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德总理朔尔茨下月初访华,中德哪些领域合作大有看头?机构最新策略:A股爱在深秋

加入日期:2022-10-23 18:53:4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10-23 18:53:41讯:

  价值线导读

  最新消息,德国总理朔尔茨计划于11月初率领一个经济代表团访华,这将成2019年以来,首位欧盟国家领导人来华访问。

  在美国频频出台对中国加强半导体、新能源、医药等领域限制政策的背景下,作为欧盟一哥的德国,近年来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日趋紧密,与美国的“逆全球化”形成鲜明对比。

  据德国央银行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对中国市场的直接投资为101亿欧元(约715亿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只有62亿欧元。

  朔尔茨此前在欧盟峰会上表示:“如果总结一下欧洲理事会有关对华政策的讨论,我会说:意见非常一致。欧洲没有相关的声音主张‘脱钩’。”

  朔尔茨再三强调:“没有人说我们必须离开中国,我们不能再向那里出口,我们不能再在那里投资,我们不能再从那里进口”。

  此次朔尔茨访华计划公开,有望推动中德之间最大的投资项目——汉堡港收购计划正向发展,同时,为中德本已有较好合作基础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锦上开添花。

  “脱钩论”遭冷遇,朔尔茨政策转向

  1970年12月7日,西德总理勃兰特突然的“华沙之跪”震撼了全世界。这一跪也意味着西德外交政策的彻底转向,西德成为最早放弃意识形态为主的外交准则,采取务实外交政策的大国之一。

  勃兰特之后,施密特、科尔、施罗德、默克尔,历届西德以及德国总理一直贯彻这一理念,采取“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发展政策。

  这一传统也深刻影响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关系。中德贸易额十多年来占中欧贸易比重约30%,中国连续6年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就是实力决定友谊的最佳注脚。

  但去年底,德国新总 理朔尔茨上 台后,却开始抛弃务实的传统,开始推行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外交政策。

  “脱钩论”一时甚嚣尘上,整个德国高层摩拳擦掌。今年5月,德国经济部长、副总理哈贝克甚至明确表态,要与中国保持更远的距离,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性;今年8月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公然发表涉台言论,声言德国将在2023年公布新的对华战略。

  然而,“去中国”的思潮还未来得及弥漫开来,俄乌战争的扩大,以及随之而来能源危机的不断恶化,已经给不少一时发热的头脑浇去一盆盆刺骨的冰水。

  直面惨淡的现实,天然气危机下的德国不仅仅是人们开始抢购柴火、电热毯那么简单,工业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有德国学者警告,由于能源危机,德国的基础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将面临终结。

  “我担心德国经济会逐渐去工业化。”一位德国制造业企业家对媒体说。减产、裁员、关闭、收缩,成了德国工业界的一致共识。德国工业联合会9月对近600家德国中型企业的调查显示,每10家中型企业中就有1家因天然气价格而减产或停产。

  朔尔茨试图对此强装镇定,号召德国公民少洗澡,如果要洗也只清洗4个“重要部位”。而作为一国总理,朔尔茨却依然享受每天洗澡的奢侈,这种“铺张浪费”显然引起了德国人的不满,支持率连创新低。

  在当前失去俄罗斯的能源、国内通胀动荡且明年经济陷入“负增长”之际,朔尔茨幡然醒悟,德国已无法再失去中国市场,这是难以承担的代价。

  朔尔茨此前在欧盟峰会上表示:“如果总结一下欧洲理事会有关对华政策的讨论,我会说:意见非常一致。欧洲没有相关的声音主张‘脱钩’。”

  汉堡港交易是“照妖镜”,朔尔茨力排众议劲挺

  在对华态度上,汉堡港的谈判,成为德国政界的一面“照妖镜”。

  从去年9月开始,中远海运便着手商谈收购汉堡港集装箱码头35%的权益,但德国联邦政府内部就此事持续争论不休,至今悬而未决。

  这本是一项普通的交易,但德国政府在其中横加干涉,认为港口是“关键设施”不能卖给中国。今年已经陆续有包括经济部在内的六个联邦政府部门对这笔收购案发出警告,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更是咬定不打算松口。

  近日有德国媒体透露,在谈判的“紧要关头”,总理朔尔茨已经介入,并指示相关部门尽快拿出解决方案,推动这笔交易在月底之前完成。之所以是“紧要关头”,因为德国经济部使绊子,计划将该议题呈交给联邦内阁审查,并最终被驳回。

