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4-13 13:39:56讯:
财联社(北京,记者 林坚)讯 在2021年享受了资本市场饕餮盛宴的证券业,却在今年一季度深吸到一口凉气。
4月12日晚间,中信证券(20.86 -1.14%,诊股)率先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情况。快报显示,中信证券一季度“增利不增收”,实现营业收入152.16亿元,同比下降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29亿元,同比增长1.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0.55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减少10%。
图为中信证券2022年一季度业绩快报内文
作为证券业的“带头大哥”,中信证券的营收滑坡证实了“肉眼可见”的证券业整体业绩受挫。财联社记者从行业多方采访获悉,由于市场环境以及业务转型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经纪业务、自营业务、信用业务等券商多项业务正受到影响,投行业务尚且可以一战。
有头部券商资深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头部券商业绩快报也只是出现了7%的营收下滑,中小券商今年Q1或者更加难过,不过,施行特色化、差异化打法的券商或许还有亮点可看。”
对于一季度业绩表现,不同机构给出了大体相同的研判,多数认为今年一季度券商营收与净利润会出现下滑,并将主因判定为市场行情不佳所致,具体细化到业务,投资业务或成为拖累整体业绩表现的包袱。
招商证券(14.67 -0.34%,诊股)研报指出,今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主因系投资业务拖累;国泰君安(15.70 -0.57%,诊股)证券非银团队刘欣琦、高宇飞认为,投资业务成为下跌的助推因素;中金公司(42.05 +0.29%,诊股)表示,科创板及PE等跟投业务加大当期投资类业务波动,预计投资业务同比减少51%,环比减少61%。
虽然眼下情况不乐观,受访券商高管却对全年情况表示乐观,在他们看来,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在即、资本市场改革稳步前进、市场景气度提升,这都将带来业务增量。有非银板块分析师告诉财联社记者,“虽然今年一季度‘开门黑’,但不能说明2022年行业就进入了寒冬,这反而更加考验券商的经营思维与应变水平,应时而变,灵动攻坚。”
机构业务或驱动业绩“修复”
相较于今年一季度表现欠佳,中信证券2021年业绩着实亮眼:营业收入765.24亿元,同比增长40.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55.01%,主要经营业绩达到公司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就在2021年业绩说明会上,中信证券也提到了波动的市场行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这与此次一季报的欠佳表现产生了因果联动。
公司财务负责人史本良在回答“近期全球资本市场因国际形势等各方面原因产生波动,于券商而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否将为业务资金需求方面带来影响?”的提问时谈到,波动是暂时的,国内资本市场长期向好总体态势不变。从公司自身发展来看,近几年市场也存在一定波动,但公司基于资产负债表的风险业务,依然得到了持续稳健的发展。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机构业务或是中信证券接下来业务增量、盈利修复的重要看点所在。国君证券非银团队刘欣琦、高宇飞认为,在券商业务普遍承压的形势下,预计2022年机构业务具备竞争优势的券商,盈利表现领先同业。该研报明确指出,尤其是补充完资本后的中信证券,更为受益于机构业务的增长。
史本良称,在波动市场环境也会为资本市场带来一部分增量投资者,尤其是有避险需求或配置需求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而言是非常好的业务机会。中信证券在股权衍生品业务、FICC等方面的布局和产品服务方面,积累了较大竞争优势。
业务普遍承压,经纪业务“肉眼可见的不好”
春江水暖鸭先知。
证券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业绩表现除了受自身经营水平影响,还对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状况极为敏感。中信证券营收出现下滑或不是今年一季度的个案。
今年1月至3月,在美联储加息压力、俄乌冲突、全球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A 股市场出现了较大回落,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0.65%,深证指数累计下跌18.44%,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19.96%;主力净流出金额共计1.5万亿元,在58个交易日中,净流入金额仅有6次;随着大盘指数下跌,北向资金也净卖出243.28亿元。在如此震荡行情、市场非理性下杀的大环境下,券商业绩难免会受到影响。
国君证券非银团队刘欣琦、高宇飞指出,受市场行情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券商业务普遍承压,不同业务收入出现分化,预计41家上市券商一季度营收同比减少10.31%,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1.77%,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经纪业务或成为今年一季度“肉眼可见的不好”的业务线。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022年一季度,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收入承压,此外,两市总成交额超58万亿元,日均成交额超1万亿元,日均股基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但佣金率仍延续着近年来的下滑趋势。
深圳证券业协会日前披露的一组数据或可佐证上述形势。4月初,深圳证券业协会公布了今年1月深圳证券市场情况以及辖区营业部经营数据,受行情影响,1月股基成交总额、营业收入及利润、金融产品销售金额及收入等多项数据均出现明显的环比下滑。其中,营业部总营业收入环比下滑31.91%,总利润环比下滑31.91%,金融产品销售收入环比骤降89.16%。
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也有机构非银分析师认为,经纪业务收入将在一季度迎来增长。东吴证券(7.43 -1.20%,诊股)就认为,一季度行业经纪业务净收入将同比增长18.9%。
但如若经纪业务确实依据数据显示不及预期,那么或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到财富管理转型的步伐。从目前所披露的2021年业绩情况来看,不少券商财富管理底色正在逐渐加深。财联社注意到,尽管情况不乐观,但券商反应也不悲观,受访人士承认波动影响业务发展,但仍坚定看好财富管理的长期发展趋势。
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在公司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短期的市场波动不会影响财富管理的长期趋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强化业务的发展,尤其可能激活客户对规范专业财富管理机构服务的需求和依赖。
东方证券(10.53 -0.66%,诊股)副总裁徐海宁认为,每一轮市场的大幅波动都是财富管理机构审视自身组织建设、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的良好契机。
股债双杀行情波动,投资业务或成拖累业绩的主因
按照机构研报分析得出的结论,股债双杀行情波动导致金融资产收益率下降,投资业务成为拖累今年券商一季度业绩表现的主要原因。Wind数据显示,除了A股下跌,国际市场方面,一季度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下跌6.5%,标普500指数下跌4.3%;债市方面,全球债券市场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
中金公司预计券商一季度投资业务同比减少51%,环比减少61%。该券商指出,市场影响下,一方面,方向性自营投资收入或呈现回落、科创板及PE跟投等被动方向性敞口加大当期投资波动;另一方面,市场风险偏好谨慎或使得客需驱动的资本中介类业务活跃度降低。
此外,财联社记者在今年一季度多次报道,券商科创板跟投业务浮亏正在扩大,这短暂侵蚀了券商的投资利益。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共有27只科创板新股首发,其中,截至今年3月31日,共有18只新股收盘价跌破发行价,共有海通证券(10.02 -1.18%,诊股)、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23.51 +0.30%,诊股)、国泰君安、民生证券、华泰证券(14.82 -0.74%,诊股)、申万宏源(4.45 -0.45%,诊股)、长城证券(10.03 +3.61%,诊股)等9家券商跟投出现浮亏,共浮亏约3.9亿元,其中海通证券、中金公司浮亏靠前。
投行、资管稳健发展,场外衍生品表现亮眼
虽然“生命线”经纪业务以及异军突起的自营业务不及预期,但并不是所有业务都遭遇了坎坷,今年一季度券商投行以及资管业务仍是实现了稳健表现。
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股票承销规模同比小幅增长、承销费率则呈下降态势,而债券承销规模则稳中有升,投行业务同比去年基本持平;资管业务方面,截至今年1月,市场公募基金规模净值25.9万亿元,同比增长67.0%,这将推动券商今年一季度资管业务收入实现增长。
针对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投资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及信用业务等券商重点业务一季度表现,招商证券研报均做出了预估,具体表现为:投资业务242亿,同比下滑20%,环比下滑29%;经纪业务收入275亿,同比下滑4%,环比下滑20%;信用业务收入125亿,同比下滑2%,环比下滑23%;投行业务收入123亿,同比增长5%,环比下滑21%;资管业务收入94亿,同比增长4%,环比下滑26%。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表现最为抢眼的或当属场外衍生品业务。近年来,场外衍生品工具愈发丰富,场外衍生品业务高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场外金融衍生品名义本金在2021年12月底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之后,今年1月份继续增加,市场预计3月份资金参与规模有望再创历史新高。整体来看,一季度存续规模将维持2万亿水平。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团队认为,驱动2021年券商机构客户业务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以场外衍生品业务为代表的资本中介业务带来的投资净收益;机构化进程超预期到来的客需型业务的快速发展带动券商金融资产增长。
机构:有望“深蹲起跳”
券商业务普遍承压之余,上市券商们还需要面对二级市场的“火烤”。
同花顺(93.09 -1.28%,诊股)iFind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48只申万一级券商股中仅有华林证券(16.00 -2.08%,诊股)实现6%的累计涨幅,余下47只券商股均出现下跌,平均跌幅达到14%,29只个股跌幅超过均值。其中,东方财富(26.15 -0.04%,诊股)(-32%)、广发证券(17.37 -1.14%,诊股)(-29%)、长城证券(-26%)、东方证券(-26%)、兴业证券(7.53 -0.92%,诊股)(-22%)、中信建投(-20%)、浙商证券(10.56 +0.09%,诊股)(-20%)、财通证券(8.02 -0.25%,诊股)(-20%)跌幅均超过20%。
多家机构研判,券商股将在二季度迎来回暖。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证券公司整体业绩保持增长,盈利能力稳定提高,二是全面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提振信息举措利好释放。
国信证券(10.04 +0.30%,诊股)在其证券行业4月投资策略指出,稳增长预期下,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加大,成为券商行情的催化剂。当前,券商PB估值为1.46倍,处于7.62%历史分位,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增长,券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龙头券商在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研究定价能力、业务布局方面均有优势。
招商证券则认为,考虑券商股波动特征(政策敏感型、流动性敏感型)和前期超跌基础,券商股后续有望迎来“深蹲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