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AUM破15万亿,新增1.4万亿!直击建行业绩发布会:缘何定调大财富管理成功破局?看四大差异化战略

加入日期:2022-3-31 6:55:5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3-31 6:55:51讯:

  金融为民,义利兼顾。近年来,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在探索新金融范式的道路上,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温度。进军大财富管理领域,同样以普惠性为本,奋力打造财富管理的“建行坐标”。

  随着“房住不炒”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我国居民财富将逐渐从以房产资产为主转向金融资产,未来金融资产占居民财富的比重和规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潜力无限的市场是近年来不少银行纷纷谋划财富管理转型的基本盘。股份行在这一行业大变革中先声夺人,而以稳健基调行事的国有大行则选择谋定而后动。

  3月29日,建设银行发布2021年经营业绩,建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年报致辞中提出,建行大财富管理成功破局。他表示,去年,建行坚持大财富视角,不断拓宽服务边界,升级服务效能,陪伴和帮助更多客户规划财富、增长财富,加大消费快贷、信用卡发展力度。

  据悉,建行去年年中就将打造大财富管理体系列入集团“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规划,经过近年的试水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数据显示,2021年在保持存款日均新增四行第一的基础上,建行投资理财资产管理规模(AUM)时点余额突破15万亿元,时点新增达到1.4万亿,投资理财AUM新增是去年同期4倍;37家分行首次全面实现全量资金、存款、投资理财正增长。建信理财管理规模近2.2万亿元,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超2万亿元。

  作为国有大行,建行进军财富管理市场并非只为抢占商机,而是践行新金融理念的探索,让财富管理服务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在田国立看来,新金融没有固定的范式,无远弗届但并不神秘,在百姓身边,于细微之处。要坚守“人民至上”,持续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性、系统性、持久性的问题,让金融资源配置得更加公平与公正,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方面提供金融方案。

  正如田国立在3月30日业绩发布会上所说,建行未来的理想是要努力服务社会,服务更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更多中小微企业,用扎实的金融科技能力,重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逻辑,让更多人公平地享受到金融服务。

  谋新局:打造大财富管理体系

  “建行向广大股东和社会各界交出一份亮丽的答卷。”这是田国立在年报致辞中对2021年建行经营业绩的评价。

  截至2021年末,建行集团资产总额突破3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54%;净利润 3039.28亿元,较上年增长 11.09%。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银行业务利润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占比达56.74%。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1.47亿张,实现消费交易额3.04万亿,客户总量、贷款规模、分期交易额、分期贷款、分期收入等指标同业第一。借记卡发卡量突破12.56亿张,消费交易额达25.92万亿,较上年增长10.39%。

  近年来,建行着力践行新金融行动,这一理念发端于建行在2018年提出的“用金融温柔的手术刀解决社会痛点问题”的初心。2019年,建行提出B端赋能、C端突围和G端连接,开启全行“第二发展曲线”。不怠于主动谋变的建行,此时官宣打造大财富管理体系,源于多年积累摸索后的厚积薄发。

  何为“大”财富管理?其背后实则是建行打造一横一纵财富管理价值链的谋篇布局。建行副行长李运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过去一年里,建行以财富季等“小切口”持续推动财富管理战略“大变革”,勾勒出大财富管理框架。引入“新”的生产机制,着力探索“一横一纵”大财富管理体系,加快打通“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横向价值链,以及“投资研究-投资顾问-客户服务”的纵向传导链。初步实现了存款和投资理财的协同发展。

  财富管理业绩飞跃的背后,是建行多年来所积淀的专业化能力和数字化转型的结果。也因此,当建行提出进军大财富管理体系,这看起来是水到渠成。只不过,当国内大型金融机构群雄逐鹿财富管理市场之际,建行“法宝”来自哪里?