  在汉堡港问题上,朔尔茨最终站在了德国企业界的一边,总理府的“站队”或会给经济部门施加很大压力,迫使他们放弃所谓的“审议程序”。

  有分析认为,收购案的目的是“为全球各航运公司提供优质的供应链服务”,根本不牵涉政治,但却让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如德国绿党异常兴奋,将事情一再渲染扩大。

  中德政治上偏冷,但在经济上,今年却热火朝天,尤其是德企对华投资大幅增加。据德国中央银行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对中国市场的直接投资为101亿欧元(约715亿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只有62亿欧元。

  此外,自6月以来,一个个巨型项目不断震撼中德两国工业界。

  6月,宝马的沈阳新工厂“里达工厂”开业,投资额达150亿元人民币,是宝马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单笔投资。宝马还预计明年把MINI电动车型的生产线从英国转移到中国。

  9月,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与中国化学(行情601117,诊股)签署合作协议,一个投资总额达约709亿人民币的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项目不久后将崛起于广东。这是巴斯夫有史以来最大的对外投资项目。

  近日,大众汽车又宣布追加对华投资约170亿人民币。其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将与中国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从事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开发。这也是大众40年来对华最大一笔单项投资。

  据纽约研究公司荣鼎的一项报告,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宝马和巴斯夫这四大德国巨头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共占欧洲对华投资总额的1/3。宝马、巴斯夫、大众这几个有史以来的最大投资项目,合计投资额超1000亿人民币,或意味德国巨头把未来彻底地押注在了中国市场。

  一边是德国对中国的投资异常火热,另一边是中国对德国的出口也在猛踩油门。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传统的优势领域,如汽车产业,中国汽车工业的表现十分给力。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191万辆,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实现历史性突破。10月,德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SIXT将从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采购10万辆电动车。

  光伏、储能或将锦上添花

  在化工和汽车制造等传统行业之外,中德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是未来的重要看点。

  为了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德国政府此前制定了一揽子计划,要求到2030年,其可再生能源发电必须占到其电力总量的80%以上。其中,光伏装机目标为215GW,为此从2026年起每年需要新增22GW的光伏装机量。

  此前,德国政府通过实施税收减免,来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一个具体措施,是计划从2023年初开始,任何在单户住宅或商业物业上运行输出功率不超过30kw的光伏系统将不再需要为发电量缴纳所得税。

  另一个措施,是规定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进口采购和安装将不再征收增值税。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是我国光伏组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22年上半年,我国出口组件达到了78.7GW,其中,欧洲市场进口了42.4 GW光伏组件,同比大涨137%,占总出口量的53.9%。

  中国作为全球光伏产业佼佼者,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光伏组件,未来中德在自然有机会在光伏领域深度合作。

  此外,储能领域也值得期待。2021年德国新增户用储能1.48GWh,同增45%,占全球市场34%,累计装机3.92GWh,同增60.6%,占全球市场32%。据悉,储能系统协会(BVES)在年前表示,2022年德国家庭储能电池销量预计增长67%,去年储能行业的总营收为89亿欧元,户用储能占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根据德国市场研究机构EUDP Research公司预计,德国85%的住宅电池储能系统将与新建的住宅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发电设施配套部署。这意味着,在德国太阳能发电设施产生的电力直接可以从电网开始转向家庭储能端。而剩下15%的家庭储能系统将与正在运营的住宅太阳能发电设施配套部署。

  中国企业的储能产品以性价比高著称,一些中国储能企业正为欧洲能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海通证券(行情600837,诊股)研报显示,在电池企业中看好派能科技(行情688063,诊股)和鹏辉能源(行情300438,诊股);逆变器企业中看好德业股份(行情605117,诊股)、锦浪科技(行情300763,诊股)和固德威(行情688390,诊股)。

  尾声

  1990年柏林墙轰然倒下,彼时中国在德国贸易量中占比还不到1%,至2021年,这个数字已上升至9.5%。

  朔尔茨政府的转向,终究是经济理性战胜了政治压力,毕竟意识形态不能当饭吃,与中国“脱钩”必将给德国造成巨大的损失。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自古是好客的国家。朔尔茨下月来华抱着什么样的态度,也自然决定了他能给德国带回什么样的礼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