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2-13 10:31:01讯:
美国公布1月通胀数据,创下40来最大增幅,随后引发美股大幅震荡并推动美债收益率飙升。分析认为,短期内通胀高企的趋势不太可能减弱,不过预计今年内通胀将放缓。
此外,全球大宗商品在近期表现出极强的走势,供给短缺的偏紧形势创下至少1997年来之最。新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已悄然而至?每经连线全球投资咨询公司BCA Research分析师。
本周,英伟达收购ARM交易正式宣布终止,ARM即将开启IPO进程。这起全球最大半导体收购案告吹折射出的是全球愈加严格的监管环境,对大型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也将是一次警示。
更多内容,尽在《一周国际财经》。
美国1月CPI续刷40年新高
投行预期美联储今年加息3~4次
当地时间2022年2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5%(预期7.3%),创下1982年3月以来的最大增幅,也是该数据连续九个月达到或高于5%。
从主要的几个细分指标来看,占 CPI 比重约三分之一的住房成本同比上涨4.36%,为1991年6月以来最高;租金成本同比上涨3.76%,为2019年7月以来最高;此外,食品成本上涨 7%。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美国高级经济学家Andrew Hunter认为,食品和住房价格的上涨表明通胀正在周期性加速,而且由于劳动力市场状况异常紧张,短期内这一趋势不太可能减弱。
1月CPI数据发布后,美股三大股指大幅低开,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开盘均跌超1%,道指迅速跌250点,此后跌幅收窄。同时,美债收益率飙升,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 2%,达到2019 年 8 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周五该指标因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敦促美国公民离开乌克兰而失守2%,报收1.918%。
市场因此对未来加息的预期也变得更加激进。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数据,1月通胀数据发布后,美联储3月份加息 0.5 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从25%升至44.3%;今年加息6次(每次25个基点)的可能性从53%上升至约63%。
全球投资咨询公司BCA Research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我们预计今年通胀将放缓,这样看来市场本次反应过头了。尤其是5年/5年远期 TIPS盈亏平衡通胀率这一指标也显示长期通胀预期是稳定的,并未脱离央行的通胀目标范围。
此外,该投行表示,收紧的金融环境最终将导致美联储放缓今年的加息步伐,预计今年加息3~4次,因此建议投资者做多2年期美国国债,而非大量现金和 10 年期美国国债。
注:以上采访内容仅代表采访对象观点,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10年超级周期已至?
分析师:只是商品牛市
全球大宗商品在近期表现出极强的走势,包括石油在内的许多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在近期都出现了强劲的现货溢价,表明当前的市场供应紧张。
全球金融市场数据和基础设施提供商Refinitiv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Refinitiv Core Commodity CRB 指数(衡量大宗商品价格的综合指标)同比上涨 46%,这是自 1995 年可比数据以来最大的一年增长。
“目前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大宗商品处于远期贴水的价格结构,这表明大宗商品的供应非常紧张。”在线交易服务提供商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许多金属、农作物和能源的需求将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强劲,这种现货溢价的现象也将继续走强。”
高盛在此前曾表示,这种凸显供给短缺的偏紧形势创下至少1997年来之最,2022年可能开启新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BCA Research商品与能源战略首席策略师Bob Ryan告诉每经记者,“我们和高盛一样,看好工业大宗商品。然而,我们没有看到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正在形成。”
“社会和政府正在鼓励减少碳氢化合物的生产和消费,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以努力实现全球经济的脱碳。因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正在受到抑制,而基本金属的生产——主要是铜和铝——正受到积极的鼓励。这不是商品超级周期,这是商品牛市。”他说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将上涨,因为供应水平将低于需求水平。基本金属价格将上涨,因为需求受到积极刺激,但供应无法跟上这种需求。”
Edward Moya认为,本次大宗商品的上涨周期可能将持续到夏季。能源市场方面,乌克兰局势和伊朗核谈判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是影响能源价格的最大因素。
