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退税减税2.5万亿!多个措施超预期!政府工作报告11大亮点传递重磅信号!权威解读来了

加入日期:2022-3-5 14:32:0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3-5 14:32:00讯:

  政府工作报告来了。

  作为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哪些信号?

  划重点!看解读!

  GDP增长5.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解读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

  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确定来看,整体基调还是积极进取的,是一个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并具有稳定预期、提振信心作用的经济增长目标。

  5.5%也是一个需要努力争取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是一个需要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共同发力和做好协调配合才能完成的目标,这样的增长目标有助于更好地衔接和完成“十四五”及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同时,这也是一个有助于抵御内外部不确定性和复杂风险的目标。

  2.5万亿元!减税降费力度超市场预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解读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

  今年减税降费力度与上年相比有增无减,明显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政策助力经济稳定的作用会随着减税降费力度全面加强。

  一是直接减税重点向制造业、小微企业倾斜,让制造业加快提质增效,让小微企业活得有尊严,特别是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扩大研发投入加计扣除范围和计提比例,激活企业内生活力和创新能力;

  二是留抵退税规模加大、速度加快、直达企业,尽最大限度为企业减少纳税占款、盘活企业资金;

  三是按照直接税和间接税并重原则推进减税,不断优化减税结构效益,为减税政策全面有效落地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四是以减税为重点带动降费政策全面推进,进一步降低租金、金融、通讯等方面的费用,稳定大宗商品价格,为市场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赤字率下调至2.8%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解读

  中国财政预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

  今年国家确定财政赤字率2.8%,比去年下降0.4个百分点,降幅较大,也超出市场预期。

  一方面表明我国财政赤字率经过疫情稳定和抗疫能力增强,已经回归到警戒线以内,财政运行的安全性和质量性得到明显提高,财政政策空间和回旋能力更加充分。

  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随着连续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正在发生变化,普惠性和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政支撑和发展支撑,中国经济的韧性、活性、动力性得到进一步激发,财政政策有效性得到更好验证。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

  注册制改革的实质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制,加强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从而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功能。实现注册制改革的路径就是要构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上市制度体系,让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

  目前,实施全面注册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主板改革。在主板实施注册制,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既要体现注册制的要求,又要符合主板的特点。同样是主板改革,沪深两个交易所的相关制度也不尽相同,在制定改革方案时需要进一步研究,确保改革平稳落地。此外,在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机制,交易所重在强化审核职责,证监会则重在统筹协调与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审核注册的质量和效率。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

  “稳”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今年资本市场在稳步推进全市场注册制改革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大踏步进入资本市场。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站在新起点上,资本市场仍需继续发力推进改革,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各项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为宏观经济增添新的活力。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

  稳步推行全面注册制改革,有助于帮助众多企业更高效上市融资,构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去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内规模以上企业内部流动性持续改善,盈利能力逐步回升;相较之下,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将有助于促进这类企业融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保障。北京、上海、深圳交易场所之间形成特色定位,逐渐形成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的市场格局,将起到激发市场潜力,增加市场活力的作用。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新三板首席分析师诸海滨

  北交所开市运行,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未来,北交所有望凭借其错位发展的定位,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形成新格局,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向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扩大新增贷款规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解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

  货币政策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今年稳增长的压力客观存在:“5.5%”的经济增长目标尽管相对以往不高,但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为4%,与5.5%存在差距,而且当下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房地产领域压力也暂未彻底扭转。

  此种背景下,今年的经济增长任务比较艰巨。在政策层面要保证充分空间,下一步稳增长的货币政策或许还有降准降息空间,同时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实体经济需求的回升。

  除了总量,更重要的是要运用结构方面的政策工具。“跨周期政策”要求在稳增长的同时,形成长期的、新的增长动能格局,因此资金投向的结构非常重要。

  货币政策要引导资源配置,信贷投向在规模总量增长的同时,在结构上要支持国家中长期增长、支持薄弱环节。结构性的货币政策要引导信贷资金投放的重点,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精特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普惠金融,以及民生等方面。

  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今年政府工作的部署,从量、价两个方面给出了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从“量”看,提出了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还提出结构性的优惠政策,比如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从“价”看,一方面提出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另一方面提出要降低广大市场主体的综合融资成本。

  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解读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国内一直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强调“避免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影响与经济复杂程度超出预期,部分行业受影响的时间延长,国内金融机构要保持对暂时遇到困难企业的纾困力度不减,避免导致陷入困境的企业面扩大,进而加大金融机构的不良压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

  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到“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新的表述更加直接精准,而且政策力度更强。融资成本要实实在在下降,不仅仅需要降低利率,还包括要减少各类费用支出。

  信贷投放需要作出结构性调整,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应当选择优质市场主体强化信贷支持。不仅要积极发展首贷户,还要结合对市场主体发展前景的研判,做好对存量客户的续贷支持。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解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王向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四点要求之间有递进关系,处置不同类型的经济金融风险应各有侧重。同时,防控金融风险要靠前指挥、提早操作、管理预期,要分析金融政策措施出台对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循环的影响,避免在短期内造成过大波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

  目前,我国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已经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保险业、信托业等也建立了相应的行业保障基金。这些制度安排有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行业长期持续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当前疫情防控对经济金融的影响不断显现,不同金融风险相互交织,叠加国际环境变化,防范金融风险的压力很大,需要秉持系统性思维防控风险。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有利于化解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

  在金融领域,高风险影子银行风险、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银行业资产质量管理风险等风险仍然存在,在压实各方责任的同时,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有助于增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在基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解读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的优势,不仅在于短期支撑经济,发挥托底作用,还存在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重构产业链、价值链;有利于满足结构性需求;有利于满足民生需求。

  以往基础设施的建设导向,更加侧重经济效果,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导向,就要求加大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加快建设包括医疗、教育社保相关的基础设施。

  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是今年房地产调控的重要特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解读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

  结合近期的政策,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将得到更好满足,对于商品房市场的支持,将有助于保障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此前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及了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和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的导向。这也说明当前对于此类合理住房需求会有全方位的保障,是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一个重要特点。

  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

  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的各项措施体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扩大消费不仅是量的扩大,更是质的升级;不仅要稳步恢复消费,更要有效扩大消费。要抓住影响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筑牢持续扩大消费的根基。注重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相结合,支持绿色低碳消费。促进消费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有力满足养老托幼等社会服务需求。

  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

  解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意味着市场主体要练好内功,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关部门也会加强企业研发创新的基础设施能力支撑。预计今年我国会完善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机制,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激励创业创新活动,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对企业研发投入实行税收优惠等政策,并对企业创新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