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3-21 17:28:31讯:
近期市场虽然经历了大幅调整,机构调研却出现升温迹象。公私募基金的调仓方向或可从调研情况中一窥端倪。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3月以来机构调研了超300家上市公司,从行业来看,计算机、通用机械和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备受机构青睐,其中部分龙头企业调研名单中还不乏公私募明星基金经理的身影。
多位公私募人士表示,目前A股底部区域特征明显,高景气赛道估值风险显著释放,后续在稳增长的政策基调下,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高成长板块和“东数西算”等稳增长相关领域值得关注,在个股选择层面则需要重点审视盈利增长的确定性以及估值的合理性。
五大行业备受机构关注
3月以来,市场波动显著加剧,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3月以来共有318家上市公司分别吸引了机构进行上万次调研,其中,公募基金调研频次超过3000次,私募调研频次达1562次。
从行业来看,稳增长相关板块和高成长领域备受关注。据统计,3月以来机构调研频次最高的前五大行业(申万二级分类)分别为计算机应用、专用设备、通用器械、汽车零部件和家用轻工,其中计算机应用行业的机构调研频次超过1000次,剩余四个行业调研频次也均超过500次。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以来最受机构关注的个股当属汽车软件龙头中科创达,机构调研频次高达843次,其中睿远基金、易方达等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和聚鸣投资、瓴仁投资、和谐汇一、冲积资产等知名百亿级私募均参与了该公司的调研。从调研记录来看,公司整车操作系统推出的时间规划,物联网业务盈利能力何时可以改善,以及面临的成本压力能否有效向下游传导等问题备受机构关注。
伴随着大盘短线企稳,近一周机构调研热度也有所回升。数据显示,3月14日至3月20日,沪深两市约有101家上市公司被机构调研,有41家公司获20家以上机构扎堆调研。
从机构调研动向看,概念题材类主题调研较少。从相关公司行业分布来看,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板块占比最多。热门调研股方面,格林美、长春高新近一周获超两百家机构调研。
近一周以来,在接待机构家数超20家的上市公司中,据其已发布的年报或者业绩预告,均以“业绩预喜”为主要共同点。市场人士指出,当前正值A股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机构正加紧通过财报窥探行业景气度情况。
从行业板块来看,近期机构投资者对机械设备板块青睐有加,从业绩来看,机械设备板块2021年业绩整体向好,多数公司预告净利润大幅增长。
“顶流”机构和基金经理频频现身
此前一段时期,公私募基金经理亲自“出马”调研的情况并不多见,不过3月以来,市场波动加剧,基金经理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深挖标的基本面变化。
比如,国际医学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3月14日千亿基金经理张坤参与了电话会议交流,当日参加的还有工银瑞信医药基金经理谭冬寒等多位机构投资者。而商洛医院的转让及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当前的战略规划以及对未来异地扩张的考量等问题备受基金经理关注。
3月15日,天润工业披露的信息也显示,公司上周共接待了上百家投资机构调研,交银施罗德基金刘鹏、博时基金陈鹏扬等百亿基金经理均现身其中,机构投资者的问题主要围绕天润工业商用车空气悬架业务进展和2021年收入微增的原因展开。
数据显示,长春高新近一周获230家机构调研,调研名单中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睿远基金等公募基金,景林资产、高毅资产、星石投资等知名私募纷纷现身。
长春高新在接受上述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疫情对于生产经营影响整体可控。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1月份儿科新患入组人数同比增长50%以上;2月份虽然有春节因素影响,仍保持了35%以上的增幅。生长激素产品整体收入增长40%以上。目前水针产品价格没有明确降价安排,长效水针目前已开始调整产品价格。
此外,格林美、水晶光电、英杰电气等公司获调研次数也居前。
“近期,A股市场的恐慌情绪逐渐消散,市场投资主线将重回基本面。而且随着上市公司陆续披露1-2月的经营数据,部分板块估值风险已大幅释放,当下是一个掘金和排雷的好时机,需要加紧调研步伐,把握业绩确定性机会。”沪上一位私募基金经理直言。
稳增长、高成长“两手抓”
聚鸣投资创始人刘晓龙表示,截至3月15日,市场整体估值(PE和PB)约比2018年底部区域高5%-10%,目前市场大概率已在底部区域。后续将重点关注军工、新能源和半导体等高成长板块,电力和医药等由于疫情受损的行业,以及家具、家电、建材等地产链超跌的领域。
国泰主动权益投资三部负责人、国泰睿毅拟任基金经理程洲分析称,过去两年新能源、光伏、半导体、军工等板块表现较好,今年虽然行业性机会较小,但某些环节上的个股仍能产生超额收益,比如新能源上游的锂,下游的整车,以及中游的隔膜等环节。另外,目前数字经济相关行业具备投资机会,比如稳增长主线的“东数西算”,其中的运营商、主设备供应商、交换器、服务器、光器件等环节均值得重视。此外,制造业中的传统化工巨头,包括化肥、冶炼等,因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能够向新能源领域拓展,且具备资金和技术优势,未来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