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三只松鼠营收增长追不上平台费用花销!“互联网零食第一股”陷盈利魔咒

加入日期:2021-8-18 22:18:27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8-18 22:18:27讯:

  当流量褪去之后,头顶“互联网零食第一股”的三只松鼠(300783)也难逃盈利魔咒。

  8月17日,三只松鼠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扣非之后,净利润虽然大幅增长72.10%,但增长额仅236.47万元。这意味着作为“互联网零食第一股”的三只松鼠,是在吃同期基数低的老本。

  8月18日,三只松鼠股价下跌2.99%,收于39.88元。

  主营收入停滞不前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52.61亿元,同比增长0.17%。与之相对应的是,归母净利润为3.5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87.32%。

  不过,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扣非之后,三只松鼠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幅为72.10%。乍一看,业绩表现不俗,但事实上,因去年受疫情影响,扣非净利润基数较低。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扣非净利润为1.534亿元,比2019年同期的2.616亿元,减少41%。2021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的扣非净利润为2.64亿元,也就是说,近年来,三只松鼠的主业停滞不前。

  从单个季度看,今年一二季度,三只松鼠分别实现营收36.71亿元、15.90亿元,同比变动7.58%、-13.57%。对应净利润分别为3.15亿元、0.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57%、19504.60%。有财务人士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了三只松鼠净利润的增长并非来自于业务的拉动,而是靠同期基数低,进而实现了财务数字上的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背景下,三只松鼠的线下销售受到较大冲击。数据显示,投食店方面,2020年全年,三只松鼠新开78家、关闭15家,期末投食店总数为171家。但到今年6月底,总数为163家,反而减少了8家。

  联盟店方面,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新开数为191家、关闭122家,期末门店数量为941家。其中,江苏新开23家关闭26家,浙江新开10家关闭23家,上海新开3家关闭5家。辽宁、山西有新开门店无关闭,广东、云南、陕西等省市为首次进入。

  可以看到,相较于2020年,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联盟店开点速度已明显放缓,关店速度大幅上升。尽管三只松鼠称,系主动放缓联盟店开店布局,对现有店铺进行分层管理及优化淘汰,强化与投食店的协同作用。但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与三只松鼠线下开店不赚钱,联盟商选择关店不无关系。

  线上平台收入下滑

  有意思的是,在三只松鼠线下门店调整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其销售费用依旧高达11.07亿元,同比增长10%。记者发现,这是线上淘宝系渠道销售承压所致。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在天猫旗舰店上的营业收入为12.25亿元,同比下滑26.8%。

数据来自三只松鼠2021年半年报

  而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8年,三只松鼠通过天猫平台实现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72.44%、66.97%和57.26%。这意味着三只松鼠存在销售渠道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果不其然,几年之后,三只松鼠在天猫平台上的销售收入出现下降趋势,而且下滑比例还不小。另外,三只松鼠旗下的婴童食品新品牌小鹿蓝蓝于2020年6月19日上线。除了在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进行线上渠道覆盖之外,还在一些终端店铺覆盖。但2021年上半年,小鹿蓝蓝亏损4848.89万元。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相关线上平台销售不佳,但三只松鼠的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高达7.21亿元,同比增加3.23亿元。

  实际上,三只松鼠的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连年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对应的费用分别为2.87亿元、3.93亿元、6.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93%、67.94%。众所周知,推广费主要是用于产品营销、市场推广的费用,平台服务费是入主电商平台支付的费用。对此,上述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以互联网销售起家的三只松鼠,已开始饱尝不断攀高的买量成本之苦。

  在推广费及平台服务费不断增长背景下,三只松鼠对应的销售费用也节节攀高。2017年-2019年,三只松鼠销售费用分别为10.75亿元、14.61亿元、22.98亿元。2020年销售费用虽然降至17.12亿元,但当期销售费用的减少,主要系会计政策变更,运输费、包装费计入营业成本所致。也就是说,有部分费用变成了成本,并不是销售费用真的减少了。

  有财务人士认为,不管是平台服务费还是整体的销售费用,三只松鼠近年来的投入成本均不小。但面对基本不增长的营收,三只松鼠已陷入了销售费用吞噬利润的困局。在此背景下,曾经依靠线上流量赚钱的三只松鼠,未来如何突围,是对公司的一大考验。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编辑: 来源: