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记者 刘超凤)讯,周末,有关“量化交易占比一半”、“趋势被超级强化”的观点在市场广泛转发,引发不少投资人对量化交易的恐惧心理,甚至认为“量化私募是当前股市趋势化严重的主因”。
天风资管团队负责人就表示,量化交易不是“薅羊毛”,它实际仅占A股市场的20%左右,与股市趋势化关联不大。
量化策略本身就复杂多样,每家机构的策略偏好、策略分配、持仓关联度都不相同。而且,随着量化投资者的增多,策略的盈利空间会逐步收窄,所谓趋势增强是片面的。
目前,程序化交易、量化交易在美国市场的占比非常高,运作成熟,而国内投资者仍然苦“量化”久矣,主要是因为对量化交易的“不熟悉”。
量化交易是工具,不应“杯弓蛇影”
9月6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34个交易日破1万亿,并在9月2日突破1.7万亿元,刷新今年纪录。而在周末,一则“关于1.7万亿的成交量的背后”分析刷屏投资圈。
这一分析认为,国内量化基金的规模当前有1万亿,其中20%每天换仓,一买一卖2000亿,这是4000亿的成交额;剩下80%调仓频率低一些,通过T0,平均每天做3000亿,一买一卖就是6000亿的成交额。加总共1万亿成交额,占比A股全市场交易额的50%,进而得出“市场非常缺钱”的结论。
该分析最后提到,“我们看到的17000亿成交额,真实只有7000亿是主动交易,然后被打肿脸充胖子的这7000亿,又要被10000亿薅羊毛。最可怕的是,这些量化基金的策略同质化很严重,带来的结果就是趋势被超级强化。”
对此,有市场观点认为是“危言耸听”,且缺乏一定的常识。因为交易所公布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是单边的,并非双边,因此其分析、计算过程存在很大漏洞。
天风资管团队负责人表示,量化交易不是“薅羊毛”,国内量化基金的成交额估计占A股市场20%左右,对市场影响有限。
所谓的“机器下单”指的是程序化交易,它具有鲜明的优点:可以同一时间对一揽子股票进行交易,减轻人工成本,降低人工风险;程序化交易执行交易算法,能够降低交易对市场的冲击成本;可以平滑不同市场和关联产品的价格;可以提供市场流动性,提高价格发现效率。相对地,程序化交易对系统和策略的合规风控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早实践、早发现、早防范。
沪上一位行业人士则表示,“程序化交易是量化私募的重要交易手段,但量化策略本身就复杂多样,很难简单用趋同交易来概括。随着量化投资者越来越多,程序化交易的比重越来越高,市场上几年之前非常有效的策略最近的盈利空间都会逐步收窄。”
天风资管团队负责人也介绍道,“每家私募机构的策略偏好都不一样,私募基金规模也会影响策略分配,哪怕同一家机构的持仓的关联度也会不一致。
目前,越来越多百亿量化私募基金主动选择封盘,正是因为投研体量和规模体量产生了矛盾。量化私募并不具备规模效应,规模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压低量化私募基金的收益。因此,量化私募受策略有效性等影响,很容易见到规模的“天花板”,而投资者的恐惧更多地源自于陌生。
量化私募也在选择“降频”。从成本角度来看,高频交易会导致更高的交易成本,导致量化产品难获利或者摊薄收益率,因此量化基金整体换手率在不断降低。天风资管团队近期推出的“天行者FOF系列”, 不依赖高频策略,更聚焦于能够承载较大容量的细分策略,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提升底层对不同市场环境的适应性。
选好投资策略,不拥挤在热门赛道
量化交易中非常重要的是选择投资策略。天风资管团队负责人认为,跟风市场热点往往容易引发组合暴露在较为拥挤的赛道,难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
以“天行者FOF系列”为例,它坚持全资产多策略,不追求热门赛道,追求长期利益。只有当“天行者”量化交易投资模型发出风控信号时,投资团队才对各大类资产风险敞口暴露进行调整,并根据市场环境调整细分策略占比。“量化交易投资模型是持续动态变化的,无法人为干预,保证了我们的理性客观。”前述负责人如此表示。
天风资管FOF团队由李昭明带领,他们于2014年的3月份进入FOF投资领域,具备7年以上实盘经验,是国内FOF投资早期探索者,2016年的FOF管理规模就超过了100个亿,是当时市场最大的一个量化母基金,该团队于2019年底加入天风资管。
对于如何判定一支私募FOF基金的质量,主要看私募FOF基金产品的回撤幅度和历史成绩。以天风资管团队的产品为例,在过去五年,不少基金最大回撤达20%甚至以上的情况下,天风资管设立的FOF基金最大回撤保持在3.71%到5.78%之间;收益方面,根据历史表现测算,与“天行者FOF系列”同策略历史产品在2017.4-2021.8期间,任意一周买入并持有12个月后,盈利的概率为100%,其中年化收益大于8%的概率为78.11%。
天风资管团队负责人介绍,当前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传统固收产品收益率不断下降。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使用量化交易工具的私募FOF基金不失为一种好的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