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名家 >> 文章正文

贺宛男:瞄准硬科技和制造业 郭施亮:中概股迎良机?

加入日期:2021-8-7 8:29:2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8-7 8:29:21讯:

  导读:
  贺宛男:瞄准硬科技和先进制造业
  刘柯:A股劲刮“赛道风”滚雪球还是太拥挤
  桂浩明:疫情反复 资本市场将保持定力在避免疫情冲击的同时,结构性行情将继续演绎
  郭施亮:屡创新低的中概股是否迎来买入良机
  宋清辉:三孩政策或催生全新产业机会

  贺宛男:瞄准硬科技和先进制造业
  只要有核心技术和真实的研发投入,投资者不必在乎短期股价波动
  8月的股市,不断有“重锤”敲下。从教育培训,到房地产、互联网,直至白酒、游戏、奶粉、增高针……
  笔者发现,在白酒、互联网、文教休闲、传媒娱乐、房地产等板块和行业大幅走低的同时,一大批制造业个股,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一些硬科技公司却在不断走强。

  其实,这样的“转折”早就开始了。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政策信号一个明显的转向是,特别强调解决“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关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此,证监会专门修订公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并提出多项量化标准。如: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大于等于5%;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大于等于20%;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大于等于10%;净利润+研发支出/营业收入连续三年持续提升等等。

  如果说,之前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高科技公司,主要是拥有海量用户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每每因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未能来A股市场上市颇为遗憾的话,从今年开始,A股似乎更注重有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和硬科技巨头。高层还明确提出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八大板块作为代表。这正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偏硬科技的公司股票不断走高,宁德时代实控人曾毓群的财富力压马云、马化腾,成为仅次于钟睒睒之后中国第二富的内在原因。

  8月第一周,A股表现平平,沪指和深指涨幅均在 1%-2%之间,但制造业中一批行业板块指数显著走高,如:工程机械上涨13.48%,航空上涨12.35%,汽车上涨6.75%,化工上涨5.21%,电气设备上涨4.09%。如果再往前推,下半年以来,有色、半导体、航天航空、电气设备、工业机械、化工等行业指数,涨幅都在15-20%甚至更高。为什么?因为正是在这些行业和板块中,蕴藏着相当一批高端制造和硬科技企业。

  8月是中报集中披露期,投资者不妨结合中报数据,瞄准尚未大幅走高的硬科技和高端制造企业。

  以电气设备行业指数(880446)为例,该指数下半年以来约上涨17%,板块内不少明星个股(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通威股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盈利与股价齐涨,但仍有值得关注者。如8月3日披露中报的锦浪科技(300763),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 100%和101%,因前期涨幅较高,当日股价下跌16%,但之后三日持续走强。又如特变电工(600089),中报预告显示,上半年盈利30.36-32.2亿元,同比增长230-250%,目前动态市盈率仅为7.3倍。再如该板块中的东方电缆(603606),7月29日披露中报,营收和净利分别增长60%和74%,中报披露后数日,悄无声息地小幅走高,目前动态市盈率仅13.2倍。

  同样,类似的个股如科创板公司南亚新材(688519),8月5日披露中报,其营收和净利分别增长119%和229%,研发投入比上年增长132%。因有解禁消息,当日股价下跌近6%,次日依然走强,目前其动态市盈率为24.8倍,作为一家信息技术产业的硬核企业,仍可持续关注。

  笔者想强调的是,对这些先进制造企业,不要因为高增长的数据披露了就是“利好出尽”;也不要过分在乎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理由很简单,当前我们正站在中国制造升级的关键节点,而高端装备和硬核科技作为制造业发展与经济转型的关键引擎,这是大国崛起的长期战略。只要有硬核在手,只要有真实的研发投入,完全不必在乎短期的波动



