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创板 >> 文章正文

刚刚过会就“预计业绩将下滑 ” 新相微电子高额IPO募资能否支撑高毛利

加入日期:2022-12-28 20:28:5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12-28 20:28:55讯:

  新相微电子遭遇业绩大幅下滑风险等三大问题被问询

  新相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相微电子)顺利通过上交所科创板2022年第93次审议会,即将提交注册稿,但是闯关证监会之前,公司仍需回复落实科创板上市委现场的问询。

  上交所官网显示,科创板发审委现场问询中,新相微电子遭遇三大问询问题,其中相关企业通过直接参股或平台公司持股新相微电子,公司与相关企业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与特殊客户的交易或往来是否真实或具有商业实质,是否构成资金体外循环,以及公司2022年和2023年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风险等被重点关注。预期业绩将下滑

  新相微电子前身新相微有限成立于2005年3月,2021年8月设立股份公司,成立以来新相微电子主要采用Fabless商业模式,专注于显示芯片研发、设计、销售,并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委外代工运行。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内,新相微电子主要产品分为整合型显示芯片、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其中整合型显示芯片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4亿元、1.73亿元、3.98亿元及202亿元,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85.97%、80.86%、88.17%以及92.11%,公司销售的整合型显示芯片又以整合型TFT-LCD显示芯片为主,各期收入占整合型显示芯片销售的比例分别达100%、99.59%、99.89%和99.98%。

  2021年显示驱动芯片市场整体供需关系紧张,并带动多类型芯片价格大幅增长,在行业特殊的市场行情下,新相微电子报告期取得业绩大幅增长,各期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2.19亿元、4.52亿元和2.19亿元,公司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9.25%,净利润由2019年的亏损879.80万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1.53亿元。

  但是2022年以来随着芯片市场供需关系的缓解,以及受地缘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通胀等宏观经济因素,以及下游应用市场消费类电子终端需求回落市场因素影响,新相微电子预期经营业绩高增长或将不再。

  2022年上半年,新相微电子产品单价同比大幅下降20.47%,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63%,净利润同比下降30.11%。根据新相微电子预期,公司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将在4.1亿元至4.7亿元,与上年同比变动在-9.23%至4.05%,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在1.05亿元至1.20亿元,同比将下滑21.41%至31.24%,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9500万元至1.10亿元,同比将下滑37.02%至45.61%。

  新相微电子解释称,集成电路产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公司所处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业波动。下游产业产能扩充期,设计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产能和资源支持,而当下游产能供应过剩后,设计企业若无法保持技术优势和研发创新能力,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022年以来,新相微电子下游市场景气度有所下降、主要客户采购需求也有所减少。如果未来公司产品下游终端应用市场发生重大技术变革或出现重大波动,以及宏观经济和整体消费热度未能得到有效提振,将导致下游应用市场对显示芯片的需求下滑,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022年新相微电子净利润变动,主要系公司预计2022年受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供给短缺情形有所缓解、终端需求下降影响,产品价格同比下降进而导致产品毛利率减少,使得公司净利润有所减少。新相微电子据此认为,未来若公司下游市场景气度回落带来需求的减少或晶圆厂产能扩张带来供给的增加,均可能导致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波动,公司2021年的高速增长不可持续。

  这意味新相微电子报告期业绩短期满足科创板上市要求,但是后续的经营或将面临较大压力,上交所也因此问询新相微电子,如果公司产品价格恢复到缺芯前的水平,公司2022和2023年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风险。

  关联交易被关注

  除了业绩下滑风险被问询,公司依托关联方的交易能否持续、合理也成为上交所关注的焦点。

  报告期内,新相微电子不仅在客户方面与关联方难解关联关系,公司甚至与供应商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关联交易。

  招股书显示,A股上市公司京东方(200725.sz)实际控制人的北京电控及其控股子公司北京燕东均为新相微电子的直接股东,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分别持有公司7.09%和7.84%的股份,为新相微电子第三和第四大股东,因此京东方构成新相微电子的关联方。

  报告期各期,新相微电子与京东方的交易金额分别达6599.16万元、1.06亿元、2.06亿元和1.24亿元,经确认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725.23万元、2802.63万元、3000.88万元及2278.02万元,占到公司各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达10.94%、12.81%、6.64%及10.40%。

