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2-15 7:04:59讯:
上周末的一场投资者电话交流会,竟吸引了超过220家机构参与,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百亿入股奇瑞带来的影响可见一斑。华为、小米、美的、三六零、腾讯、百度、富士康、领益智造……近年来,互联网巨头和电子制造业的巨头们纷纷入局造车,产业逻辑是什么?
有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汽车的核心由传统燃油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转向三电(电驱、电池、电控),催生出巨大的增量市场,并有望催化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俗称“贴牌”)制造等新发展模式。新市场、新模式不仅将给中国汽车和电子产业双双带来升级机遇,并可支撑中国在整车和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领域诞生更多的世界级公司。
机会来了当然要努力抓住。在回复“如何看待科技巨头造车”的问题时,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就表示,会努力去争取这个机会。
巨头纷纷入局“造车”
2月12日,立讯精密公告称,公司与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合称“奇瑞集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为立讯精密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提供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及出海口。同时,立讯精密的控股股东立讯有限拟以100.54亿元购买青岛五道口持有的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这只是制造业巨头入局“造车”的又一个案例。近年来,华为、小米、OPPO、三六零、腾讯、百度等科技互联网公司,已先后涌入智能网联汽车赛道。另一边,工业富联、领益智造、立讯精密等电子制造类龙头,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积累,也纷纷加码汽车战略。
巨头们的产业逻辑,如同他们的实力一样强大。
“软件定义汽车”是一批科技互联网公司的思路。如,百度和小米除了整车战略,还在整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广泛撒网,布局车载电子、智能座舱等领域。而“坚决不造车”的华为在跟塞力斯合作SF5车型后,又推出问界M5等,目标是为车企提供基于华为ICT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
立足核心领域,电子制造类公司凭借的只能是“硬实力”。比如,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表示,立讯不造车,立讯瞄准的是Tier1 (车厂一级供应商)。工业富联此前表示,在汽车领域,工业富联将凭借深厚的精密制造技术,围绕新能源汽车及车联网,布局核心零部件领域,整合供应链。工业富联已收购恒驱电机63%股份,并与山东创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布局电驱和汽车轻量化领域。
智能网联带来产业大机遇
立讯精密的一场投资者交流会,为何能吸引200多家机构的参与?其中还不乏博时基金、淡水泉、淡马锡富敦、富国基金、高盛资管、高毅资产、汇添富基金等知名机构。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苹果产业链巨头,立讯精密及其大股东大手笔挺进新能源汽车,具有风向标意义,这也是巨头们纷纷入局汽车产业链的原因,尤其是在汽车产业相对落后的中国企业。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大市场。王来春在电话会议上说,Tier1的市场规模几乎是所有车企总产值的70%。大家所熟知的全球前4大Tier1厂商博世、日本电装、采埃孚、麦格纳收入规模都在300亿美元以上。而全球前100大Tier1厂商中,中国企业仅有8家。
智能网联时代,汽车的核心由传统燃油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转向三电(电驱、电池、电控),给全产业链带来巨大增量市场。IHS Markit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市场搭载车联网功能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5%,到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提升到60%,在中国市场这一比例将达到75%。
赛道拥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成长空间。“智能网联汽车将是继手机之后的最大智能终端,是半导体成长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芯原股份创始人、董事长戴伟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以往汽车可能需要五六百个芯片,智能网联汽车则需要至少2000个芯片,这是给半导体发展带来4倍于以往的驱动力。
“车端、路侧、车路协同,都是确定的机遇。”高新兴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车企加速拥抱智能化,积极布局车载电子;车路协同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基础设施,随着各省“十四五”规划的推进,车路协同将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从投资角度看,激光雷达,智能座舱、V2X、高精度地图、车载影音、安全等都是好机遇。
激光雷达就成为车厂投资的一个“风口”。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尚颀资本(上汽参股基金)投资了MEMS激光雷达公司一径科技,李斌控制的蔚来资本投资了激光雷达初创公司Innovusion(图达通),比亚迪则入股了激光雷达明星公司速腾聚创(RoboSense)。
一场电子和汽车产业的双升级
与增量市场的盛宴相比,智能网联汽车对中国汽车和电子产业来说,更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大机遇。
“新的格局下,市场需要ODM造车,这一点我们和奇瑞汽车创始人尹同跃的观点高度相同。”对于携手奇瑞“造车”,王来春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奇瑞的整车和立讯在电子领域的积累,可以协同开拓另一个新产业——为别人造好车,这是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正好满足立讯Tier1成长中突破口的难点。
“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面对海外巨头百年的积累,中国汽车产业难以在“三大件”领域有超越性突破。但是,在互联网公司、电子制造公司纷纷下场“造车”的智能网联时代,汽车有望复制手机的发展模式,颠覆现有业态,催生出专业的汽车ODM公司。立讯精密此次与奇瑞合作,将可能开创中国汽车ODM新模式的先河。
中信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提出,苹果、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和互联网厂商入局造车,初期即使部分选择自建产线,但考虑到资本投入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待后期汽车产业链进一步解耦、相关供应商能力成熟后,有望复制部分手机产业分工模式(即由车厂各自in—house生产,转向部分采用类似手机ODM或OEM方式生产),重塑产业链格局。
另一方面,在经历了消费电子洗礼、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下,中国的电子产业链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储备,走到了产业升级的十字路口,不仅可接得住“ODM造车”的需求,也可借此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比如,在芯片端,韦尔股份的CIS产品、普冉股份的NOR Flash、全志科技的智能车载芯片产品等都已在整车市场实现突破。
“在制造技术短板下,对于电子产业链的公司来说,最好的选择可能不是造整车,而是进入汽车产业链Tier1序列,强化在‘三电’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电子产业链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定位,有汽车业内人士建议。
“专业化分工不失为一种产业发展解决方案。”上述业内人士补充说,智能网联汽车的巨大市场,可支撑中国在整车和Tier1领域诞生更多的世界级公司。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