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上市公司舆情周报|药明康德回应难阻股价暴跌B站陷“员工猝死”事件宁德时代蒸发近两千亿元市值

加入日期:2022-2-11 17:10:2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2-11 17:10:28讯:

  虎年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一改春节前连续调整态势。沪深股市逾3500只股票上涨,北交所个股涨多跌少,实现“开门红”;2022年1月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双双创下单月历史新高,政策靠前发力显效;截至2月11日,两市共12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快报,增幅方面,7家公司去年营收同比增幅超100%。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数据显示,近一周(2022年2月7日-2月11日)舆情热度靠前的前五大上市公司事件是:

  药明系被列入美国“未经核实名单”,药明康德回应澄清难止股价暴跌

  美国政府2022年2月7日宣布,将33家中国实体列入商务部的“未经核实名单”(Unverified List,UVL),对这些实体从美国出口商处获取产品实施新的限制,并要求对与这些中国实体有贸易来往的美国公司进行额外的调查。在这份名单中,知名医药研发生产企业药明生物(无锡)和药明生物(上海)也在列。

  这则消息导致2月8日上午,CXO(医药外包)概念股全线下跌。其中,港股药明生物(02269.HK)在跌30%后停牌凯莱英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均跌超10%;A股药明康德(603259.SH)跌停,康龙化成(300759.SZ)跌超12%,昭衍新药(603127.SH)、凯莱英(002821.SZ)均跌超9%,泰格医药(300347.SZ)跌超5%。

  2月8日,药明康德发布澄清公告,称本公司及本公司的子公司均未被美国商务部列入UVL。本公司目前的各项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突发的黑天鹅消息在舆论场上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监测数据,2月7日,事件相关舆情量呈上升趋势,期间财联社、金融界等多家媒体对事件进行了传播报道,相关舆情量在2月8日达到顶峰。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从报道情绪分析看,此事件中存在多方舆论态度博弈的局面。有媒体报道客观看待“美国制裁”事件,认为“此次风波虽有一定影响,但必能安全度过”;还有媒体指出“问题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未来类似的风险只会更多”;甚至有部分媒体质疑药明生物的声明“不如其说的那么无关紧要,”市场上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舆评:

  从去年开始,医药板块就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前有集采影响,后有注册制背景下国内外竞争对手增多,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板块频繁杀跌,如今CXO板块突发的黑天鹅再次引起舆论场的激烈讨论,目前来看,不论药明康德等医药公司是否被列入名单,其在市场上的股价表现足以暴露出市场对于医药板块不确定性的担忧,这个时候极为考验企业资本市场形象和基本面的含金量,应对不慎容易引发媒体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延伸解读,引出该事件外的其他风险点。

  超讯通信遭“戴帽”,回应后被质疑“甩锅”,舆情现状堪忧

  2022年2月7日,超讯通信(603322.SH)发布公告称,因违规担保事项,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这一消息在市场引发轩然大波。作为虎年A股市场首个“戴帽”公司,超讯通信的舆情声量激增,仅8日一天,其网页新闻渠道共计输出内容988篇次,“暴雷”“违规”“黑天鹅”等敏感词汇逐渐成为新闻标题主调,甚至有媒体开始往公司往年经营状况、股东涉嫌屡屡减持套现等方向作延伸解读,敏感及负面报道占比接近60%。与此同时,股吧、雪球等互动平台弥漫悲观情绪,甚至出现“集体诉讼索赔”等不理性,市场负面情绪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对于违规担保问题,2月8日下午,超讯通信方面回应称,子公司桑锐电子并未失控。但回应发出后,公司遭受的质疑不减反增,舆论峰值于8日15时再次攀升新高度,负面及敏感新闻占比占据绝对优势,包括21实际经济报道、中国基金报在内多家主流媒体对此重点关注,舆论场上充斥着“甩锅”“摆脱关系”等敏感字眼,舆论搭车现象上演,给超讯通信带来更大的声誉形象影响。2月9日,停牌一天后,ST超讯开盘即遭跌停板。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舆评:

  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超讯通信给出的回应不仅未能平息舆论质疑,反而激起新一轮的质疑,媒体已从早期就相关事件报道公司“暴雷”起因经过,到后续开始质疑公司回应是为“甩锅”、推诿塞责,并开始往公司往年经营状况、股东涉嫌屡屡减持套现等方向作延伸解读,次生舆情此起彼伏。如果一开始公司妥善处置舆情,做好声誉风险管理预案,舆情或不至于发酵于此。如今公司面临的舆情危机进一步升级,如此事件持续发酵,将再次对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严重负面冲击。

  B站员工“过年期间猝死”,官方撇清关系引发众怒

  近日,B站(bili.us)因“员工猝死”事件陷入舆论风波。2022年2月7日,微博认证为职场博主的用户“王落北”称,据多名网友爆料,B站武汉AI审核组组长过年期间值班,在晚上9点到早上9点(12小时)的工作强度下,2月5日凌晨脑出血猝死。

  事件迅速引发舆论关注。2月7日,B站在内部信中否认了该员工因加班猝死一事,并表示逝者事发前一周内未存在加班等情况。不过,这一回应很快被自称猝死员工表妹的微博文章“打脸”。2月7日,“表妹”在微博中描述,表哥是因为过年加班所以没回家,事发后B站并未派人慰问,且态度恶劣。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的监测数据,2022年2月7日-2月11日,“B站员工猝死”事件舆情传播数达4094篇次,包括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第一财经在内多家主流媒体对此重点关注。其中舆论场上负面舆情占比高达41%,有舆论把矛头指向了“资本压榨员工”导致员工过劳死,B站迅速被贴上了新的标签:流水线工厂、资本家,甚至有评论者把这件事提升到了企业价值观的层面,“B站对外展现出来的态度,是B站管理上的失败,也是价值观建设上的失败”。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2月8日晚间B站终于再次发布通报回应,“暮色木心”去世后,家属、同事都陷入巨大的悲痛和震惊当中,相关沟通、善后工作一度面临混乱。对此,公司要向“暮色木心”的家属表示深深的歉意!截至目前,B站员工猝死事件还在持续发酵。

数据来源:誉云大数据系统

  舆评:

  虽然意外发生在过年期间,但该名员工是在加班时突发状况的,公司肯定责无旁贷。从B站一开始的内部信回应来看,其想把员工去世和公司撇清责任的举止并不可取。对于大众来说,“冷漠”“草率”的回应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仅未能平息舆论的关注,甚至引发次生舆情,引起新一轮的舆论质疑。再加上互联网公司因“996”加班文化已被舆论大众深恶痛绝,相关事件负面报道层出不穷,如今“B站员工猝死”正正踩中了敏感点,叠加的负面情绪在该事件中集中爆发,易引发极大的舆情危机,甚至有媒体开始深挖B站存在内容审核漏洞、员工待遇差等问题,进一步加剧B站的舆论压力。(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