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银保监、证监会重磅文件发布,A股证券简称扩位落地,汽车股满屏涨停内外资却现分歧

加入日期:2022-5-14 11:24:5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5-14 11:24:55讯:

  // 央行: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5月13日,央行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称,4月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同比少增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叠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

  问:如何看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下一步政策着力点是什么?

  答:从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健。4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0.5%和10.2%,均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前4个月新增贷款8.9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次高水平,4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长明显放缓,同比少增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叠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1-4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39%,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保持在有统计记录以来的低位。4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909亿元,同比多增8161亿元。

  近期,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快落实已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稳定信贷总量。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宏观杠杆率会有所上升,但保持在合理区间。

  二是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推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带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机构减少收费,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三是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督促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好“金融23条”,支持受困企业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居民家庭、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信贷还款安排。

  //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办法发布//

  为进一步规范保险资金委托投资行为,强化保险机构主体责任,防范委托投资风险,中国银保监会对《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共26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委托投资适用主体和投资范围。保险资金委托投资是受托人以委托人名义开展的主动投资管理业务,适用于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同时,进一步明确保险资金委托投资范围,并对受托人开展相关投资提出了明确的投资能力管理要求,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效率,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二是压实委托人责任。要求保险公司开展委托投资应当充分履行制定资产配置计划和委托投资指引、选择受托人、监督受托人执行情况、评估受托人投资绩效等职责。

  三是强化受托人主动管理责任。要求受托人设置资产配置专业岗位,加强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建设。明确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的禁止行为,要求受托人应当按照监管规定和投资指引要求,独立进行风险判断并履行完整的投资决策流程,全面落实主动管理要求。

  此外,《办法》明确了受托人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可以聘请符合条件的专业机构提供独立监督、信用评估、投资顾问等服务;增加保险公司与受托人及托管人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等要求,及时解决委托资产管理与运用中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保险资金委托投资规范化管理,银保监会还将指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研究制定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协议范本,更好指导行业实践。

  《办法》的修订是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厘清了保险资金运用涉及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托关系的边界,进一步增补完善了委受托双方的权责义务和禁止行为,全面压实机构主体责任,有利于规范保险资金委托投资行为,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同时,《办法》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保险资管机构的专业投资优势,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运作水平,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支持。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加强对《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持续做好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

  //科创板做市交易文件发布//

  5月13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主要包括做市商准入条件与程序、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关于准入条件。按照“稳妥起步、风险可控”的原则,初期参与试点证券公司除具备完善的业务方案、专业人员、技术系统等条件外,还需满足资本实力、合规风控能力方面的两项条件:一是最近12个月净资本持续不低于100亿元;二是最近三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含)以上。

  关于准入程序。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可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相关做市交易业务申请材料。鉴于做市交易业务专业性强,对证券公司技术系统要求较高,《做市规定》明确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公司技术系统是否具备开展业务条件进行评估测试。通过评估测试的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由中国证监会核准业务资格。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业务资格的,可以在其他交易所按照规定开展证券做市交易业务。

  关于内部管控要求。为防范做市交易业务与经纪、自营、资产管理等业务的潜在利益冲突,《做市规定》对试点证券公司提出了严格要求。一是完善业务隔离制度,防止敏感信息不当流动,严防利益冲突;二是建立健全做市交易业务内部控制、决策流程、制衡机制,确保业务规范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做市交易业务管理,健全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和反洗钱要求,防止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

  关于风险监测监控要求。为推动做市交易试点规范、稳妥起步,发挥提升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韧性的积极作用,《做市规定》要求试点证券公司:一是将做市交易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监测指标,做好业务风险防控;二是建立健全异常交易监控机制,报备专用账户、接受上海证券交易所全方位监控,防止对市场稳定造成影响;三是参照自营持有股票标准计算和填报风控指标,原则上科创板做市持股不超过5%,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具体业务规则中明确;四是处理好突发事件,履行信息报送义务。

  关于监管执法。《做市规定》明确,证券公司在做市交易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依法采取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并授权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业务规则,依法对做市交易业务实施自律管理。

  // 坚决依法查处违规减持行为 //

  证监会就“药明康德(行情603259,诊股)股东上海瀛翊因违规减持被罚”答记者问。

  问:近日,证监会针对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违规减持行为发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系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因违规减持被处罚的首个案例。请问释放了怎样的监管信号?

