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5-14 9:25:07讯:
■名人说市
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巨额资金没有归还,导致ST东洋连续三年年报被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该上市公司也再次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事实上,由于占资,上市公司在多方面都受到影响。个人以为,投资者不应成为其中的埋单方。
ST东洋披露的2021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上市公司应收控股股东东方海洋集团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1.97亿元(本息及相关费用),已计提坏账准备5.98亿元,为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借款担保金额7.74亿元(不含利息等)。目前ST东洋的总市值亦不过17亿元左右,大股东占资就达到12亿元,其占资亦堪称“大手笔”。
2019年1月份,ST东洋首曝大股东占资,其时占资金额为8.19亿元。尽管大股东曾承诺一个月内解决占资问题,但“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归还资金问题也没有了下文。虽然2020年6月大股东归还了3亿元的占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看,其占资金额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个人以为,ST东洋大股东占资,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因大股东巨额占资,上市公司计提近6亿元的坏账准备,这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最终却由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埋单,这无疑是非常不公平的。其实,上市公司不仅不应计提坏账准备,大股东占资所产生的利息以及其他方面的损失,都理应由大股东埋单。
其二,因大股东占资问题,上市公司连续三年被年审机构出具“非标”的审计意见,这无论是对上市公司的声誉、市场形象等无形中都会产生影响。而且,年报连续多年被“非标”,上市公司也存在因年报“非标”而被强制退市的风险。一旦最终变成现实,投资者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若此,投资者的损失又该由谁来负责?
其三,2017年ST东洋营收实现7.79亿元,也创出近十年来的高点。自2018年开始,该上市公司营收逐步走低,2021年实现营收3.89亿元,为2017年的50%。ST东洋营收下滑,不排除受市场环境、行业周期、营销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但大股东的巨额占资行为,其实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而且,随着ST东洋营收的持续下滑,其股价表现亦是差强人意。比如 2018 年 1 月,其最高价曾上摸13.40元,而目前则在2.2元左右震荡,股价下跌幅度是巨大的,投资者的损失可想而知。ST东洋股价如此低迷的表现,不能说与营收下滑,与大股东占资没有任何的关系。
大股东占资犹如市场上的一颗“毒瘤”,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此前包括证监会在内的监管部门出台了相关举措,以打击大股东及关联方的占资行为,但近些年来,大股东占资问题又大有死灰复燃之势。这不仅应引起市场的警觉,更要有切实可靠的应对之策。
比如,对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超过一定期限不归还的,一方面,建议将大股东所有股份全部锁定,禁止其流通与质押;另一方面,建议限制大股东方人员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上的席位,且人数不能超过董事会席位的三分之一。此外,应禁止大股东方人员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重要职务,防止占资进一步扩大化。
当然,对于巨额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并导致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利益受损的,还应该让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设立了“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该罪名其实是适用于这一情形的。遗憾的是,现实案例中,该罪名基本上形同虚设,没有产生应有的威慑力。个人以为,这方面需要改进。只有将巨额资金占用行为与承担刑事责任挂钩,才能有效抑制大股东的占资冲动,并能更好地维护上市公司与全体股东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