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12-2 18:53:17讯:
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为到访的马克龙夫妇举办了隆重的晚宴,苹果CEO库克等企业家代表和好莱坞名人作陪,将马克龙的三天访问推向高潮。
此次法国总统马克龙之行是拜登上台后首次迎来的外国元首国事访问。双方重申了两国深厚的盟友关系,表达了俄乌冲突上的对外政策团结。但在一片祥和之外,马克龙也不惮公开表达对美国的批评,特别是《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企业的伤害,直言补贴政策可能“导致西方的分裂”。
今年8月,拜登签署了总价值约75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其中,法案称将提供高达3690亿美元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但是大多数优惠政策只有美国本土企业或在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才能享受到。
据央视新闻援引德媒报道,法德两国领导人认为,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计划向在美企业提供大量补贴,将构成不公平竞争,是“贸易保护主义”,欧盟不应置之不理。
离《通胀削减法案》2023年开年正式生效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欧美之间能否有效管控分歧,避免恶性循环的贸易战?留给双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欧洲不满,拜登称愿“微调”法案,专家:欧盟可通过WTO上诉
今年3月,瑞典电池巨头Northvolt宣布,将投资40亿欧元,在德国北部的海德市修建一座大型锂离子电池工厂。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而其庞大的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向电动车转型,Northvolt的这一决定可谓是顺理成章。
然而,美国8月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让Northvolt改变了主意。CEO彼得·卡尔森(Peter Carlsson)算了一笔账,发现在该法案的补贴政策下,Northvolt在美国建厂可以拿到高达8亿欧元的政府补助,这差不多是德国政府补贴的4倍,更不用提美国的能源价格也要便宜得多。
“到这样的节点上,我们可能要优先考虑在美国扩产的事宜,”卡尔森表示,公司正在考虑推迟德国工厂的计划。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高昂的能源价格已经让欧洲工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少代表性企业开始转移产能至能源价格便宜且稳定的美国。与此同时,美国一边向欧洲出口高价天然气,一边又颁布产业补贴政策排挤欧洲竞争对手,无疑让欧盟产生了被盟友“背后捅刀”的愤慨。
在欧洲对美国的不满情绪日益公开化之际,马克龙于11月29日抵达美国,开展了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补贴法案正是重要议题之一。然而,拜登在和马克龙详细讨论之后,仅仅表示考虑对法案进行“微调”,且美国并不打算就此向盟友“道歉”。
“(法案)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与我们合作的人排除在外,”拜登在和马克龙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但“美国不会道歉”。拜登表示,可以通过一些政策微调,让“欧洲国家更容易参与进来”。但具体如何调整政策仍不清楚。
据法国媒体报道,马克龙希望在此次访问中,能让欧盟获得和加拿大和墨西哥类似的豁免地位。《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一开始将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加墨两国排除在外,但后来又重新纳入。
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美国专家Clayton Allen认为,要向欧盟提供类似加墨的例外地位,需要重新立法才能实现,拜登本人的腾挪空间很有限。然而,由于美国中期选举刚完,无论是当前仅剩一个月时间的“跛脚鸭”国会,还是共和党掌控众议院的下一届国会,都没有动力去推动新立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WTO研究专家刘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欧盟手上还有一个选项,就是通过WTO进行上诉。“美国的政策肯定违反了WTO的贸易规则,特别是国民待遇原则,因为他将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进行了区别对待。”
