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北交所迎减持潮,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加入日期:2022-2-9 8:57:4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2-9 8:57:45讯:

  步入2022年后,北交所上市公司将有大量的限售股解禁。据统计,2022上半年北交所涉及解禁的上市公司有59家,总规模合计765亿元,相当于目前北交所总市值的三分之一。今年1月份以来,已有11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减持公告,占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13%。

  在今年上半年迎来解禁的59家上市公司中,并不乏牛股。比如北交所“一哥”贝特瑞以及森萱医药均在1月27日有巨量限售股解禁。其中,贝特瑞解禁股份数量为3.32亿股,占总股本的68.36%;森萱医药解禁3.45亿股,占总股本的80.96%。由于这两只股票涨幅巨大,巨量限售股解禁后,相关股东是否会减持,无疑也值得关注。

  而在已发布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中,某些个股的涨幅也不俗。比如国义招标2018年12月份股价曾经跌破1元面值,目前的股价在8.10元;丰光精密在新三板挂牌后,股价最低曾下探3.43元,目前股价高于17元;威博液压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时,最低股价为5.01元,目前股价为20.55元。可以说,这些上市公司相关股东通过减持股份,收益将是非常丰厚的。

  在北交所设立之前,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曾有过短暂的辉煌,挂牌公司数量也曾突破万家大关,新三板市场也因之成为全球挂牌公司数量首家突破万家的市场。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受市场规模、结构、需求多元等因素影响,新三板出现了诸如融资额下降、交易不活跃、申请挂牌公司减少、主动摘牌公司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又倒逼新三板市场必须进行改革,北交所的设立正是这一背景下的结果。

  相对于新三板挂牌公司,在北交所挂牌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市公司,其新股发行、再融资、交易机制等与沪深A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客观上讲,这也为创投资金、风投基金等从资本市场退出创造了条件。因此,北交所相关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出现减持潮,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尽管1月份以来已有多家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但对于减持所产生的影响,市场上却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有观点认为,北交所市场减持的压力并不大。理由是相对于科创板与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更高。像82家北交所公司第一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平均持股比例为54%,科创板为42%,创业板为39%。第一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集中度高,减持意愿不强。

  此外,相对于创业板与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估值要低得多。目前北交所所有上市公司静态平均市盈率为46倍,远远低于创业板的60倍与科创板的71倍。而且,北交所市盈率低于30倍的上市公司占比近一半。较低的估值水平,导致股东惜售心理严重。  
  尽管如此,北交所众多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仍然不可被忽视。一方面,股东减持必然会对股价产生压力。发布减持公告后,北交所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均出现下跌走势,个中虽然不无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但显然也与减持公告的发布存在关联。而股价的下跌,必然会波及投资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更多北交所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对北交所市场投资者情绪无疑也是负面的。毕竟,发布减持公告的上市公司占比达到13%,而这样的比例并不低。随着今后解禁公司的增多,这一比例或许会有所上升,这对于北交所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创业板曾被市场解读为“套现板”,科创板公司解禁后,也出现大规模套现现象。北交所如果重演创业板与科创板的套现故事,客观上并不利于北交所市场的发展。毕竟,虽然北交所挂牌的都是上市公司,但与科创板与创业板相比,其流动性不足的短板依然存在,交投不太活跃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一个股东频频大规模套现的市场,也不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防范北交所减持潮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个人以来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应强制规定,北交所上市公司股价低于发行价时,应禁止发起人股东的减持行为;而且,由于2亿元的市值也可在北交所挂牌,较低的门槛,也有必要延长北交所上市公司限售股份的锁定期。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