者来说,还是需要提升自律性,并尽快改变现有的业绩考核与业绩排名机制,积极引导市场资金的理性价值投资。




 4  皮海洲:集中退市会不会“吓跑”长线资金
可以肯定地说,像投资者看到的这些退市股票,其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长线资金。真正的长线资金显然是不会投资这种问题公司与垃圾公司的。置身其中的资金以投机炒作资金为主,这些股票的退市就是对投机资金的一种打击。

  近期,A股市场迎来一波退市小高潮。5月23日晚间,又有3家公司正式加入到退市股行列。根据当日深交所发布的公告,深交所决定对*ST腾邦*ST丹邦*ST圣莱三家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31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自2021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之后,一批垃圾公司的退市便接踵而至。据统计,目前,退市新亿、*ST艾格、长动退已被摘牌;退市拉夏、退市中新将于5月24日被交易所摘牌;东电退也在5月24日摘牌;德奥退、退市西水、退市绿庭3家公司尚处在退市整理期;*ST游久*ST明科*ST中天*ST中房*ST昌鱼*ST罗顿*ST易见*ST华讯8家公司也即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除了上述已公告退市的公司外,还有一批公司处于等待是否终止上市的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22公司收到交易所的拟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面对上市公司的集中退市,市场总体持肯定态度。毕竟这种集中退市有利于净化市场投资环境,有利于股市的优胜劣汰,有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因此,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监管部门以及很多投资者所乐于看到的。但对于这种退市行为,也有投资者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这种退市会吓退长线资金,同时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上市公司的退市会吓退长线资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以肯定地说,像投资者看到的这些退市股票,其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长线资金。真正的长线资金显然是不会投资这种问题公司与垃圾公司的。置身其中的资金以投机炒作资金为主,这些股票的退市就是对投机资金的一种打击。

  实际上,这种退市正好可以起到引导价值投资的作用。既然一些问题公司与垃圾公司有退市风险,那么作为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就不应该买进这样的股票,相反应该进行价值投资,至少应该买进那些没有退市风险的股票。这也正是退市制度的积极作用所在。

  那么,为什么有投资者会认为上市公司的退市会吓退长线资金呢?这显然是某些投资者对长线资金的误解,误以为长线资金就是长期持股不动的资金。如果投资者真的长期持股不动的话,那退市制度就真的要吓退长线资金了。比如某些退市股票,上市时股价高高在上,投资者买进后长期持有不动,一直持有到退市,若如此,那么这长线资金确实会损失惨重。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会出现。因为长线资金同样也是进退自如,不会长期捂股不动的。上市公司退市对长线资金并没有不利的影响。没有哪个投资者会傻傻地持有某只股票长期不动。因为即便是长线资金,它也需要回避投资风险,也需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至于说退市制度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需要正视。因为目前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与退市制度还不完全匹配。目前上市公司的退市大多由投资者买单,这对于投资者来说确实不够公平。虽然投资者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也不是任何一家企业的退市都需要赔偿投资者的损失,但如果上市公司的退市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企业财务造假导致上市公司退市,又比如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而导致退市,这样的退市,投资者显然应该得到赔偿。

  还有的企业退市,表面上不存在财务造假与大股东掏空等违法违规行为,但这些公司沦落到退市的地步,同样是由于大股东及高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造成的。比如向大股东及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高价收购大股东及关联方的垃圾资产,胡乱决策盲目投资盲目扩张,并最终导致上市公司沦落到退市的境地,这样的企业退市,同样应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赔偿投资者损失,而不是由投资者来买单。

  因此,在目前上市公司的退市环节,投资者保护确实是一个软肋,这个问题需要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5  宋清辉:消费赛道投资需回归商业本质
要想把握住消费赛道中长期的历史机遇,一方面需要契合消费需求,把投资真正建立在消费者需求之上,并帮助新消费品牌逐渐加强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等。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回归商业本质,舍得花费精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过去三年,消费赛道历经了非理性繁荣的巅峰时期。巅峰过后,消费赛道热潮逐渐退去,该行业或开始走向拐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4月1日至4月30日,新消费领域共公布了71起投融资事件,相比3月的98起,环比减少27.6%;相比2021年11月的128起更是削减了44.5%。中国消费投资从2021年的门庭若市再到如今的趋于谨慎,折射出整个行业对消费赛道投资的态度转变。究其根源,原因或在于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截至目前,人类对这场新冠病毒仍然知之甚少,这从目前没有研发出多少疗效较好的药品既可以看出来。与此同时,这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长期“战争”,当初许多人都低估了这一场新冠疫情结束的时间和影响力,即误判了结束时间,又误判了对疫情的防控力度,从而导致一些投资人和创业者因为现金流枯竭等问题,而使企业经营不下去。在这一个过程中,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变得日趋理性,这也是中国消费投资2021年下半年遇冷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资本对消费行业盲目乐观,使得估值泡沫越吹越大。在资本热钱的冲击之下,头脑发热的企业家对于市场的判断过于乐观,再加上资本的推波助澜带来的影响,使得企业估值偏离正常的价值,估值泡沫越吹越大,直到破裂。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市场预期不如投资人当初预想的时候,行业必然会“一地鸡毛”,迅速出现价值回归。

  第三,行业浮躁,分化加剧。笔者观察到,很多企业根本不去注重渠道建设、产品研发等投入,却整天幻想着“一夜暴富”,甚至只想着通过广告投放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大肆烧钱冲业绩,正是这种想不劳而获的心态,使得行业充满了浮躁气息,而日渐聪明的投资人自然会因此止步,不再盲目投入。与此同时,2021年的募资市场亦是“冰火两重天”,呈现出一番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一些头部企业拿走了市场近80%的资金,而一些中小企业却在嗷嗷待哺,募资十分艰难。

  消费赛道是否真的进入了寒冬?彻底哑火了?笔者认为,消费赛道在新形势之下,仍有一些可以布局的机会。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消费行业仍处于上行通道中。

  首先,在新冠疫情影响之下,线上消费需求日渐成为市场新宠,进而带来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发生改变。但是,由于线上消费是近三年时间因疫情而兴起,许多新兴企业和品牌正在“摸着石头过河”,它们要想成为消费赛道的黑马企业尚需时日,市场应对此保持耐心。

  其次,非理性泡沫破灭之后,消费赛道更能行稳致远。在疯狂的资本离开消费赛道之后,整个消费的一级市场将步入价值重塑阶段。假以时日,消费赛道依然会涌现一大批高速成长的消费新宠,特别是在硬科技的加持之下,新兴的科技成果更容易转化为新兴的消费品,资本热潮或将因此重回消费赛道。

  最后,消费赛道经过野蛮生长之后,将会逐步走向“深水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度超过40万亿,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但与此同时,消费赛道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会逐渐掉队。那些具有真正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会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在深水区挖掘到市场馈赠的巨大的宝藏。

  总而言之,未来,要想把握住消费赛道中长期的历史机遇,一方面需要契合消费需求,把投资真正建立在消费者需求之上,并帮助新消费品牌逐渐加强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等。另外一方面则需要回归商业本质,舍得花费精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慢慢地构建起消费品牌的“护城河”,才能够在投资赛道走到的更远,更加稳健。



- CFi.CN 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