然而,WTO机制的效力如何存在疑问。WTO的争端解决机制通常需要数年才能处理完一起争端。即使欧洲赢了,美国也可将结果上诉至WTO的上诉机构,由于上诉机构因法官任命问题已经陷入瘫痪,这意味着WTO的决定无法实质性地约束美国。
对话不利,欧洲方面也早有两手准备。在访问美国之前,马克龙就提出过“购买欧洲”(Buy European)的倡议,希望以类似美国的方式补贴欧洲企业,展示强硬姿态。欧盟内部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有担忧的声音认为,这可能导致美欧陷入新一轮贸易战。此前双方就曾因空客和波音的补贴问题而陷入了近二十年的纠纷。
刘斌告诉每经记者,欧盟最终可能一方面补贴自己的企业,一方面在WTO提起上诉。在补贴欧洲本土企业时,可能会以环保和国家安全等WTO允许的例外情况来规避潜在的争议。“双方由于需要共同应对俄乌冲突,因此在贸易问题发生严重冲突的可能性比较低,但无论如何,补贴政策将违反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原理,最终导致全球生产分工效率的下降。”
除马克龙的国事访问外,欧美双方还通过名为“贸易与技术委员会”的对话机制就补贴政策展开了数次商谈。但欧洲方面的反馈是,美国并没有对欧洲的忧虑有贴切感受,反而在不断强调欧洲企业在美国的机会。
下一次“贸易与技术委员会”峰会对话将在12月5日于美国马里兰大学开启,但欧洲方面对会谈结果已经相当悲观。 12月1日,欧盟高级官员、内部市场委员蒂埃里·布雷顿宣布退出峰会,因为会议安排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讨论欧洲的主要关切,《通胀削减法案》从议程之一变成了45分钟的午餐对谈。
制造业大规模流向美国,欧洲“很受伤”,德法:必将全力保卫欧洲经济
上述Northvolt的情况颇能代表欧洲企业面临的抉择。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能源价格飙涨,不少欧洲企业已经将目光转向了能源价格更为稳定和便宜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后,美国以高额补贴鼓励本土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欧洲企业想要获得补贴就必须转移生产线。多重因素夹击下,不少专家发出欧洲可能面临新一波“去工业化”浪潮的警告。
这种担忧让欧盟对美国的观感越发负面。“事实是,如果你清醒地看待这个问题,会发现从冲突中获益最多的就是美国,因为他们高价出口了更多天然气,还出售了更多武器,”一名欧洲高层官员对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抱怨道。数据显示,美国已经成为欧洲主要的天然气进口替代来源,但欧洲支付的价格是美国本土的四倍。
《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后,这种“遭背刺”的感觉被推向新高度,因为美国制定政策时,对欧洲盟友的冲击并不在考虑之列。
“美国追求的国内政策是一种保护主义,对自己的盟友形成了歧视,令人遗憾,”欧洲议会负责跨大西洋关系的议员Tonino Picula表示。另一名欧盟外交人士则更加直言不讳:“《通胀削减法案》改变了一切。美国到底还是不是我们的盟友?”他对Politico表示。
8月份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其实质内容与通胀关系不大,实际上是拜登政府希望以高达3700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减免,推动美国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该法案处处体现出偏袒本土企业、促进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意图。以电动汽车的500亿美元补贴为例,中低收入阶层要想获得最高7500美元的购车补贴,购买的电动汽车必须要在美国本土制造。补贴条件甚至对关键矿物原料和电池组件的来源占比都做出了严苛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车企必须建设美国本土产能,并调整供应链的来源。
据法国政府推算,《通胀削减法案》实施以后,法国能吸引到的投资将减少100亿欧元,新增就业岗位将减少1万个。法国的雷诺和斯特兰蒂斯(包括标志雪铁龙在内的汽车集团)虽然不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但补贴条款会波及法国的零部件供应商。
德国也对美国放出了“狠话”。当地时间11月29日,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表示,欧盟将对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作出“强有力回应”,欧盟也将为与美国的贸易冲突做好准备,“我们不会让德国失去工业基地的地位”。
实际上,法德两国已经在美国补贴问题上达成了统一战线。11月22日,两国发布了联合声明,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表示,欧洲必须将捍卫自身利益作为优先事项。如果欧盟与美国之间没能达成任何“妥协”,法国和德国将竭尽全力保卫欧洲经济。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