  2019年、2020年,京东方均为新相微电子的第一大客户,2021年京东方位列新相微电子第二大客户,2022年上半年再度成为第一大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新相微电子主要向京东方销售分离型显示驱动芯片和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产品,但是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新相微电子大部分是通过向致新科技定制化采购成品再销售给京东方。

  另一方面,新相微电子的第一大供应商致新科技同样是公司的关联方,其下属的台湾类比公司直接持有新相微电子3.11%的股份。报告期各期,新相微电子比照关联交易披露的向致新科技采购金额分别为4873.92万元、1.04亿元、1.77亿元和1.10亿元,占公司各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达32.55%、41.85%、49.87%和35.53%。

  新相微电子不仅与第一大客户京东方之间存在关联交易,与第一大供应商致新科技之间同样也属于关联交易。上交所据此提出现场问询,要求新相微电子说明相关企业通过直接参股或平台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新相微电子与该等企业的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不仅如此,新相微电子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Peter Hong Xiao(肖宏)兼职董事的新相微电子间接股东Blue Sky等公司同样是新相微电子的关联方,公司董事Weigang Greg Ye(叶卫刚)兼职的关联关系公司更是多达20余个,新相微电子同样曾与Blue Sky等公司存在关联交易、关联研发等业务。

  上交所因此向新相微电子提出问询,Blue Sky及其中国台湾分公司、趋向科技是否为新相微电子实际控制人或其关联方控制,该等公司及其股东与公司之间的相关交易或往来是否真实或具有商业实质,是否构成实际控制人或公司资金等体外循环,是否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情况。

  北京律师界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关联关系是A股上市审核的重点问题,大量关联交易容易产生虚假交易、虚构业绩或利益输送等问题,因此会成为监管层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不能说明关联关系合理性或者大量关联关系非关联化处理,可能构成上市的障碍。

  但在招股书中,新相微电子表示,随着公司未来进一步提升显示屏电源管理芯片的自制能力、定制化采购晶圆并自行封测产品后对外销售规模增加等,公司还将存在该类产品对关联方京东方的销售收入金额增加的可能,同时若未来公司与关联企业持续加大业务合作规模,可能导致公司向关联方销售及比照关联交易披露的采购金额进一步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的关联交易依然没有能阻止新相微电子业绩预期的下滑,而后续的关联交易能否实现公司业绩的稳定也存在不确定性。

  高盈利模式或不再

  除了业绩下滑和关联交易风险外,新相微电子的高盈利模式也面临不确定性。

  依托行业的周期性景气和关联关系,报告期内新相微电子创下明显高于同行的综合毛利率,各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达27.47%、28.34%、67.71%和53.94%,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6.28%、29.22%、44.35%和41.71%。

  招股书中,新相微电子解释称,2021年公司相关产品毛利率涨幅较大且大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重视成本节约,部分重要应用领域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较低,拥有较强的定价权,同时公司显示驱动产品客户以模组厂商为主,“缺芯”背景下公司的议价能力更强。

  2022年上半年,随着市场整体供需紧张态势的逐步缓解,新相微电子相关产品毛利率逐步下滑,毛利率下降至53.94%,但仍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2021年的高毛利水平具有一定的短期特殊性。”新相微电子认为,2021年下半年、2022年上半年以及今年7、8月,公司产品毛利已均有所下降,已回归至正常水平,但仍存在高毛利率不可持续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目前总资产7.60亿元的新相微电子拟冲刺科创板募资15.19亿元,其中4.93亿元用于合肥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2.6亿元用于合肥显示驱动芯片测试生产线建设项目,3.67亿元用于上海先进显示芯片研发中心建设,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新相微电子拟借募投项目建设,提升公司产品设计能力和并向产业链上游的延伸,募投项目包含合肥显示驱动芯片测试生产线建设项目将使公司从轻资产模式运营的纯半导体设计企业变成拥有独立测试产线的半导体企业,全部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预计将合计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无形资产1.05亿元。

  但是新相微电子同时提示,如果因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以及募投项目中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将导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产后盈利水平不及预期,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变也将给公司未来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带来一定挑战,存在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项目投资失败风险。

  目前,显示芯片市场需求明显放缓,新相微电子下游应用市场正出现周期性下滑行情,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致使公司盈利能力已出现不利变化,公司高额募资投入能否保证预期效益也充满变数。

  对此,记者致电致函新相微电子采访公司如何保障业绩的高增长和稳定性,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公司回应。

编辑: 来源: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