  刘柯:A股劲刮“赛道风”滚雪球还是太拥挤
  最近一两年,行业景气度高的优质赛道备受关注,从以白酒为首的大消费到集成电路半导体,从新能源汽车到太阳能,从直播带货到女人经济……这些赛道在A股市场被反复挖掘,涌现的牛股层出不穷。

  任何一个高景气度的行业赛道都有周期性,即便是再好的龙头企业也有估值的波段性,这是市场规律。比如白酒持续了几年的高景气度,几年前10倍或20倍估值的一二线白酒确实有投资价值,但是当它们以15%到30%的业绩增速将估值拉高到50到100倍时,情况就会发生逆转,估值从低估变成正常再变成高估。所以说现在白酒股从云端跌落,正是自身的估值环境发生了变化,毕竟业绩的增速已经跟不上股价上涨的速度,过高的估值与股价需要等待业绩赶上来,需要时间去消化。

  所以我们现在也看到了另一个词汇,叫做“拥挤”。这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行业景气度高的赛道比较热闹,生意兴隆;二是在逐利效应下资本不断涌入,造成行业虚火现象比较明显。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和储能等很多领域。我们可以从历史上曾经“过热”的行业去分析,比如太阳能,十几年前也曾在资本市场上掀起过不小的热浪,四川乐山一度成为多晶硅制造的热土。

  但是太阳能始终在热转换技术方面难以突破,所以即便红火了一阵以后,所谓的太阳能产业依旧停留在太阳能热水器等极少的可以落地的应用,国内的多晶硅产业也遭遇了几起几落。

  现在的优质赛道是不是很“拥挤”?先来看看资本的投资热情。

  举几个就发生在最近几天行业巨头“火热”的投资案例:新宙邦拟15亿元在荷兰投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材料项目;杉杉股份拟投建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赣锋锂业拟20亿增资子公司赣锋锂电,并引入小米产投等公司;东山精密拟15亿元投设子公司,从事IC载板研发、生产和销售;国轩高科全资子公司与安徽合肥庐江管委会签署了《年产20万吨高端正极材料项目投资协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100亿元;中炬高新拟向控股股东定增募资不超77.91亿元,扩大调味品产能……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新能源、半导体和大消费依旧是资本最喜欢投入的领域,而且个个都是数十亿的大手笔。

  我们不知道这些行业未来是不是会出现过热虚火的现象,甚至不知道成功与失败谁会先来。但是资本市场是一个可以提前发现价值的地方,寻找未来的高景气赛道,远比现在还去“拥挤”的赛道冲动投资要科学得多,那么什么是未来的高景气赛道?其实有很多,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有两个相对基础的优势产业大家可以关注,一个是卫星大数据产业,一个是精密制造产业。

  卫星大数据其实是一个前景非常好的高科技优质赛道,它其实是一个基础性的数据提供者,未来无人智能驾驶、导航、地面遥感、智慧城市管理、新一代通信等都需要依赖卫星大数据。根据《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显示,当前我国卫星大数据应用尚处在初级阶段,渗透率不足2%,地理信息产业数据采集方式将向卫星大数据升级。

  国家航天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在等待挖掘。实际上,卫星大数据产业也是最近资本密集关注的地方,如最大的民营卫星企业长光卫星目前估值已达数百亿,最新一次Pre-IPO轮融资达近25亿元,吸引了包括海通创新私募、深创投、中金资本、朱雀股权、经纬中国、鲲鹏一创、科大讯飞等一众资本大佬。

  精密制造产业更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是助推中国制造向高精尖拓展的基础性产业。有专家认为,中国工业与欧、美、日相比还存在差距,关键就在于精密级加工测量能力还没有建完,超精密级加工测量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短期内对高端装备制造质量还不能形成整体支撑能力。从国家层面看,已经明确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要着力突破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等一批高端装备。这里面,特别是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的数控机床尤其值得关注,规划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备总体进入世界强国行列。这个规划其实也给资本市场提供了可以预期的投资机会


- CFi.CN 中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