  答:2021年5月,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违规减持股份,违反了《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规定》)有关规定,证监会拟依照《证券法》第186条对上海瀛翊做出行政处罚。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违规减持股份,破坏证券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权益,一直以来是证监会监管执法的重点。新《证券法》第36条专门对股份减持行为做出规范,要求不得违反证监会关于持有期限、卖出时间、卖出数量、卖出方式、信息披露的规定,并应当遵守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同时还明确了罚则。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应当认真学习、严格遵守。违反上述规定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针对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证券法》提出信息披露的原则性要求,《减持规定》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对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做出具体、细化规定,例如,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应当在首次卖出15个交易日前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等。这是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的重要制度性安排,也是境外成熟市场的普遍做法。在减持股份过程中违反信息披露要求的,属于典型的违规减持行为。相关主体应当深刻理解规则内涵、充分认识违规责任、自觉遵守有关要求,促进形成良好市场生态和环境。

  下一步,证监会将切实执行《证券法》和中办、国办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坚决依法查处违规减持行为,引导股东、董监高规范、理性、有序减持,维护资本市场交易秩序。

  // A股延续反弹趋势 //

  周五,A股延续震荡攀升态势。截至5月13日收盘,上证指数涨0.96%报收于3084.28点;深成指涨0.59%报收于11159.79点;创业板指涨0.29%报收于2358.16点,万得全A总成交7577亿元。

  

  从本周市场整体情况来看,主要股指均不同幅度上涨,其中,科创50指数涨幅达7.28%,位居首位;创业板指涨幅为5.04%,紧随其后;深证成指、上证指数、沪深300涨幅均超过2%,仅上证50涨幅略小,上涨1.05%。

  

  // 43股涨幅超30% //

  在市场整体反弹的背景下,部分个股更是积极响应。Wind统计,本周有43只个股涨幅超过30%,其中新华制药(行情000756,诊股)、棕榈股份(行情002431,诊股)、福星股份(行情000926,诊股)、利和兴(行情301013,诊股)、同和药业(行情300636,诊股)、中设股份(行情002883,诊股)、*ST美尚(行情300495,诊股)、江苏吴中(行情600200,诊股)、亿利达(行情002686,诊股)等个股涨幅甚至超过50%。

  

  // 汽车板块走强引发内外资分歧 //

  5月13日,由于A股市场整体反弹,行业板块亦多数上涨,其中,汽车板块涨幅达4.61%,位居首位,房地产、煤炭、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等多个板块亦涨幅居前。

  

  从涨幅居首的汽车板块个股表现来看,中捷精工(行情301072,诊股)、欣锐科技(行情300745,诊股)、双林股份(行情300100,诊股)、英利汽车(行情601279,诊股)、湖南天雁(行情600698,诊股)、福达股份(行情603166,诊股)、索菱股份(行情002766,诊股)、通达电气(行情603390,诊股)、无锡振华(行情605319,诊股)、圣龙股份(行情603178,诊股)、金鸿顺(行情603922,诊股)、长安汽车(行情000625,诊股)、登云股份(行情002715,诊股)、亚星客车(行情600213,诊股)、长城汽车(行情601633,诊股)、江铃汽车(行情000550,诊股)、上海沿浦(行情605128,诊股)、特力A(行情000025,诊股)、天汽模(行情002510,诊股)、小康股份(行情601127,诊股)等20多只个股涨停。

  

  据媒体消息,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将于近期发布。据公开报道,今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展开了一项汽车行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调研。彼时,接近中汽协的人士曾透露,有车企代表建议再开展一轮“汽车下乡”以刺激汽车消费。而在稍早前的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家电更新行动、实施家具家装下乡补贴和新一轮“汽车下乡”,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

  汽车板块的大涨却引发内外资的巨大分歧。板块龙头长城汽车涨停,盘后龙虎榜显示,沪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金额超6亿元,同时也有2机构席位合计净买入2.36亿元。此外,长安汽车也面临同样的情况,盘后龙虎榜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净卖出约6000万元,其余皆为游资席位。

  

  

  // 多公司尝证券简称扩位头啖汤 //

  5月13日,上交所发布《关于扩位证券简称业务上线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2年5月16日起,为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债券、基金及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提供扩位证券简称。已有扩位证券简称的基金、科创板股票等证券产品,其扩位证券简称不变;没有扩位证券简称的主板股票、债券等证券产品,其扩位证券简称初始默认与其证券简称相同。发行人、基金管理人等可根据相关规定申请修改扩位证券简称。

  总体来看,扩位证券简称最长不超过15个汉字(30个字符)、扩位证券简称的自定义部分(即证券特别标识以外的部分)不超过8个汉字(16个字符)。

  截至5月13日收盘,中国海洋石油、上海农商银行、新天绿色能源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已经变更。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0多亿元 //

  从本周行业资金流向来看,主力资金净流出200多亿元,多数行业净流出,其中医疗保健板块净流出额超100亿元,位居首位;工业、信息技术、材料、能源等板块净流出额亦较高。可选消费和房地产板块则小幅净流入。

  

  // 北上资金小幅净流入 //

  5月13日,北上资金净买入20.79亿元,从4月以来北上资金变动趋势来看,买入、卖出交替出现,整体卖出金额略大于买入金额,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势性。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