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每日必读 >> 文章正文

3月28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加入日期:2022-3-28 6:03:5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3-28 6:03:52讯:

  3月28日(星期一),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中美审计监管合作相向而行 境外上市渠道保持畅通

  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获悉,部分中概股公司和投资机构3月27日参加了中国证监会举行的一场视频交流活动,会议主要听取了相关市场人士对中概股近期情况的意见。记者注意到,目前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渠道保持畅通。

  证监会拟推出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七大举措

  据悉,证监会拟于近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业内人士预计,新一轮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政策如箭在弦,相关部门有望拿出更多务实有效举措,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上形成合力。

  “国”字头基金激发国资新动能 新兴产业类项目受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及央企主导的国企混改、双百基金等国资系基金规模已逾3.2万亿元。从项目看,央企国企和新兴产业类项目备受国资系基金青睐。业内人士认为,万亿级国资系基金成立运作的加速,将有助于国企改革开创新局面,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消费量增长 多方合力提高国产油料自给率

  油脂油料在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长,需求缺口不断扩大,对外依存度明显上升。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多方合力提高国产油料自给率。

  上海证券

  上交所发布“抗疫30条”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上交所表示,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中国证监会的工作要求,上交所就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相关业务开展做出调整和衔接安排,优化自律监管与服务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落实落细支持疫情防控和保障市场运行各项工作。

  证监会拟推出系列政策 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据证监会官网昨日发布的消息,证监会拟于近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

  信用债风险形势明显改善 二季度3万亿元债券到期 信用风险将无虞

  当前,信用债市场风险形势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虽然一些机构在今年一季度遭遇了评级下调,但从这些下调行动可以清晰地看出行业尾部冲击的特征。数据显示,二季度信用债到期规模超过3万亿元,规模依旧处于高位。不过,多位市场人士认为,二季度信用风险无虞。

  228家公司拟派近4000亿元 沪市现金分红呈现四大特色

  近年来,现金分红已成为A股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增添光彩。以蓝筹股为主的沪市公司更是高分红的“主力军”,现金分红已步入常态化的新阶段。

  证券时报

  证监会: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

  中国证监会昨日表示,拟于近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此举是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的工作要求。

  证券业聚焦五大热点 建言稳增长早发力早见效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券商多名高管、首席经济学家、业务骨干等,获悉业内颇为关心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中概股回归、民营经济发展、产业监管、资本市场改革、对外开放等话题,并对此积极提出政策建议。

  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 北交所改革正当时

  北交所开市是资本市场多层次体系完善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市场人士认为,我国资本市场结构已由早期的“倒三角型”转变为“正三角型”,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新三板有各自的定位和效能,要不断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需要各层次市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不断增强市场发展韧性。

  中美利差快速压缩 货币政策须保持定力

  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扬,目前已达2.48%,创近3年来新高。当前,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的中美长端债券利差已走出“舒适区间”,缩窄至31个基点左右。不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货币政策还是应坚持“以我为主”。

  证券日报

  证监会拟推七大措施拓宽民企债券融资渠道 沪深交易所表态促进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证监会官网3月27日消息,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的工作要求,证监会拟于近期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

  前2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0% 专家预计:今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略低于去年

  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575.6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12月份回升0.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各地区、各部门加大稳增长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小幅增长。

  13项重点分工点题 资本市场为稳增长夯基垒台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中,涉及证监会的重点工作共有13处,相较去年的4处,显然被赋予更多责任。可见,在担负“稳增长”责任,为经济发展夯基垒台方面,资本市场被寄予厚望。

  近半年123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逾25% 专家:促使新股收益回归理性

  数据显示,最近两周(3月14日至3月27日),15只采用询价方式发行的科创板、创业板新股上市,8只上市首日破发,占比达53%。过半数新股“打新赔钱”,引发投资者担忧。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近期多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是个例,主要受股市低迷、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新股大规模破发不会成为常态。

  人民日报

  靠前发力 宏观政策稳增长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前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第一财经

  全球通胀来势汹汹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

  全球通胀形势严峻,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也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弥漫开,如今各界忧虑的除了近期热门的镍价还包括节节攀升的锂价。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率正在加速。据统计分析,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共实现注册销量650.14万辆,较2020年增长了108%,渗透率达到10.2%。

  但斌“空仓”、外资半仓、量化满仓 各路机构如何看待市场前景

  由于机构策略性质不同,它们的仓位情况亦不同,但投资人士的态度仍较为接近。随着3月16日起的“空头回补”告一段落后,市场重归震荡主线,真正长线做多的资金尚未明显加仓。不过,随着支持政策加速传导、行业监管政策趋于明朗化、疫情防控推进,多数机构仍看好中国市场的机会。

  经济参考报

  年内首家“1元退市”、首家财务类退市公司相继浮现 常态化退市威慑力渐强

  继*ST新亿成为年内首家触及重大违法类退市公司之后,年内首家“1元退市”以及首家财务类退市公司也分别浮出水面。业内专家表示,退市新规实施以来,机制不断完善,“应退尽退”已成市场共识。随着全面注册制渐行渐近,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将加快A股新陈代谢,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财政奖补、银行信贷、挂牌上市 多举措破融资难题 多路资金精准滴灌“专精特新”企业

  从财政奖补到地方政府设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从开发针对性贷款产品到支持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近期,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多路资金更加精准、高效地进行“输血”。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

编辑: 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