  这一切,要从建行超7亿存量客户和及早布局数字化说起。

  尽精微:让优质金融服务触达普罗大众

  截至2021年末,建行个人全量客户7.26亿人,也就是说,每两个国人中就有一人在享受建行服务。庞大的客户群体是建行打造大财富管理体系的关键流量,更是建行提出普惠型财富管理发展理念的重要前提。

  过去几十年,我国居民个人财富迅速增长,个人投资意识显著增强,为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然而,财富管理业务如果仅是针对高净值客户等少数群体,不仅是金融行业自缚手脚,更有违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理念。在推进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面向长尾客户的财富管理更需受到关注。

  社科院去年发布的报告也首次提出“普惠型财富管理”的概念,该报告指出,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主要面向大众客户,产品具备低成本、易获取、高透明、标准化和风险合理等特点。截至2020年末,我国公募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对应居民财富的占比仅为4.4%和2.9%。这意味着,普惠型财富管理市场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广阔的增长潜力和空间。

  致广大而尽精微。建行7亿个人全量客户中,零售管理客户总资产(AUM)20万以下大众客户占比达到96%。在共同富裕主基调下,大众客户将成为增长潜力点,并持续释放新型财富需求。

  对建行而言,大众客户亦将成为财富管理普惠经营和向上提升的主战场。让优质金融服务触达普罗大众,这既是建行作为国有大行的金融担当,也是建行有别于他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的显著优势。

  添羽翼:数字化提升金融活水滴灌效能

  如果说7亿多全量个人客户基础是建行得以深耕财富管理体系的“燃料”,那么,数字化经营则犹如发动机,依靠建行这个专业舵手得以让大财富管理战略行稳致远。

  为了让财富管理的“种子”播撒在更广阔的田野,让更多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腰包“鼓”起来,近年来,建设银行借助金融科技优势和集团化专业能力,推进全行财富管理“一盘棋”发展,提升集团协同作战能力,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不断推动金融服务重心下沉。

  作为拥有全牌照的银行集团,建行集团拥有从基金、保险、期货、理财到投资、信托、养老金等综合化牌照,并凭借多年深耕政企业务所形成的优质投资资源护城河。建行财富管理业务可以形成有效的C端与B端融合,汇集更多社会资金注入实体经济,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居民财富共享经济发展红利的正反馈。这亦是建行“鏖战”国内财富管理行业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数字化经营能力的持续打造,更是让建行财富管理添上智慧化的“羽翼”。

  作为国有大行中较早投身数字化的银行,建行举全行之力历时耗时六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统”于2017年上线,为建行在银行业领跑数字化转型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探索数亿级大众客户的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面对超7亿个人客户,依靠传统网点来服务超大规模客户群体,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面临难题,甚至有一些客户长期处于“失联”状态。

  近年来,建行持续探索分层分群分级客户服务体系。以分层服务为例,基于客户AUM分层,建立价值客户(AUM20万以上)专营、长尾客户直营的经营模式。

  其中,专营团队明确专业专注定位,数字化重新武装队伍,打造客户经理工作台和云工作室,聚焦财富管理,打造深度高效服务模式;直营团队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动客户经营方式进化升级,将长尾客户经营职责从基层网点上移至分行本部,极大拓宽了管户半径。

  过去,一名网点普通客户经理可能要管理上千个客户,对客户经理来说,这些客户更像是躺在系统里的一串数字,想要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现在,依托数字化武器则可大大拓展服务半径,打破部门银行竖井,满足个人客户综合服务需求。该模式下,通过大数据挖掘识别客户需求,实现统一商机策略输出,让客户经理可以在繁浩的客户信息中,准确把握客户关键需求。一名客户经理每天只需花不到60分钟的时间,完成3000条以上的个性化消息推送,与客户进行1万次以上的深度对话。

  可见,数字化让建行财富管理体系更“智慧”,这直接表现在经营效能的极大提高。一名直营经理名下管理的大众客户数量可近2万名,经营效能较网点客户经理提升60倍。

  更为重要的是,借助数字化赋能,直营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经营方式“客户找不到,需求摸不准,价值被忽视”的痛点难点,成功将个人客户服务对象从原来的20%中高端客户逐步扩大到全量客户,让先进平台工具赋能基层一线,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普惠财富管理需求。

  试锋芒:大财富管理体系渐臻佳境

  去年以来,建行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持续做大全量资金,实现存款与投资理财协同增长;通过理财季、财富季等活动,初步破解了存款与投资理财两难认知,摸索出以“普惠、共享、专业、智慧”为核心的财富管理“打法”:

  第一个关键词是普惠。充分释放“业务+科技”、“人+数字化”的乘数效应,建立业务与技术、数据融合的敏捷团队与柔性组织,打造普惠式、差异化财富管理服务模式,实现全量客户财富管理经营覆盖。