“预计今年上半年原油需求将超过供应,因此,能源产量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在石油市场真正找到平衡之前,能源价格将保持高度波动性。能源价格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可能继续保持高位,但随着产出增加,天气转暖后,(能源价格)应该会开始下降。”他分析道。
注:以上采访内容仅代表采访对象观点,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1
英伟达收购ARM交易折戟
ARM即将开启IPO进程
当地时间2月7日,英伟达和软银集团正式发表声明,宣布终止此前英伟达从软银集团收购ARM的交易。
根据双方达成的最终协议,软银将保留英伟达此前支付的12.5亿美元定金,英伟达则将保留20年的ARM授权。此外,软银和ARM将在2023年3月31日前开始准备ARM的公开发行上市。
回顾这笔天价交易,时间可以回溯到2020年9月,当时软银宣布,英伟达将以400亿美元收购其拥有的全部ARM股票,交易预计在18个月内完成。彼时,ARM在移动处理器和物联网处理器市场都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是全球半导体IP龙头。若交易完成,这将成为半导体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
因而,这笔交易立刻引发了行业和监管机构的关注,这一收购案被认为可能会影响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破坏行业的生态平衡。高通、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担忧不能公平获得ARM技术,各国反垄断部门也对此开启了审查。
截至收购终止,也没有任何国家的监管部门通过。这起全球最大半导体收购案告吹的背后,折射出的也是全球愈加严格的监管环境。
研究与咨询公司TIRIAS Research分析师Kevin Krewell在《福布斯》上发布的文章中写道,“这笔交易的终止并没有太大改变英伟达的发展轨迹,也不会减缓其增长,现在该公司可能会寻求其他收购。但对于软银和ARM来说,事情会变得更加棘手,尤其是当 2023 年市场出现回调时,能否通过IPO实现软银赚取利润的目标仍然是个问题。”
2
Meta陷欧洲数据安全风波
股价再遭重挫
月初刚刚因财报数据而经历了史诗级大跌后,Meta Platforms(原Facebook)公司股价在本周初又因与欧盟的数据隐私谈判而受到重挫。
当地时间2月7日,Meta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称,如果不能在有法律保证的情况下将用户数据向美国传输,公司将把Facebook、Instagram等重要产品撤出欧洲。
一石激起千层浪,美股周一开盘后,Meta股价一路下行,大跌超5.1%。虽然Meta在周二否认威胁退出欧洲市场,但当天开盘后,Meta股价跌势依旧不止,再度跌超2%。周三,股价才开始稳住,反弹逾5%。在2月3日到8日的4个交易日内,Meta总市值合计蒸发高达2800亿美元。
据了解,欧盟新的数据保护法要求,在欧盟范围内收集用户数据的公司需要在欧洲的服务器上保存和处理数据。然而,Facebook和Instagram的数据一部分在美国服务器中。因此,Meta与欧盟委员会就用户数据回传问题僵持不下。
早在2020年,Meta就曾提出过类似退出欧洲市场的可能性。当时,欧洲法院裁定欧盟与美国之间的数据传输标准未能充分保护欧洲公民的隐私。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中心研究员钱文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Meta的商业模式来看,它主要的盈利来源就是依靠用户大数据带来的广告业务。如今数据保护法逐渐深入,已经不仅在欧盟,更是全球的趋势,后续可能会带来全球对数据安全管控更深层的影响。”
Meta面临的挑战还远不止于此。从本月初公布的财报来看,Mata元宇宙业务仍处于疯狂烧钱阶段,且亏损正在不断扩大,元宇宙业务部门在去年亏损超100亿。未来,如何盘活元宇宙业务实现盈利,也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3
遭遇地磁暴马斯克痛失40颗“星链”卫星
当地时间2月8日,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布声明称, 在猎鹰火箭2月3日发射升空的49颗“星链”卫星中有40颗卫星由于太阳活动引发的地球磁暴无法正确部署轨道,宣告“报废”,这些卫星将重返或已重返地球大气层。
据报道,此次SpaceX 发射猎鹰 9 号火箭的成本约为 1500 万美元(如果加上总体开发成本的一部分,可能为 3000 万美元),这其中已“报废”的卫星价值高达1200 万美元。
Space X表示,这些脱轨卫星与其他卫星相撞的风险为零,重新进入大气层后,这些“星链”卫星会燃烧殆尽,不会产生太空碎片,也不会有卫星零部件撞击地球表面。
自2019年发射首批“星链”卫星以来,马斯克设想再发射更多卫星来增加互联网服务,并计划将“星链”卫星增至3万颗。马斯克在1月15日发推称SpaceX公司有1469颗正在工作的“星链”卫星,还有272颗正在向预定轨道行进。
除Space X外,美国OneWeb公司也布局了自己的互联网卫星,亚马逊则计划在今年开始发射卫星。
天文学界一直对数量庞大的卫星可能影响天文观测表示担忧。美国宇航局NASA在近日表示,“星链”卫星占据的近地轨道如果很拥挤,可能会影响到国际空间站的安全,以及NASA科学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事实上,这些担忧并非没有来由,近年来SpaceX公司发射的卫星和火箭残骸多次对其他国家航天器构成威胁。2019年9月2日,欧洲航天局“风神”卫星与星链-44曾险些碰撞。
有报道评论称,若近地轨道被危险的太空垃圾和规避能力失灵的卫星所占据,在之后的数百年内,太空探索的推进和发展对科学家而言将变得举步维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