  第二个关键词是共享。从单兵作战向集团协同作战转变,畅通资金端和融资端、产品供给端和客户需求端连接,形成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交易业务、托管业务紧密协同的价值循环链,实现“四个一体化”,即B端C端一体化、母子公司一体化、渠道一体化和业务科技一体化。

  第三个关键词是专业。汇聚全集团专业投研力量,打造一支分层分类、专业专注、共研共享的财富管理专业队伍,贯通“投研-投顾-客户服务”流程,从单一 产品销售向资产配置为主的投顾模式转变,以专业能力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

  第四个关键词是智慧。立足客户全生命周期,围绕客户流动性、收益性、保障性三大需求,运用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等技术,用最简单的方式将复杂的财富管理服务呈现给客户,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财富管理平台。

  此外,2021年,建行全面升级了“建行龙财富”品牌,作为面向个人客户的财富管理统一品牌,以“与你共建财富理想”为品牌口号,向大众传达建行财富管理服务理念:发挥建行对公业务和集团化优势,对接国家建设和企业优质项目,将居民财富管理和社会投融资紧密连接,不断为人民的财富理想创造价值。建行相信,高品质金融服务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是财富管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以上述四大发力点积蓄动能,建行去年多个财富管理关键业绩指标表现亮眼:

  1、2021年,建设银行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新增1.4万亿,六大行第一。

  2、客户质量持续优化,AUM5万以上客户新增是余额占比的2.17倍;AUM 20万以上客户新增是余额占比2.76倍,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时点余额连续突破14、15万亿元关口。

  3、母子公司一体化亦有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末,建行存量理财及相关子公司资管配置总规模超6万亿元(不含外币资产)。其中,建信理财、建信信托和建信基金三家规模均已超万亿,合计规模近5亿,构成资产管理板块的主体。

  向未来:基于长期主义重构“三个关系”

  构建大财富管理体系是一次生产关系全面重构,是一项高度复杂性、专业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从国外同业发展历程看,财富管理底层能力的逐步构建需耗时数十年。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同样要坚持长期主义。而长期主义的背后,是需要以思想大解放打通发展大动脉。

  建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打造大财富管理体系,需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经营视角转变,回归经营第一性,从经营“银行资产负债表”向经营“客户资产负债表”转变。

  二是经营模式转变,以财富管理业务构筑商业银行“轻资本”盈利模式和服务能力,实现第一曲线、第二曲线搭力蓄势、融合交汇。

  三是经营逻辑转变,由经营中高端客户向经营全量客户转变,实现“二中有八、八中有二”的普惠式财富管理服务。

  四是服务内容转变,由“资金提供方”向“服务提供方”转变,变关系营销为专业制胜,破解围绕中收销售产品、追逐短期业绩、过度营销现象。

  展望未来,据了解,建行将持续推动要素重组和流程再造,围绕“普惠、共享、专业、智慧”四大战略主轴,持续推动“三个关系”重构:

  一是重构客户与组织关系。持续深化“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全面升级分层分群分级为核心的个人客户经营管理体系,以数字化经营扩围服务半径,带动全量客户参与分享国家创新发展红利。

  二是重构组织协作关系。集成G端(政府客户)、B端(企业客户)、C端(个人客户)三方、各经营条线以及子公司战略共识和集团合力,系统性推进对财富管理经营逻辑、组织架构、运作流程、配套机制的拓维升级,通畅大财富管理闭环。

  三是重构组织与生态关系。树立“开放共享、数字互联”的生态理念,以客户需求满足为核心定位,整合统筹手机银行、建行生活、物理网点、远程智能银行等内部渠道触点,外联融合住房租赁、乡村振兴、智慧政务、数字货币等生态,搭建开放平台,完善产品供需体系,打通大财富管理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全流程、全链条。

  田国立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出,信息时代下金融需要用新的逻辑重构,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给大家新的思考,即金融如何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不是成为社会的问题。传统金融理论下,银行注重服务好20%的头部企业,以获得80%的效益,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算计。新发展理念下,银行如果过度追逐利润就是将80%的客户弃之不顾。而新金融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是在新发展理念下新的金融思维方式。

  建行正探索遵循 “服务大多数人而非少数人”逻辑,以新金融行动改良传统财富管理经营土壤,打造普惠型财富管理的“建行坐标”。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